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日照前川

210、拳打文坛敬老院(一)

小说: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作者:

日照前川

分类:

悬疑推理

210、拳打文坛敬老院(一)

“呜呼!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再去看看,那辩经台上,当真无一人递交答卷?!

“第四题……答不上来……第七题,也答不上来,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

“快,快去岳麓书院请桓应先生!

《十问尚书》发布之前:老儒们气焰嚣张,扬言经贼崔岘必输无疑。

《十问尚书》发布之后:听,是一片道心破碎的哭嚎声!

这一日。

到处都有老头当街崩溃大哭,甚至成为开封一桩奇闻。

尤其是,开封府学外,七尺辩经台旁。

一大片老儒们哭的肝肠寸断。

甚至还有老头哭到伤心欲绝,在无数人惊呼中,白眼一翻,直接晕厥过去的!

搞得许多凑热闹的百姓们十分震撼:娘嘞,小神童这究竟是出了什么题目啊?

竟直接难哭成百上千老儒!

实在骇人听闻。

但其实,老儒们哭的哪里是难题。

他们哭的是经权神圣被挑衅质疑。

他们哭的是自己庸庸碌碌的一生啊!

百姓们不懂,把此事当做笑料。

可读书人们捧着那份《十问尚书》的邸报,浑身颤抖,根本笑不出来。

他们读过圣贤书,正因为读过,所以才对崔岘报以十二万分的佩服,乃至敬畏!

因为这十个问题,他们一个都答不上来。

不仅答不上来。

很多读书人盯着那十个问题,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咆哮:我们学习的圣贤书,难道就一定是对的吗?

若一定是对的,那为何崔岘师兄这十个问题,能难倒无数老儒。

若圣贤书有错……

若《尚书》是伪书……

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所以,不仅全开封的老儒们,因崔岘而陷入崩溃。

大量年轻的学子们,同样惊恐又惘然。

八月艳阳,头顶天空湛蓝。

但开封城里的学子们却不安的察觉到——

这天,怕是要变了!

于要怎么变,此时没有人能预料,也没有人敢指摘。

且看,接下来崔岘师兄那场辩论,是输是赢吧!

无论输赢。

崔岘师兄凭借这《尚书》十问,就足以在文坛青史留名了!

和崩溃愤怒的老儒们不同。

年轻的学子们虽说惘然不安,可私底下聊起崔岘,眼睛里都尽是狂热。

本人还未出面,仅凭十个问题,便能**全城老儒。

就问还有谁?!

没谁了!

崔岘师兄,我辈读书人之楷模也!

开封。

岳麓书院。

作为河南、乃至大梁最为优秀、最具底蕴的古老书院之一。

当十问《尚书》在开封城内引发恐慌。

当经学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被狠狠践踏。

当无数读书人因此道心不稳陷入惘然。

岳麓书院,自然有义务站出来力挽狂澜,为维护古文经学而战!

“桓应先生,请您出山教训那崔岘!”

“不**此经贼,我大梁文坛就要完蛋了!”

书院山门外,无数老儒汇聚而来,字字泣血、高声恳求。

这动静实在太惊人。

以至于今日书院根本无法正常授课。

任凭教**先生们如何奋力安抚,都无济于事。

数百年轻学子们先后走出课堂,在院内惊慌窃窃私语。

显然,崔岘的十问《尚书》,同样在岳麓书院内传遍了。

我们多年苦苦学习的《尚书》,难不成……错漏百出?

单是这样一想,无数学子们便有种懵逼的不真实感。

他们尚且没有走出**塔,平生所学,皆来自于师长传道授业解惑。

是以遇到这种问题,大家都下意识找教**先生们求助。

然而,今日岳麓书院大部分教**先生,都诡异的保持了沉默。

因为他们根本答不出那十道题!

如何向学生解惑?

事实上,此时书院里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教**先生,都正因崔岘而陷入道心崩溃。

教**先生们的集体沉默,让学子们陷入一

定程度的恐慌。

以及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也终于惊骇意识到崔岘师兄究竟是何等变态的存在!

14岁一人力压全开封老儒!

好在岳麓书院底蕴雄厚。

他们还有一张王牌一位真正的旷世大儒压阵。

此人便是当代岳麓书院山长桓应先生。

山门外无数老儒翘首以盼。

书院内无数学子、教**先生们同样目光灼灼。

在无数殷切目光注视下。

嘎吱——

最里间的教**屋舍门被推开。

一位头发花白、腰身佝偻的青衣老者慢悠悠走出来。

青衣老者露面的刹那。

书院学子、教**先生纷纷低头行礼尊称‘山长’。

与此同时。

岳麓书院山门轰然大开。

在外汇聚哭嚷的老儒们瞧见了里面那位青衣老先生顿时忘记了哭泣枯老的眼睛里迸射出希冀的光亮。

太好了是桓应先生我们有救了!

更让众人振奋的是。

桓应先生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位老者分别是班临先生、荀彰先生!

这三位老先生都是当世名儒古文经学派的代表人物。

同样也是在崔岘战败陈衝、放话‘二十经皆有漏’之后开封老儒们特地请来**崔岘的恐怖存在!

尤其是桓应先生近十年在外游历许久不曾露面。

如今瞧见这位‘神仙人物’出场谁不激动?

一位岳麓书院的教**先生颤抖着身子躬身行礼震声问出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山长《尚书》当真如那崔岘所言

迎着无数年轻后辈惘然、希冀的注视。

老山长桓应先生呵呵一笑:“《易》云‘书不尽言’文字岂能尽圣心?”

“孟子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疑者当效马融考伪存真非弃经毁道!”

“伏生九十传《书》断简残篇尤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