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布衣天子 不平的武安

第67章 野心

小说:

寒门布衣天子

作者:

不平的武安

分类:

历史军事


皇城司使赵奇迈听到恭宁帝这么说。

心中甚是激动,立即再次下跪说道。

“请陛下放心,只要有微臣在,有皇城司在,就没人敢放肆!”

“我回去后,会立即选派绝对忠诚的高手,以保护陛下安全!”

恭宁帝赵德智听闻,心情稍微放缓了一些。

还是久久不能平息下来,随后叹气道。

“哎!朕当初不该听信这孙家父子意见,一味打压与刘天华有关联的王家和杨家!”

“并将杨家的六前定北军从雁门关调到西北前线,遭受如此大的损失,毕竟杨家军镇守雁门关百余年来!”

“一直忠心耿耿,这事在别人看来,怕是要以为朕昏庸了!

“可他们又怎知朕心中的难处,当初如不这样,他们那些人又怎么可能答应?”

“但这样一下,确实让不少世家都有了想法,现在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满眼看去都不可信啊……”

他咬牙切齿地说着这事,却是将满朝文武全都兜进去了。

大内总管范得海,在旁大气都不敢出,只能默默站住,不敢接话。

而此时赵奇迈,也总算是了解到皇上赵德智的一些真实想法了。

此时就听赵德智继续说道。

“哼,是朕即位后,将他们一个个提拔放在朝廷大员的位置上,朕给了他们权力!

“不是他们孙家....”

赵德智用力挥了挥手,“到头来,他们一个个都听从孙嵩父子的,这些…忘恩负义、不堪重用的家伙!”

“既然朕能给他们权力和荣华富贵,那朕迟早也能将这些权力,从他们手中收回来!”

他咬牙切齿,心中的苦楚难以言说。

早在他还是四皇子时,赵德智心中就很有一番雄心壮志,想恢复赵家祖上的荣光。

他没当初太子的仁义之名没,也没有二皇子康王的勇武,但他确实很想当一位中兴霸主的。

不想做一个像他父皇那样的昏君,

所以他一登基就废除了工部李缅的应奉局,并下旨将惹起江南**的李缅处死。

作为一个皇帝,他想做许多的事情,有些措施目前也确实起到了作用。

最初他是无比信任孙嵩,也相信孙世卫的才能,又有潘家在一旁协助!

为此听从他们建议,打压王家,使得王星辰、王星河兄弟二人,一个辞官、一个降职人,让郑家也低调自保。

而对于杨家,更是直接抓捕了杨家老七杨国昌父子。

并逼着镇北侯带病出征,让杨国辉从雁门关撤离。

这一件件、一桩桩事件做下来。

刚开始,赵德智刚登基做皇帝,觉得大权在握,还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渐渐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因为孙家父子借助他的名义,将所有与他们不是一条心的人,基本都干掉了。

于是朝廷上就成了孙家一家独大。

到这时,赵德智才想到,他父皇虽然看起来昏庸。

但在搞权力平衡这一块,却做得很好。

虽然他宠幸心腹,但却却不会只听信一家之言,而是让几个宠臣之间,也相互竞争。

在文武之间,也能大致保持一个平衡。

从而让皇帝能坐稳宝座,且稳稳当当,一坐就是几十年。

想到这,赵德智就更加后悔起来。

看来他还是统治经验不足,不同的权衡,从而让孙家在朝堂实力大增。

再想到惠宗帝以前对他的一些教诲,于是对那位一直让他看不起的父皇,多了一份想念。

“皇叔,无论怎样,你要立即秘密调查父皇驾崩之事!”

“再秘密告知朕!”

“是!”赵奇迈道。

赵德智突然又问道。

“另外,杨府的杨老太君丧事,现在杨府里操办怎样啦?”

赵奇迈听闻,连忙说道。

“陛下,杨府里,现在镇北侯杨华和老四杨国辉都带兵出征在外!

“而杨国昌父子又被关在天牢里,其他男丁都先后战死或病逝。”

“所以杨老太君的丧事,都是杨府里一群女眷在操办...."

赵德智听闻后,长叹一口气道。

“哎...得海

“立即派人传旨,将杨国昌父子从天牢里放出,由皇城司派人押送他们回家奔丧!”

“待出殡之后,再将其押回天牢....”

大内总管范得海和赵奇迈一听,都躬身一礼。

随后连忙领命去办理了。

.........

京城、孙府书房。

当夜晚的冷意席卷而来时,同样的信息正在不同的地方发酵出不同的气息。

孙嵩和孙世卫父子二人,此时正在惬意的品茶聊天。

目前在朝堂之中,短短三个月时间,他们父子通过各种分化、收买、拉拢和打压,已经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

从而成为自大华朝成立以来,名副其实的第一权臣世家,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权倾一时的奸相钱惟庸。

从各方的信息的反馈上来说,现在明面上敢反对他们的官员,一个也没有。

此时,书房内,燃烧的灯烛围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