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八零之希望的田野上》

111. 两百万

第一一一章合作

符伊年正想要去找祝镕,发现祝镕过来了,她侧开身让人进来,“你怎么过来了?”

祝镕奇怪地看她,自从两人确定关系以来,她几乎不再跟他说这句或者类似这句的话。今天这是怎么了?

祝镕其实之前来过一次了,敲了门等了很久不见有人开,他又回去的,等了一会儿听到隔壁有动静了才又过来的,“我回来洗了个澡,然后过来敲门你不在。”

“哦。”符伊年坐回沙发里,低低地应了一声,拍拍身边的位子,示意祝镕过来坐。

祝镕走过来坐下,正想问她怎么了,眼睛就看到了放在茶几上的那张支票,方方正正平平整整,一点折痕都没有,收款人是符伊年,金额是,两百万。

相比当初符伊年一张普通方子卖了十五万的震惊,对于“两百万”这个数字,祝镕竟然觉得还挺平常的,毕竟恩慈集团经过了三十来年的发展,又是在漂亮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壮大的,这点钱不算多。

祝镕盯着这张支票,一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于是他转头看向符伊年,正好符伊年也看过来,两人眼睛一对视,其实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符伊年长叹一声“唉”,然后身子一歪,直接躺倒在祝镕的大腿上,“钱帛动人心啊。”

“嗯?”祝镕一挑眉毛,“怎么?您打算踢了我琵琶别抱了?”

“那不能。”符伊年果断地否认,“我还等着住将军楼呢。可是好多钱啊,好心动哎,我可是拒绝了2%的股份呢!”

这次祝镕是真惊到了,直接爆了个粗口出来。2%的股份哪,虽然他不知道恩慈集团到底有多少钱,不过十几二十亿总归是有的吧,2%就是几千万啊,几千万啊!

相比之下,两百万的支票好像都很平常了。

“傻了吧?”符伊年抬手摸摸祝镕的下颌,他好像刮胡子了,很顺滑嘛。

祝镕握住符伊年不老实的手,诚实地点头,“是有点,我一年也就几千块,不吃不喝一万年才能赚到这么多。”

“不是这么比的。”符伊年笑了一声,接着又是叹气。

祝镕看她愁容满面,不禁好奇起来,“到底怎么回事啊,一会儿2%的股份一会儿两百万的支票,你跟我详细说说?”

符伊年这才想起来,祝镕还不知道经过,于是就把之前的事讲给他听,末了自己总结,“总觉得那2%的股份就是我的卖身钱,一旦签了字,我就被押着去联姻了。”

祝镕觉得虽然根据之前的情报和调查,看起来确实是有这种可能。不过祝镕觉得,也许柳老先生并没有那么不近人情,“可能表舅最开始准备的就是这两百万的支票,那个股份就是个幌子,他知道你肯定不会要的,以退为进。”

符伊年听了祝镕的解释,眨眨眼,“你是怕我伤心,故意说好听的吧?”

祝镕笑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无论是哪个,你现在要决定的是,是否收下这两百万。”

“收下啊。”符伊年磕绊都没有一下,果断地回答,“人家都那样说了,不收就太不识抬举了,况且,钱又不咬手。”

祝镕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点点头,“既然这样,那是不是可以暂时放下这件事,我们来做点别的?”

“做什么?”符伊年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到自己被人抱了起来,她大笑了起来,行吧,良宵苦短,还是和有情人做快乐事更开心些。

从安县回到京城,符伊年和祝镕又亲自把柳家父子送回首都饭店安顿好,这才回去四合院。

四合院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家里没人。

符伊年在随身的挎包里找了找,没找到钥匙,她缓缓转头看向祝镕,祝镕迅速领会她的意思。

只见祝镕退后两步,左右看看,选定一个位置,助跑三步轻轻一跃,甚至没有在墙面上留下脚印,双手按在墙头,双腿腾空,就跳进了院子里。

符伊年:???我是问你有没有带钥匙,不是让你翻墙!这么想着,符伊年就将目光落在自家的围墙上,两米好像有点矮?改天要不要再垒高点?

正想着,祝镕从底下门缝里递了把钥匙出来,是他从屋里找出来的。符伊年弯腰把钥匙捡起来开锁进院子。

可能时间久了,两个人之间有一种默契,符伊年刚想到的事情,祝镕也想到了,她才一进院子,祝镕就拉着她指着院墙,说:“你这围墙,是不是应该加高点?或者上面加一层玻璃碴?防盗。”

符伊年想了想,“玻璃碴吧,都两米了再高就比房子高了,再说多高都能搭梯子。”说完又嘀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监控报警。”

祝镕耳朵尖,听见了她的嘀咕,不知道她是在自言自语,以为是在同他抱怨,笑着安抚她快了,“已经普遍军用了,有些重要单位也用上了,大概再过些年报警器就能民用了。”

至于视频监控,以后也会慢慢推广开的。

临近春节,祝军长要下连队走基层,已经有段日子不回家了,几乎都是住在连队。而容院长的实验之前出了喜人的结果,开始正式临床应用,门诊也轻松了不少,毕竟临近过年了,很多华国人除非大病急病,是不爱在过年的时候去医院的。

所以这一段时间容院长经常可以按时上下班。这个晚上,容院长回来宣布了一个消息:医院组织医药下乡,她自荐带队,明天出发。

符伊年和祝镕听到这个消息都愣住了,“怎么大冬天的下乡?”

容院长乐了,“冬天就不生病啦?每年都有这个活动,只是以往我去的时候你们不在家而已。”

“医药下乡”除了义诊、免费赠药,还要培训农村卫生人员,所以后来统称为“卫生下乡”,和文化、科技一起,称为“三下乡”。通过这项活动,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农民观念,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是发展经济、建设小康和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

符伊年对“三下乡”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居然这么早。这是好事,是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活动,尤其后来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