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中国历史故事》

王允施计除董卓

公元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挟持汉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至洛阳,随后悍然废黜刘辩,拥立刘协登基,是为汉献帝,董卓则自封为相国,集大权于一身,朝廷的一切重大决策无不由其裁决。董卓独断专行,横征暴敛,严酷统治之下,对于任何敢言其非者均毫不留情,残酷杀害,造成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无人敢公然违抗其意。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刻,尚书令王允站了出来,他来自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少年得志,仅十九岁便在朝廷担当重任,历任豫州刺史、河南尹等要职,直至董卓掌控朝廷后,王允仍受重用,被任命为尚书令。他深谙董卓的性格及其所掌握的恐怖权力,明白直接对抗只会招致自身灭亡。于是,王允选择了忍辱负重,表面上对董卓表现出绝对的忠诚与服从,以此骗取董卓的信任,逐渐成为董卓身边的红人,大事小事几乎均由王允经手处理。

尽管如此,王允并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悄然推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政策。同时,王允也在暗中联络各方反董卓的力量,包括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有识之士,共同谋划如何推翻董卓的暴政。王允巧妙地通过提拔诸如杨勋这样的坚定反董卓官员,将其安置在关键位置上,还假借讨伐异己袁术之名,实则为削弱董卓的势力并防止其逃脱做准备。

公元191年,董卓为了表彰王允的“忠诚”,欲封他为温侯。王允本想拒绝这一封赏以免引起董卓疑心,但在士孙瑞的提醒下,意识到此时拒绝反而可能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因此欣然接受了这一封号。至公元192年,正值春耕时节,连续两月的大雨使得农田无法耕种,百姓愁苦不已,朝廷借此机会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王允与同僚在祭坛之上,面对阴雨连绵的景象,感叹国运衰微,更坚定了除去董卓的决心。

他们决定借天灾为契机,尽快实施铲除董卓的计划。董卓身边有一位义子吕布,虽表面上与董卓保持着和谐的关系,但实际上双方互相猜忌颇深。王允抓住这一点,游说吕布参与到除董卓的行动中来。起初吕布有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