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八零之希望的田野上》

132. 归来

第一三二章

祝军长带回来八个退伍兵,符伊年把夏卓喊来让他挑走了五个,剩下三个符伊年就留下来给自己家当保镖了。

这三个人当中有个退伍女兵,叫钱招娣,和符伊年一样大,剩下两个分别叫赵振华和李九江,赵振华年二十一岁,李九江二十岁,这三个人刚好分别是江浙沪三个地区的。

符伊年将一进院的西厢房挑了一间出来给两个男的做宿舍,让钱招娣住二进院西厢房姑婆隔壁,又在三进院后罩房挑了一间做值班室,然后把四合院的格局和布置跟他们介绍了一下。

符伊年:“我和爸爸说的是每个月工资四十五块,每个月可以轮流休两天,过年可以轮流回家探亲,管吃住,吃就和我们平时一起吃,有问题吗?有的话可以提出来。”

三个人对视一眼,一个月四十五块,比部队津贴多呢,又管吃住,这么好还有啥问题,于是一起摇头,表示没有问题。

“那,老板娘,我们都干啥呀。”李九江问到。

符伊年摆手,“不用叫我老板娘,叫我姐或者嫂子都行,我爱人也是当兵的。”

三个人于是决定称呼她“嫂子”。

“其实没啥,主要就是守卫院子的安全,最近治安不好,你们也看到了,这院子比较大,安全死角比较多,白天还好,晚上防不胜防。”

“再有就是平时我们都上班,就姑婆一个人在家,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有个人在比较好。”符伊年说了说她得想法,“白天没什么晚上最好有两个人值夜,要不你们排个轮班表吧,包括每个月两天得休息日,也轮流来。”

符伊年把大概的条件和要求说完了,让他们熟悉一下院子,自己就出门去了,结果走了几步,发现自己身后有个影子一直跟着,转身回头看,发现居然是钱招娣。

符伊年惊讶,“你跟着我干嘛?”

“嫂子,我得保护你的安全呀。”钱招娣理所当然地说,“军长喊我来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主要负责你和姑婆的安全。”

倒是没提容院长,因为容院长现在的级别组织已经给配了秘书和司机,基本不会有安全问题。

“那你去跟着姑婆啊,”符伊年摆手,“这大白天的,没事。”

钱招娣还是摇头,“姑婆在家有他们俩。”

符伊年还想说什么,钱招娣突然眼神一变,伸手将她拉到自己身后,接着一脚踹向一辆经过的自行车,自行车车速很快,钱招娣只踹到后车轮,车子歪了歪没倒,又走远了。

钱招娣追了两步又停了下来,符伊年还懵着呢,“咋了?”

“那人要抢你的包。”钱招娣走回符伊年身边,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不言而喻。

符伊年无话可说,行吧,跟着吧。看来现在治安真是成问题了,这李可是首都,而且还是白天呢,居然就敢众目睽睽之下动手抢劫。

符伊年出门其实没什么事儿,她现在还在休假中,暂时不用去单位,工厂那里她也不想去,偶尔出个主意刷下存在感就行了,人就不过去了。

符伊年看了看身边跟着的钱招娣,她穿着的是一身军装衣裤,鞋子也是解放胶鞋。这一身走在路上尚在太显眼了,一看就是军人的标配。

“我们去逛街吧,给你买两身衣服。”符伊年对钱招娣说。

钱招娣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军装,摇头,“我觉得我这身衣裳挺好。”

符伊年并不反对,甚至还十分赞同,“我也觉得挺好,但是可能不太合时宜。”

毕竟她已经从军营离开了,周围的年轻姑娘穿得都很时髦,一身军装实在太打眼了。

好在钱招娣不是不知变通的人,稍微想了想就同意了,“不过,我自己付钱。”

周一,符伊年重新回去办公室上班,发现办公室少了一个人,仔细打量了一番,竟然是李姐没有在,而且桌上的水杯、台历什么的也都不见了。

符伊年很奇怪,低声同办公室的另外一个同事询问,“李姐调走啦?”

同事点头,“后勤一个副科长退休了,她年纪差不多,加上这一两年表现不错,这不今年的‘学雷锋’又是她,组织上考察一番就调上去了。”同事一边说还一边冲符伊年挤眼睛。

符伊年愣了一下才明白同事的意思,有些啼笑皆非,“还是内因起作用。”

同事一脸“我懂”的表情,“嗯嗯,对,内因起作用。”

办公室少了一个人,自然就要再来一个。一周之后,新同事到来。来得还不是别人,正是金苓。

符伊年先是惊讶,再是惊喜,新同事是自己熟悉的人,当然很好啊。而且符伊年发现了,整间办公室八个人,出了两个即将到年纪退休的老前辈,剩下的几个人都是参加过“蔬菜出口协作小组”培训的人。

这样看来,这间办公室就要成为“协作小组”的固定办公场所了。

金苓来到的第二天,就有了新任务。基层的种植知道培训基本已经完成,虽然第一茬作物才种下还没成熟,但是并不代表就要一直等着。

京城南部的一个村,因为改革开放和大包干的推行,有农民眼光独到,承包了田地建了一大片的温室大棚,面积有十多亩。种植的菜品刚好都在出口品类目录上。

温室大棚主人原本是联系了当地运输队,想将蔬菜运到寒冷、缺少新鲜蔬菜的东北和西北的,但是当听说可以出口创汇,果断地同意将全部蔬菜卖给了供销公司。

“为国家出口创汇这是大事,”后来在日报上,这样报道大棚主任的,“能为国家做贡献,我骄傲啊。”

因为这则报道,后来又有很多人打电话给报社,说自己有温室大棚,可以供给出口创汇,当然,也省区了他们自己去联系买家的过程。

符伊年她们按照报社提供来的信息,去找到了这些承包农民,结果最终九家有两家入选了。因为只有这两家规模在五亩地以上,蔬菜的种类也是符合的;其他的都是一家只有一两个大棚,规模太小,而且比较分散,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