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日照前川

79、互相把对方迷死的师徒俩

小说: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作者:

日照前川

分类:

悬疑推理

仲景巷。

两桩官司很简单就断完了。

三个伙计其实没懂。

但三人简单粗暴一合计:干活儿最多的分的钱最多干活儿最少的分的钱最少。

很合理啊。

于是痛快让孙老叔给了钱并谢过小神童揣着钱走了。

两个婶子这里其实也没懂为何最后竟出了个‘半斗大米’的情况。

但她们确实是比较信任崔岘的所以犹豫思索片刻也没再多纠缠。

张婶子当场回家

此事本该到这里愉快结束。

可今日除了偷摸在自家‘听墙根’的东莱先生还有个姓马的秀才公也在巷子不远处关注着这场‘还粮**’。

马秀才自然是想来抱大腿的可苦于找不到机会。

但现在他觉得机会来了。

因为崔岘把这个账算错了!

等到两个妇人当场交接完粮食马秀才轻咳一声走过去故意大声笑道:“小神童对吧你这个账目肯定是算的不对。”

“若按照去年的粮价借方应该还赁方三斗粮。若按照今年的粮价借方应该还赁方两斗粮。不管怎么算万万都不可能出现两斗半粮的情况。”

“看来咱们的小神童虽然写诗天赋惊人却并不精通算数啊哈哈哈。”

这话说得就很有学问。

既通过指正崔岘的错误以达到获得东莱先生注意的目的。

又担心自己表现过于尖锐有打压后生之嫌惹东莱先生不喜所以还特地肯定了崔岘的诗才。

听到这话两位婶子表情都迟疑了。

其余邻居们心里也都泛起嘀咕毕竟眼前这位是个秀才公呢。

难道小神童真算错啦?

唯有崔岘不吭声笑眯眯看着马秀才表演。

马秀才轻咳一声朝着东莱先生家大门一拱手:“诸位想来也听说了这户院落里住着鼎鼎大名的东莱先生。”

“你们若是不信我的话可以请东莱先生出来帮大家算一算账。”

说完马秀才回过头一脸期待。

这般过了许久。

莱先生家院子里安安静静仿佛主人没在家似的。

气氛很是尴尬。

马秀才脸色僵硬的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崔岘在心里乐不可支:兄弟上赶着的买卖不是买卖倒贴货是最不值钱的!

但还好有你做了倒贴货一下子就显得我更值钱了!

听我说谢谢你。

心里有了主意崔岘看向马秀才适时递了个台阶过去:“敢问这位秀才公那您觉得是该按照去年的粮价算账还是今年的粮价算账呢?”

听到崔岘递话过来马秀才感激又羞愧的看了对方一眼下意识准备回答。

可话到嘴边他突然愣住了。

张婶子、李婶子以及一帮街坊邻居们也都看向马秀才。

马秀才苦苦思索片刻最后迟疑道:“嗯……自然该按照去年的粮价算所以借方应该还赁方三斗粮。”

好家伙。

这话一出李婶子眉开眼笑把那两斗半大米重新递回张婶子底气十足:“看吧连秀才公都说啦你应该还我三斗。诺这两斗半还你你马上给我添到三斗去!”

张婶子愤愤的瞪了一眼马秀才。

而后她一咬牙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拎着那两斗半的粮一言不发回了家‘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李婶子见状慌了赶紧跑过去敲门:“你关门干啥你不会是想赖债吧?”

张婶子一句话不吭。

看来还真准备赖账了!

这下子满巷子邻居哗然李婶子哭爹喊娘。

马秀才傻眼了又开始出主意:“嗯……要不按照今年的粮价算?或者……那妇人欠粮不还报官!”

邻居们这才明白

一会儿按照今年的价格算一会儿按照去年的价格算。

那究竟要怎么算?

而且谁家乐意因为几斗粮报官都是街坊邻居有拌嘴**在所难免。真报了官以后怎么在巷子里立足!

有人嘀咕道:“什么秀才公一点小事儿都解决不了。刚才小神童明明都把事情解决了。”

马秀才气恼到不行因为他明明把账算对了!

但也怪哉账

对了,怎么反而起纷争了呢?

恰逢这时候。

嘎吱一声。

东莱先生开门走出来,他好像是刚发现这里的纷争一般,好奇问道:“这是怎么了?”

马秀才脸色骤然涨红,怎么偏偏他最丢脸的时候,东莱先生出来了!

百姓们便七嘴八舌把事情说给东莱先生听,顺便狠狠指责了一番马秀才添乱帮倒忙。

最近邻居们都听说了,这位新搬来的老者,是个厉害的大儒呢!

