《成为海岛文小炮灰[七零]》
“就拿户口迁出资料就可以对吧,还有录取通知书要吗?”
“粮油关系这些到时候去……”
季向天在派出所的办公室里面,把在海岛码头看到那个通缉犯的事情说完后,就直接出来准备回家。结果正好听到有人在外面咨询。内容一听就知道是给大学生或者中专生迁户口的。这样看来,这人应该家里或者亲戚有这方面的需求。
正想着呢,结果走到前面就看清了来人,居然是曲美丽。
对方正站在那跟负责户政的公安同志,询问着户口迁移的问题。
曲美丽正说着话呢,看到季向天从里面出来愣了愣。随即打招呼:“季医生,这是来派出所……”
季向天摆摆手:“来问户口迁移的事情。”
随意扯了这么一个借口,季向天并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刚刚反应的事情。
说完后,他也不等曲美丽回应。抬脚就出了派出所。
曲美丽见状,表情有点不太好看。总觉得无论是季向天还是云苏,对她的态度都是一副敬而远之的模样。
想想季向天这人对亲小姑的态度,曲美丽又不觉得奇怪了。这就是个没有人情味的。
转头跟刚刚说话的公安同志道谢。曲美丽也立刻了派出所。不过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走到边上的邮局,给北城那边打了个电话过去。
——
电话并没有等待太久,就被那头的人接了起来。
“季姐,对。我是小曲。昨天你问的事情,我给打听清楚了。要等录取通知书到了后,带着你们那边户口迁出的资料、个人档案、粮油关系等这些东西,直接来这边接收的派出所办理手续就可以……”
“对……确定了……不用,不用那么客气……我们两家几年的老关系了。”
曲美丽对方电话那头十分客气地寒暄了好几句。紧接着才说起刚刚在派出所遇到季向天的事情。
“应该是来给她媳妇问户口的事情。他那媳妇还是有点能耐的。听说考上了好大学。……不清楚什么大学……”
“对了……最近我们这出了件神奇的事情。还跟季向天有关。就是他住的那条街,有人在院子里挖了一箱子金条出来。听说是解放前的富商藏起来的……”
曲美丽拉拉杂
杂说了一大堆。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跟电话那头的季建敏拉进关系。
因为季建敏的丈夫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升职,成为了机床厂的正厂长。那级别一下子就提了上去。虽然现在他们暂时用不上这样的人脉。但维护好了,之后哪个亲戚朋友要用这条人脉的时候,马上就能用上了。
这家子对季向天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所以曲美丽乐得多说些季向天的事情。
而最近最热门的,不就是骑楼街挖出金条的事情吗?
要搁她身上,她铁定把事情瞒得死死的。偷摸着挖金条多好啊!听说那家挖到金条的,因为是大庭广众下挖出来的,这金条要上交不少。自家能留下来的肯定不多。
就在曲美丽胡思乱想的时候,电话那头的人也被她的话给震惊得呆愣当场。
挖出金条……
季建敏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跟被雷劈的一样。好一会儿缓过来,立刻对着电话那头急匆匆问道:“这金条不是小天家挖出来的吧!
