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城门,嬴煦回头去看,见狗崽还定定目送着她,心中感动又不舍,直至后面进城的人挡住了视线,再看不到茸茸的身影,这才回神,与夏时轻一同向城内走去。
这一次两人熟门熟路,很快到了山门。门前已站了不少人,看样子俱是来入门的。
两人正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窝着,忽见人群散开,探头一看,竟是个熟人——
孙良霁!
嬴煦撇撇嘴,悄悄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夏时轻也对此人极为不喜,拉了拉嬴煦的手,两人远远躲开孙良霁的方向到边上去。
没一会儿,山门中猎猎风响,只见三位身着道袍的修士御剑行空,衣袍翻飞间,不过瞬息,便从远远的山上到了山门。
嬴煦睁大眼看着,心中激动不已——这可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御剑飞天!
这三位便是上次负责考核道童的孙千萍、孔绍元、周语明三人。此刻时辰已到,三人走出山门。
孙千萍开口,声音不大,却声声清晰灌入在场道童耳中:“时辰已到,尔等带好名牌,便能入此山门。一入此门,便算我孙家门人,一应修行事宜需遵我孙家安排,非令不得出山门。若不愿,现在交出名牌,自行离去便是。”
嬴煦和夏时轻对视一眼,都没做声。
这些规矩她们早就知道,都到了这时,哪会愿意离去。
在场众人也是一样。城外道童不必说,想要修行唯有这一条路可走。城内的其实也一样。琅岩城封锁严密,周边每座山口都有官兵及修士把守,寻常人无令根本出不去。而山路虽无人把守,却崎岖难行且遍布高阶妖兽,非金丹修士,贸然涉足也凶险非常。
见无人退出,孙千萍满意点点头:“如此,便随我们入内吧。”
孙良霁首先踏足向前,穿过山门时,嬴煦才看见了山门上一片波光闪过,料想这便是传说中的山门禁制。
百人鱼贯而入,随着三位前辈一阶阶朝山上走去。嬴煦和夏时轻坠在队伍后方,这一圈基本都是城外来的。
说是山,倒也不很恰当,其实山门朝上只是个矮矮的小山包。走了半个时辰不到,便到了阶梯尽头,眼前一片开阔,石板铺就的道场足能容下数百人。
正前方便是大殿,上面供着东华帝君。三位主事带着一干门生拜过帝君像,孙千萍又开了口:
“虽说你们应都知晓,但我还是再说一遍,”她目光划过众门生,“只要入道,便能入门,但要做外院门生,需得有修为在身。若只是入道而无修为,便得从杂役做起。”
嬴煦一听,张大了嘴,下意识朝旁边的夏时轻看去,却见时轻和周围人都无甚反应。莫非,是上次的考核中她听漏了?
绕过王公殿,穿过一道门,便到了外门的北院,也就是负责外门各类事务的所在。
北院最前先是太清殿,此刻能看到里面进进出出着不少修士,俱是练气中期及以上修为。
嬴煦眼含羡慕,跟着队伍匆匆走过,再朝后便是庶务殿,他们前来入门报道的地方。
庶务殿很大,分了内外两室,内间是给管事们议事所用,外间此刻是几位练气后期的门生在忙碌。
见孙千萍一行进来,一练气男修急忙迎上:“前辈。”
孙千萍挥挥手,示意新来的门生们排队,那男修知道这是来办入门的,招呼了一下其余几人,便给新来的师妹师弟们发起东西来。
排到嬴煦,她领过一个小小的乾坤袋,还没来得及高兴,面前师姐便一指点上她的额头,她感到脑中一懵,便见师姐已收手,将她的魂息刻于令牌之上。
接过刻有“何煦”二字的令牌,她知道,自己的魂息已经注入这方石牌中了。
待众门生都领过令牌,孙千萍再度开口:“乾坤袋注入灵气便能打开,内有两套法衣、一册功法及一卷外院地图,明日辰时到王公殿前集合做早课。”
话毕,抬头示意殿内几个门生。一师姐立刻行了个礼,然后便朝众人道:“诸位且随我来。”
队伍中的大多人浩浩荡荡出了殿,跟那名为孙婧的师姐向西走去。
嬴煦回头去看,便见十几名仅有入道水准的道童站在殿前,正领着杂役令牌,神情沮丧。
这些道童俱是城外人,若非高价购买,或家中有流传,根本没有门路获得功法,是以只能停留在入道。
嬴煦心绪复杂,若不是娘有本功法,如今她也得从杂役弟子做起。
其实城外道童中说不定也有天赋出众之人,可是……
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她还未想明白,夏时轻拽了拽她的袖子,原来队伍已转过几转,停了下来。
“此处是外门西院,门生及杂役起居之处,北院的房间是门生的,一人一间屋,不可私下换宿。”
嬴煦抬头望去,这一片整整齐齐码着几排屋舍,俱是上好的砖石质地。每座房分了三间,大小内饰都一样。嬴煦的房间分到了最西边。偏僻了些却也安静,她心中蛮喜欢。
“今日无事,你们便安顿好行李,尽早习惯。明天就开始正式练功了。”
那孙婧师姐话毕,再指了下膳堂和书阁的位置,便离开了。
嬴煦瞅了瞅人群,见孙良霁果然不在此列,心中又是一阵嘀咕。
果然是少爷,就算人在外门,也不会跟他们这些门生住在一起。
第二日卯正时,嬴煦便睁眼醒来,看到陌生的天花板,先是愣了一瞬,才回过神。
昨日下午,她只和夏时轻一起逛了下地图上的几个位置,便回屋歇下了。本以为自己会紧张激动睡不着,却不想一觉睡得极其安稳。
早起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看着天色尚早,简单洗漱一番,她便惯常打坐练功,正要入定,想起什么,又从乾坤袋里掏出两册功法,翻看起来。
一册自然是她自己的《玉行经》,另一册则是昨天发下的《八脉经》。
《八脉经》是孙家外门通修功法,也是从入道感灵起,到练气圆满结束。嬴煦昨晚便草草翻过一遍,此刻看时间尚早,干脆从头仔细看来,一边研读一边与《玉行经》对比,半晌,眉头渐渐皱起。
关于功法一事,她其实问过娘亲,入学前修了别的功法,难道不会与入学后所修冲突?
那时娘亲说,练气期的普通功法其实本质相同,都停留在打坐观想、养性练己,虽然侧重点不同,比如有的功法注重锻体,有的功法注重养脉,有的则重于感灵控灵,但总体并不冲突,可以随时换修。
毕竟这类功法并不涉及术法。有专属术法的功法,一般筑基期才开始有。练气期便有专属术法的功法极少,且多是上古传承,常人难有机会获得。
而娘给她那本《玉行经》,便是一种侧重养脉的术法,说来也巧,竟与《八脉经》同属一路。
这类功法皆注重温养、锻炼灵脉,以达到吸纳灵气毫无滞涩、运功流畅气息绵长之效,是法修最常选择的童子功。
灵脉生于周身各处,不入道时萎缩凝滞,谓之“闭脉”。一引气入体成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