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猛虎扎根群策群力
王林带着中央的殷切期望和清晰指令,快马加鞭返回了独立团设在吴起镇的临时团部。他立即下令:召开全团班级以上干部会议!
命令迅速传达到各营连,刚刚经历大战、正在休整和打扫战场的干部们虽然有些疲惫,但听到团长从中央带回指示,立刻打起精神,迅速向团部所在的窑院集合。不大的院子里,很快挤满了独立团的骨干力量,从经验丰富的营连长到朝气蓬勃的新晋班排长,人人脸上都带着期待和些许好奇。
王林站在窑洞前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熟悉而坚毅的面孔。政委**道、副团长李云龙、一营长陈阿海、二营长黄木生、三营长周志明、四营长(原新兵营主管,现已成为主力营)、炮连连长刘根胜、侦察连长张红土、辎重营长钟光邦等核心成员站在最前面。
“同志们!”王林的声音洪亮,穿透了秋日的凉风,“首先,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教员同志、翔宇同志、老总,高度赞扬了我们独立团在吴起镇战役中的卓越表现!我们配合主力干净利落地斩断了追兵的尾巴,打出了‘铁血后卫虎团’的威风!中央和军委向独立团全体指战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感谢!”
“哗——!”台下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自豪的欢呼声,战士们的胸膛都不自觉地挺高了许多,连日征战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待掌声稍歇,王林的神色转为严肃:“但是,功劳属于过去!**交给了我们独立团一项新的、更加艰巨且光荣的战略任务!”
全场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王林身上。
“主力部队即将南下,与红十五军团会师,集中力量打破敌人的‘围剿’。”王林清晰地说道,“而我们独立团,奉命留守西北!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运动中的后卫,而是要像一颗最硬的钉子,牢牢钉在陕甘苏区的西北大门上!”
他详细传达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以强大的军事存在和战斗力,威慑宁夏“三马”(尤其是马鸿宾部),使其不敢轻易东进,从而极大减轻主力在南线的压力。他强调,这不是被放在二线,而是承担着关乎全局的战略威慑重任,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明策略。
接着,他着重传达了中央的另一项重要指示:“中央还要求我们,绝不能只当个驻防军!要充分利用这段相对平稳的时期,把我们驻防的区域,从军事缓冲区,建设成为巩固的苏维埃根据地!我们要一边握紧枪杆子,一边拿起笔杆子和锄头,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发展生产!要把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把这西北边陲,变成我们**最稳固的后方堡垒之一!”
王林目光灼灼地看着大家:“同志们,这个任务,是一场新的战斗,一场关乎民心的战斗!可能没有冲锋号,但同样艰巨,意义同样重大!现在,中央的嘉奖和命令我都传达了。具体该怎么干?怎么才能既当好‘门神’,又当好‘播种队’?我一个人的脑袋不够用,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要听听你们的想法!都说说看,畅所欲言!”
短暂的沉默后,副团长李云龙站了起来,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嗓门嚷嚷,而是表情沉稳,声音洪亮却带着一种经过沉淀的笃定:
“团长,政委,中央这步棋,高!咱老李没二话。”他先是肯定了决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充满实战气息:“不过,咱们得把情况想透亮喽。‘威慑’?那是最终目的。可要达到这个目的,指望马鸿宾那老小子看一眼咱的旗号就乖乖缩回去?不可能!这是打仗,不是唱戏亮个相就行。”
他双手撑在桌上,身体前倾,带着一股身经百战的老兵特有的笃定:“我敢断定,从现在起,咱们整个西北防线,尤其是对着陇东、宁夏的方向,绝消停不了!马家军的骑兵探子、小股骚扰部队,很快就会像苍蝇一样扑过来。他们得摸咱们的底,试探咱们的火力、部署、反应速度。小规模的试探性接触、前哨战、摩擦,以后就是家常便饭!”
“所以,咱们的部署,绝不能建立在‘相安无事’的幻想上,必须立足于打!天天准备打,时时可能打!”李云龙斩钉截铁地说道,目光炯炯有神,“依我在鄂豫皖跟**军阀打交道的经验,对付这种情况,咱就得用‘主动防御’的法子:
第一,前沿控制,决不能丢。各营连必须前出占领关键地形,构筑坚固的支撑点。但光蹲在工事里不行,太被动。我的意见是,以连排为单位,组织精干的战斗小组,天天派出去!不是武装**,是实打实的武装侦察和巡逻控制。要把我们的实际控制线尽可能向前推,把缓冲区变成我们的警戒区。遇到敌人的小股部队,不要犹豫,能吃掉就坚决吃掉,吃不掉也要把他撵回去!要让他们每一次试探都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咱独立团的防线不是纸糊的,靠近就要挨揍!”
第二,情报和反应要快。前沿每个山头、每个路口,都要安排观察哨,结合侦察连的活动,形成一张预警网。一旦发现敌情,能迅速判断其规模和意图,小股的,就近部队果断处置;稍大股的,预备队要能快速顶上去。咱们得让马鸿宾的人感觉,就像撞上了一张带刺的网,处处挨扎。”
第三,拳头要硬,出手要狠。在确保要点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搞点‘小动作’。”李云龙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挑选精锐分队,偶尔夜间前出,摸到敌人据点附近打冷枪、埋**,或者伏击他们的运输队、通讯兵。目的就是不停消耗他、疲惫他、让他日夜不宁,根本不敢有集结兵力大举进犯的念头!这叫‘以攻代守’,把战斗控制在咱们预设的小规模、低强度范围内,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战略上的威慑。”
他顿了顿,回到根据地建设:“当然,军事上的高压态势,是咱们能安心搞建设的前提。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权,这些工作要立刻跟上,但进行的时候,外围的军事警戒必须提到最高等级!要让老百姓觉得,跟着红军走,不仅能有田种,还能有安全感!咱们四营方向,我打算就这么干,一边用冷枪冷炮招呼马鸿宾,一边发动群众巩固后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