曲美丽被对方这莫名其妙的态度吓了一跳。但还是顺口回了句:“不是,听说他家也挖了。什么都没有。挖出来金条的,是他家邻居……哎哟,季姐,你是不知道……
曲美丽还想继续巴拉巴拉,但电话忽然传来一阵忙音。显然,对面的人已经把电话给挂上了。
这态度……
曲美丽觉得自己被无视了,胸口起伏不定。一副气狠了的模样。
她狠狠跺脚,嘴巴咒骂了几句。这才交了电话费回家。
心想别让自家有登高位的一天。要是真登上高位,她一定要好好教训季建敏。
——
季建敏可不知道曲美丽心中的一番誓言。就是知道了,估计也就一笑而过。对她来说,曲美丽的丈夫虽然也是个干部,但哪里比得上她家老何。
更重要的是,骑楼街那老地方,居然在地下挖出了金条。
这个事情可大可小。一个不小心,她那么多年的算计就要化为空了。
于是,季建敏急匆匆起身。骑着自行车就到了故宫附近的一片四合院。这一带全部都是老北城人居住的。条件比大杂院那一片要好不少。
她从小长大的房子也在这一片区域。只是后来……
想到后面发生
的那些事情季建敏的表情十分难看。之前还不觉得现在她忽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十分紧迫。
可惜最近要忙活女儿大学录取的事情。暂时腾不出手来……
——
另一头云苏正在家里翻账本。
这两年他们家是双职工每个月的光是工资收入就有一百多。加上还有公婆的补贴季向天之前的存款。夫妻两人一点都不缺钱。
但是过完年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上大学期间单位的工作要暂时停了。每个月会发基本工资22块钱。另外她打听过了大学生每个月都有18块钱的补助。这样一来总算是收入没有下降太多。
云苏没在这个年代读过大学。只听老一辈的人说过这第一届高考的人个个都十分努力。到了大学自己要想继续进步
距离市场开放还有不到一年的功夫云苏需要多积累钱才能在之后蹭上那股东风。
当然她没打算去摆摊卖小吃、卖衣服、创业之类的。因为会很累。所以到时候估计还是凭借记忆多弄点紧俏地方的房子或者地皮。现在别看市中心这里繁华二三十年后繁华的地方现在估计还是一片菜地。
所以买房子买地需要资金。当然之后八十年代的国库券、股票牛市她都不会错过就是了。
——
季向天回来的时候正好就看到媳妇儿拿着个小本本在那写写画画。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算账了。
“家里的钱不够吗?”
云苏摇头:“你那边的事情处理好啦!”
季向天简单说了下刚刚派出所的情况。
“说是会安排人去岛上找。不过海岛那么大要找到个人也不容易。”
说着季向天拉着椅子坐在了媳妇边上。把脑袋凑到账本看了几眼。
确实是不怎么缺钱。但媳妇的表情还是告诉他这是缺钱了。
“要不我把北城的四合院卖呢?”
这话一出云苏立刻大力摇头:“别卖别卖。你卖了我就生气了。”
季向天好笑道:“那房子放着也没什么用。都十多年没回去过了。要不是我爸经常要去开会过去照看几下。加上我那朋友就住在院
子边上。我真怕那房子会荒废。”
季家当年从北城离开后就没再一家人回去过。
特别是季向天这些年就没回去过北城一次。
那座只有一进的四合院虽然是他从小住着的家。但记忆早已经模糊不清。那种老房子没人住不行。所以前些年找了军部合作把那地方租给军区作为一个临时的接待点。但这接待点也不是经常有人的。
刚他说卖了也不是随口说的。实在是家里在未来十年可能都不会回去北城。十年后就看爸妈要不要回去又或者等芸芸这小家伙长大了考大学到北城了。到时候那房子才有可能用得上。
“别卖。那地方我虽然没去过。但听你说的也是你从小长大的地方。而且现在卖了以后要买估计也买不回来。要不明年暑假我们回去看看?”
