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的竹马暴君小可怜 沈沫sz

100. 第 100 章

小说:

我的竹马暴君小可怜

作者:

沈沫sz

分类:

古典言情

“对。”

“我怎么记得大娘只说是她侄女,没听到她提起翠凤翠珠。还是为夫听岔了?”

元香一听这话,也想起来:“没错,那大娘只说是她侄女。或许巧合。”

赵成康若有所思,而后又说:“不对,大娘还提到了她大哥自焚。你们忘了,离开时,路过两姐妹的家,整个院子都烧没了。”

高三全接话:“有没有可能,刚好大娘有两个侄女被匪贼所害,又刚好大娘的老大哥失去闺女悲痛之下也同样自焚了?”

高三全不给赵成康说话的机会:“奴才觉得这种可能还是很大的。毕竟匪贼掳了那么多妇孺,总有一家两家遭遇相同。”

赵成康还在深思。

高三全又说:“赵公子,眼下重要的是,咱们得尽快找到岳风的藏身之处。要不然劳烦您再回忆一二?”

赵成康当下回神:“对,刚才的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岳疯子。只有抓住岳疯子,才能瓦解蓝眉军。容我再想想。”

蓝眉军头领岳风,这个名字大街小巷几乎都知道,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见过岳风长相的却无一人。

就算有知道的,一整合,又发现岳风的脸压根就不是同一张。

极有可能,岳风这个名字都是假的。

此次抓住的两拨匪贼供认不讳他们是蓝眉军的人,可不论再如何用刑,没一人吐露岳风下落。

显见岳风有多谨慎,怕是只在幕后策划,要露面的事都是交给心腹。

抓住那么多匪贼都无一知道,赵成康作为蓝眉军的小喽啰,那更不知道了。

赵成康抓耳挠腮半天,愣是没想出来一丁点有关于蓝眉军岳风的细枝末节。最后,他摇摇头,表示愧对大家。

莫骄好脾气的说:“此事与你不相干,是那岳风太阴险狡诈。”

赵成康感动的呀。抓住他承基兄的手,恨不得拉着他立时跪天地,结拜当兄弟。

赵成康正要开口时,高三全向香妃打眼色,元香会意,一下从赵成康手里夺过陛下的手:“咱们还是说正事吧。对了,岳风究竟会躲在哪呢,你们说?”

待府衙门前人群散的差不多,元香他们又去敲了登闻鼓。

这不论从正门侧门进衙门,总会引人注目,倒不如正大光明的。

匪贼的事都还没解决呢,他连一口水都没喝,满头的牛屎还没来得及洗一下。一群没眼力见的,就知道给他添麻烦!

县令偷摸想让心腹把敲登闻鼓的人轰走,结果被刺史和剿匪将军一同拦住。

刺史:“这有人敲登闻鼓,县令大人还有心情吃茶不成?换了本官,定是要茶饭不思。将军说呢?”

何其多不理睬一脸谄媚的刺史,只命令县令:“还不快速速把人迎进来。本将军与你一道去迎。”

“啊?”

县令还没反应,就见两位顶头上司越过他,急急往府衙大门走去。

县令大人忙提着衣摆追出去。

赵成康的反应和县令一模一样,赵成康知道承基兄在京都城是官家子弟,其本人在京都城也不容小觑。

但没想到他承基兄官位竟然比剿匪将军还高吗?瞧剿匪将军和刺史对承基兄恭敬的,都恨不得跪下请安了。

莫骄此来就是为了见何其多,在外面远不如县衙隐秘。顺便,他再夸赞刺史两句。

何其多和刺史冲他拱手行礼,莫骄转而也冲两人拱手:“都是同僚,为朝廷办事,不必客套。”

钱刺史想和陛下诉忠心,陛下让他办的事,他不负君望,终是办成了呀!

谁知,钱刺史还没开口,莫骄率先夸赞起刺史有勇有谋,是大越栋梁。“此次多亏钱刺史,本官回京后,定上报朝廷。钱刺史就等着受旨谢恩吧。”

听陛下亲口告知自己升迁有望,钱刺史别提多激动了。

然后,他也反应过来,陛下正微服出巡呢,不能暴露身份的。差点,坏了陛下大事。他鲁莽了呀。

两回,两回有惊无险!

钱刺史想起那日夜里见到的那个自称是朝廷的人,一上来就要他出动他所有手下去葫芦岛捉拿罪犯。

他好歹也是个刺史,哪能任人摆布。对方又单枪匹马,拿了一块不知真假的禁卫军统领玉牌,万一要是个反贼骗子,他岂不是闯大祸。

后来,对方和他说了一句话,那人说骄皇陛下在葫芦岛等着他接见。信,加官封爵,不信,则人头落地。

他犹豫再三,最终决定赌一把。反正罪犯总要抓的,万一罪犯假的,抓起来再放了呗,对他又没损失。

结果还真被他赌对了。

何其多打发了县令刺史,然后等着陛下也打发他身边的人。

莫骄:“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何其多瞅了眼陌生脸男子,以及小丫头片子,不再纠结,将他两次围剿匪贼的经过详细说了。

黔州和葫芦岛现下是安宁了,但其他地方,也许还有蓝眉军的踪迹。

“本官需要等蓝眉军有了动静再出手,这样不至于连累无辜百姓,也好让百姓们睁眼瞧瞧,是蓝眉军先不识好歹在先,朝廷只是在为民除害。”

元香恍然:“这么说,何统领是故意拉肚子,故意上山打虎,只为了晚几天来葫芦岛,好等匪贼冒头?”

何其多瞧了眼陛下,点头:“没错。”

元香原先崇敬的眼神一下变成嫌弃:“何统领知不知道这么做,才会让更多的无辜百姓受罪?那码头,躺在血泊里的可不止有匪贼。”

赵成康捏着拳头附和:“没错!”

何其多一本正经说:“可本官以为利大于弊。不论何时抓匪贼总要死人的。是匪贼之错,而非本官。如若本官神不知鬼不觉将人抓了,百姓们断不会像今日这般痛恨匪贼,兴许还会责怪朝廷,责怪陛下滥杀好人,到时本官才是铸下大错。”

赵成康不敢苟同:“圣人云,防患于未然,又怎能等事态不可控时再出手?这和助纣为虐有何区别?”

何其多忍不住看陛下:“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