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有特殊的升官技巧 尔徽

16. 第 16 章

小说:

我有特殊的升官技巧

作者:

尔徽

分类:

古典言情

尽管程曦盖章定论说赵陆是个吃货,但是想也知道,能够玩到一起的两人,又有多大的差别?

程曦唯一的努力也就是打消赵陆吃小馄饨的想法,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程曦说服赵陆首先来到了最饱肚子的水婆婆酒酿小圆子摊位。

所以,当程曦和赵陆在酒酿摊旁碰到池明崖,也就不那么意外了……不是,池明崖一个钦差,不怕有人想要暗害自己,还跑出来小吃摊吃小吃,这真的正常吗?

程曦整个人都是无语的。

看到便装的池明崖,程曦一时把握不准他想要别人用什么态度对待他,是要尊称他大人,还是不要暴露他身份,于是试探道:“池大……”

故意话说得有点慢,给池明崖留下充足的打断时间。

“程贤弟!”果然,不想要暴露身份池明崖立马见到朋友的样子过来说:“几日不见,程贤弟近况可好?”

程曦不知道池明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按理说,他不应该这么热情啊?

不解的程曦照常回复道:“多谢池大哥关心,愚弟这两日很好。”大前天才见过的,没必要这样哇兄弟!你这样搞得我很慌,总觉得你在算计我什么。程曦心想。

不说出池明崖的名字,是为了防止暴露出来,于是明崖兄也改成了池大哥,正好和刚刚的“池大”对应起来,但是这事程曦肯定不会瞒着赵陆,免得他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于是程曦回答完之后,还不忘给两人介绍。

“这是我的同窗赵陆赵恭民举人,”程曦说完,又对着赵陆说道:“这位就是我和你提到过的,前几天和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的池兄。”

古人介绍的时候有一个讲究,就是要先向位尊者介绍位卑者,这样才是对于尊者的尊敬,所以赵陆一听到程曦的话,就知道这个池兄的地位在自己之上。

姓池,地位在自己之上,程曦这已经不是暗示了,几乎是明牌,赵陆能考上举人的智商,自然不会傻到不明白,当即一拱手,恭敬道:“池兄。”

池明崖颔首为礼,不忘恭维一句:“赵贤弟和程贤弟一样,年少有为啊。”

赵陆的脸皮还是比不过程曦,程曦听到年少有为,眉毛都不动一下,自认为自己完全当得起这份夸赞,但是赵陆的脸都红了,连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池兄这般说,真是愧铩愚弟了。”

毕竟,不说池明崖二十多岁已经是五品官员了,就说他当年在赵陆这个年纪,已经是状元了,而赵陆虽然已经中举,在普通人面前算是青年才俊,但是和池明崖这种天纵奇才比起来,又怎么敢说是年少有为呢?

被池明崖一句话搞害羞的赵陆转眼就看到了自家兄弟程曦一脸:没错!我就是这么厉害!算你有眼光!

赵陆瞬间不知道说啥好了:程曦你可真自信啊!

程曦当然很自信,毕竟按照程曦的水平,她也不差,当不了状元,还当不了进士吗?

更何况,程曦自认为自己一直是个理科生,作为一个理科生,能和这群文科生同台竞技,难道自己不厉害吗?有本事让池明崖分析一下酒酿摊的热能转化、豆花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以及酒酿发酵的微生物作用啊?!

程曦:我就是这么一个文理兼修干啥都行的完美的人!

池明崖也观察到了程曦的自信,啼笑皆非,不由想起了老师杨阁老刚刚快马传来的信。

这时候池明崖也不得不感慨,自家老师真的是人老成精,明明还没见过程曦,就已经能够通过他的做法、文风揣测出他性格的七八分了。

池明崖收到的是杨阁老小儿子代写的信,其中详细说明了杨阁老教子的内容,也就是两人关于如何收服程曦这样的人的讨论。

当时,杨阁老的小儿子分析,程曦从小就眼见宗族的不法事迹,所以对于秩序应该没有很敬畏,只会对于权利追逐,所以要收服程曦,应该给他权力,但是也要想办法让其他的手下可以限制他的权力。

当即杨阁老就摇头了:“程曦这种人,给他权力并限制,他并不会感激,只会记得你一直提防他。”

杨阁老小儿子听到亲爹的话,思考了一下,又回答说:“那就是要对他施恩,让他感激,同时暗地里让人监视他,不要被他发现。”

“先不提怎么才能不被这种谋士发现,我只问你,你打算怎么施恩呢?”杨阁老问道。

“事无巨细,关切到位,帮他解决宗族难题,关照好他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小儿子试探问。

杨阁老还是摇头:“不需要,他自己又生存能力,不会被你一点小恩小惠打动。”

看到儿子苦思冥想依然没有答案,杨阁老最终教导道:“我以前一直教你们,说大恩如大仇,轻易不要给别人施予过大的恩情,但是这次我要告诉你,如果我想收服程曦,我一定会给他一个大恩。”

小儿子露出了不解的目光。

杨阁老解释道:“对于这种人来说,他们是不会在意普通的恩情的,能报的随手报,不能报的就无所谓,毕竟他没求着你帮他。”

“但是当恩情如海,他们就不能忽视了。”

“那岂不是要救命之恩?”小儿子不解:“这种恩情能那么容易产生吗?”

杨阁老摇头:“汉昭烈帝曾经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觉得这是不是大恩?”

“这……”小儿子一时语塞,又忍不住说道:“这程曦又不能和诸葛武侯相比!”

“不能相比,但是人性是类似的。”杨阁老说道:“世人歌颂两人君臣相宜,但是你读书,不能只读正面,想当官,所有的情况你都要揣摩清楚。”

“譬如这段对话,”杨阁老没有深说,而是给儿子自己领会:“你觉得汉昭烈帝说这段话,和不说这段话,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小儿子记下了父亲布置的功课,追问道:“如果是父亲您,您会怎么收服程曦?”

杨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