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八零之希望的田野上》

138. 番外一

第一三八章番外一

孩子出生三个月,符伊年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因为是双胎,加上符伊年母乳本来就不多,俩孩子从出生多数时候都是吃奶粉。所以她在单位还算比较安慰,既不用担心涨奶,也不用担忧孩子不习惯奶粉。

祝家人很多,三位长辈加上符伊年,还有三个保镖,一共七个人,可是祝军长和容院长还没退休,三个保镖又都是未婚而且各自有各自的职责,姑婆倒是每天都在家,可是她也是古稀年纪了,照顾两个三个月的婴儿太辛苦。

符伊年同容院长商议了一番,容院长发动自己的关系,聘请了一位退休的妇幼医院的潘姓护士,来帮忙照顾孩子,到时候姑婆统筹大局,潘护士执行就好了。

其实说是退休,潘护士也不过刚五十岁,还算是年轻,而且专业性也比较强,在还没有“月嫂”的年代,有这样的人帮忙,再好不过了。

符伊年没了后顾之忧,工作越发投入和得心应手,三年内主持了几项不同的重要工作,在重要刊物和内参上发表了五篇论文,从办公室普通科员,升任了主任科员。

也是这个时候,容院长到退休年龄了,不过她自认为还很年轻,还可以再工作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所以很痛快地接受了单位的返聘了。

这种返聘自然是不涉及责行政工作的,她只需要在每周一、三、五的上午到门诊出诊,二、四、六的下午去学校授课。

所以容院长其实依然挺忙的。

符伊年却觉得这样挺好的。毕竟才五十岁,一直闲在家里大概容院长也不习惯,有个事业也算有个奔头,更何况容院长自己也喜欢。

就是本来保姆还得继续用着,哪怕孩子已经可以上托儿所了。

符伊年家的龙凤胎所在的托儿所,是部委托儿所,以后也会上部委幼儿园,然后继续就读部委小学。距离有点远,但是师资力量很好,听说幼儿园已经有外教了。

符伊年每天上班时会顺路把孩子送去上学,下午再由钱招娣和潘护士一起去把人接回来。

两个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符伊年已经在部委工作五年了。也是这一年,她同祝军长和容院长商议过后,争取到了部委下调员工去基层的机会。

彼时符伊年已经升任主任科员职位,再过两年就能升副处了。

得知她申请下基层,同事们都非常不理解,金苓和后来也调入部委的刘洋都来劝她,“基层又苦又累,你何必呢。”

“孩子还那么小,哪里离得开你。”

听说消息的管方、马跃等人也都打电话过来劝她,“你可别傻,部委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下了基层可就不好回来了。”

倒是米仙花,除了最开始的惊讶过后,告诉她,她不会劝她,“但是有些话我得跟你说,基层不容易,事情繁琐不说,还要和上级下级打交道,在人事上会浪费不少精力的。”

符伊年将所有的劝告都收下,既不反驳也不辩解,只按部就班地收拾行李整理行囊。

同学朋友们说的其实她早就考虑好了,基层条件肯定是不如部委,县区也肯定不如京城发达,可条件再差再不发达,基本的生活保障总能达到。

至于孩子,符伊年也舍不得。可是她有自己的抱负,她虽然做不到袁老那样使粮谷满仓、让世人敬仰,却也希望能为一地发展为某地农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和热血。

符伊年以前和祝镕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祝军长和容院长那代人的责任是让华国独立让华国人民站起来;而她和祝镕这一代的责任就是发展华国经济、军事等实力,让华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真正的温饱。

“下一代的责任,会更重,”符伊年在电话里同祝镕讲,“国家的腾飞、人民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肯定会实现。”

符伊年也是这样同两个孩子讲的,只不过用了更浅显更易懂的语言。两孩子似懂非懂,脸是茫然的,头却点的像模像样,“妈妈要去做大事,我们听话,会乖。”

符伊年十分欣慰。

符伊年此时的职级是主任科员,算正科级,对比基层的话,正常应该是乡级正职。不过当时部委为了鼓励青年干部下基层,采取“低职高配”,所以符伊年当时下到基层后,是县级副职。

符伊年在基层的第一个岗位,是成县农林局的副局长,说是副局长,其实干得还是普通调研员的工作,麻烦、琐碎,但是符伊年却很喜欢。

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

说起来好巧,成县也在北江省的管辖之下,和符伊年的故乡安县毗邻,只是中间一座虎尔山脉将两县分割。

因此虽然两县风土人情相似,但是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相差却比较大。

安县因为有化工厂,相对来说经济略发达一些,算是工业县城,即便是农村山地也不多,地势较为平坦,耕地比较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经济有很大的提升。

而成县就是完完全全的农业县城了。

“农”之一字,并不单单指粮食作物的种植,从广义上来说,农、林、牧、副、渔都是农业的分类。

对于成县,首先牧和渔可以排除,因为这两个至少要有广袤茂盛的草原和比较大的河流湖泊,这两样成县都没有。

而且,虎尔山虽然分割了成县和安县,安县那一侧山脉只是陡峭,山脚之下再往外延申,地势比较平坦,适宜开垦农田。

山脉这一侧,陡峭部分只有一段,剩下的都是延绵山坡,而且岩砾、石块比较多很难开垦成田地,倒是生长了不少树木。

成县要发展,那就只能从农、林、副三个方面做文章。

符伊年来到成县的第一年,她几乎一直在下头村镇走访调查,整整一年,在办公室的时间不超过三十天。

成县耕田少山地多,符伊年和县里的其他几位同事研讨后,写了一份关于给靠近山脚、山坡的群众发果树苗的建议给局长,将山坡的部分没有经济效益的树木砍伐挖掘,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利条件等,种植和嫁接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果树,比如最近几年价格比较贵的富士苹果、水晶雪梨、薄皮大枣还有樱桃、栗子等。

其实这样的办法当地官员未必想不到,只是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