马秀才硬着头皮道:“回先生的话,学生自认为没有算错。”

东莱先生不置可否。

他看向站在巷子口,怀里端着各种小零嘴儿的崔岘,心中满意点头。

俊俏、机灵,受欢迎,不错。

适合做学生。

崔岘同样在看东莱先生,第一眼对这老先生的外在形象表示认同。

和蔼,儒雅,有风度,甚好。

适合做老师。

片刻的对视过后,东莱先生问道:“方才你说,应归还两斗半粮,是怎么算出来的?”

众人闻言都看向崔岘。

崔岘朝对方拱了拱手,笑道:“回禀老先生,这借粟还米一事,看似是道算数题,其实也是道人情题。”

“去年借粮的时候,两位婶子自然不会特地约定,若粮价上涨、或下降,收益或损失该由谁来承担。”

“既然这样,那以随时在波动的粮价,来作为衡量租借粮食的标准,就是不合理的。”

“如今粮价上涨,按去年粮价算,张婶子亏一斗。按今年粮价算,李婶子亏一斗。亏损额比例过大,全部施加在某一方身上,就会导致直接谈崩,把账面给坏掉了。”

普通百姓是不懂通货膨胀,风险承担,价值配比的。

但没关系,《九章算术》里早就写出了一个‘公式模型’——按照这个模型推理,要么双方‘小赔’,要么双方‘小赚’,绝对公允。

谁也挑不出毛病。

崔岘这话,也让众人频频点头!

他们听懂了。

连一开始觉得自己没错的马秀才,都听愣住了。

在东莱先生的注视下,便见自家乖乖小徒弟摊了摊手,笑眯眯道:“所以,这

就要出现损失平摊的情况。两斗半不偏不倚双方都为市场波动价格承担了一半的损失两位好邻居大度携手共度难关。”

“但咱们往好处想两斗半的粮以今年30文的价格来算价值75文。李婶子去年赁出去三斗价值20文的粮价值60文最后回收75文小赚15文。”

“而张婶子去年借了三斗粮如今只用还两斗半也小赚半斗粮哩。”

这话说完大家都哄笑出声。

他们听懂了。

其实这样算下来因为粮价波动两个婶子都有一点亏损但也不至于谁吃大亏谁占大便宜。

很公正。

小神童心思巧妙反把亏损说成小赚

果然。

李婶子不哭了大声道:“小神童已经给出答案了张家的你快还我两斗半的米。”

张婶子把门打开将两斗半米还了。

二人在邻居的说和下赧然握手言和。

而后一群人又来把崔岘夸上天:哎哟不愧是小神童哦比秀才公都厉害呢!

马秀才尴尬到无地自容但也不敢再小觑崔岘。

崔岘笑眯眯接下邻居们的夸赞还做了个漂亮的总结:“借时麦贱还时贵折中公允两家惠!两位婶子都是咱仲景巷的好心人懂互相体谅嘞。”

两个婶子被夸得满脸泛红。

其余邻居也纷纷夸赞顿时巷子里一派其乐融融。

崔岘余光看向东莱先生心想我这番出色表现还不得把你给迷死?

别等了快来收徒吧老师!

东莱先生确实被迷得走不动道了。

别人只看到崔岘解决了一桩难题。

但东莱先生看到的是稚子算账大人熄争算术之法稳稳落在市井烟火之中啊!

能想出这样的解决办法除了得会算数还得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这般优秀的学生哪个老师看了不迷糊?

那简直迷**!

东莱先生心里喜欢的不要不要的但又端着大儒风范。

想狠狠夸赞一番小徒弟又担心徒弟觉得自己不够沉稳。

恰逢这时候。

那马秀才尴尬极了,于是只能佯装忙碌,没话找话,向东莱先生拱手,虚心请教:“先生,今日学生前来,是有问题想要请教。”

“敢问先生,《春秋》笔法褒贬存焉。然,《公羊转》言大一统,《穀梁》重正名,二传于尊王攘夷一旨,各执一端。”

“今北虏南倭双双来犯我大梁,先生以为,当效仿《春秋》修德怀远,亦或严夷夏之防?”

左邻右舍们处理完借粮**,又开始好奇围观读书人讲解学问。

结果一个个听得神情茫然。

娘嘞,这说的是人话吗,怎么听不懂呢?

而听完这个问题的崔岘,惊讶的看了一眼马秀才。

因为这短短两句话,需要以史证经,破经传矛盾,引当下时政,以王道权衡为中心,结合理论与实际,并史鉴与经义来作答。

总之一句话——

这问题问的有点东西啊。

但东莱先生却直接道:“这是谁帮你出的问题?”

崔岘噗嗤笑出声。

马秀才越发尴尬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