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完年接着就是上大学去是没空去了。等到暑假看看情况。
之前季向天已经跟他老师打听过了研究生的招生估计要等大学开学后才会有决定下来。所以说不定明年他们夫妻都能过暑假。到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北城过暑假。顺便看看房子也很好。
听着云苏的描绘季向天忽然觉得挺不错的。
——
接下来日子就十分平淡了。虽然关于骑楼街发现金条的事情依然传播得沸沸扬扬。但是第一波来凑热闹的人已经过去。他们这条街最终有两户人家真把房子给卖了。然后去买楼房的。
买房子的人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明知道房子都被挖过了没有什么宝贝
云苏的录取通知书是在农历12月头收到的。收到后她没有耽搁立刻回了趟岛上的医院。直接搬来了停薪留职的手续。
紧接着季向天的工作调动也下来了。确定明年过完年直接回去羊城人民医院报道。在那之前他还是要在新医院这边上班到过年放假。
年前这段时间医院忙季向天没时间来羊城。
云苏这会子已经是个不用上班的人了。自然把置办年货的事情揽在身上。她妈过两天就要回岛上开始大扫除了。在那之前云苏得把年货置办齐全。到时候好让她妈直接带回家里。省得又要去镇上辛辛苦苦到处抢购。
羊城这里年前路上
多了很多摆摊的。就真是路上摆摊不怕被人赶走的那种架势。
云苏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问边上的卖海货的何姨。得知这些都是小商小贩后还惊讶了一瞬。
不过何姨说现在不怎么抓这些投机倒把的。只要安安分分别搞得阵仗太大就行。
云苏也觉得这样挺好的。怪不得说市场开放以后,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就看眼前的摊档,就知道这里的商业氛围很浓。
何姨知道云苏今天出来是要置办两家人的年货。所以直接带她来这里逛各种小摊。买了不少糖果、饼干、红纸、腊味、水果等等年货后。就问云苏还有什么要买的没。
云苏这会子站在热闹的街头,两只手都拎满了东西。
听到这话直接问:“烟酒那些,还有一些进口糖果饼干在哪里能买到?”
上次买到这些东西,还是季向天带她去买的。不过后来那个地方被人给端了。之后云苏就再也没去过。
本来云苏想着不买也没什么。大不了今年过年给亲近的人家送礼时,多搭上一些其他礼品。
但在这边送礼,多少添上点进口货会比较有排面。
是的,在这个城市能弄到不少进口货。
友谊商店是个渠道,另一个渠道就是黑市。
“你先把东西带回去。明天我带你去个好地方。保管有你要的东西。”
然后第二天,云苏就跟着何姨坐着电车来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区域。这里也有一个码头,但比他们平时往来坐船的那个码头要小一些。
云苏看到码头后,大概知道待会子要买的东西是什么了。
果然,下车后七拐八弯,他们直接来到了一间大平房。
平房一直有人提着东西进进出出。云苏进去一看,里面摆了不少货架。一眼看过去,就跟友谊商店差不多了。
“这里卖的东西有点贵,但都是从那里来的。”
何姨说着,指了指海上那边。
云苏没有多问,就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礼品数量,买了不少巧克力、曲奇饼、烟酒。
然后十分麻利付钱准备离开。
不过在离开前,云苏看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会在这里出现的人。
对方表情很淡定地出现在货架的另外一头。看那
样子就跟见多识广的老手也差不离了。
这里到处都是亮着腱子肉的壮汉。云苏不好走过去确认这人的身份。只能提着东西先从这里离开。
等走到能坐公交车的地方时,云苏这才问道:“何姨,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何姨摆摆手:“我摆的那个小摊,你别看好像不起眼。但是有时候有些手里有钱的,就爱来跟我买些鲍鱼海参的。这些人手里有钱,哪卖好东西就出现在哪里。你们村的鲍鱼海参,晒得好,人家就爱来买。一来二去我就跟人熟悉起来了。这地方就是上次有个老主顾说置办年货时,透露出来……”
摆摊是很能锻炼人,何姨能靠着摆摊认识这么多人,也是她的本事。
两人说话间就上了公交车离开。
而那座小院里,云凤盯着云苏跟何姨的背影,撇撇嘴。
没错。刚刚云苏看到人就是云凤。本该在海岛上居住,天天赶海打渔的云凤,忽然出现在了这个售卖各种进口水货的地方。
只见云苏十分大方地从兜里掏了一沓钱,直接买了不少好东西。看得其他顾客一个个都羡慕得很。
这年头买进口货的人,大部分都是用来送礼走关系的。少部分自家吃的,那才真是有钱人。
云凤的样子看着黑黑瘦瘦的,边上的人觉得这人买了是用来送礼的,心里咋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