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穿到古代教数学 不烧柴火

4. 以数招亲

小说:

穿到古代教数学

作者:

不烧柴火

分类:

现代言情

“小姐,你快来,老爷找来了媒婆,要给你说亲了。”

姜辞双手抱头,都来古代了怎么还是逃不过催婚!

姜辞来不及道一声“告辞”就急匆匆跑进了屋,县令坐在正厅中央,三个媒婆坐在右边的位置上,旁边的桌上各有一杯茶。

“爹爹,女儿回来了。”众人未见姜辞的人已见其声。

见她来了,三个媒婆站了起来,“姜大人,您放心,我们找的男子都是临安县最好的。”说完她们就走了。

“爹,听说你要给我说亲了。”姜辞带着一丝不悦。

“辞辞呀,你看你,已经十九岁了,别人家的女孩及笄时就已嫁了出去,你已经晚了。”

姜辞走过去双手牵着姜父的右手,撒娇道:“爹爹,女儿想多在家陪陪你,而且,这世间的男子有很多,说不定以后会遇到更好的,不要急嘛。”

“为父不急不行啊,再不急你就嫁不出去了,你本来就……”说这话时,姜父对上了姜辞的眼睛,他立马将话拐了个弯,“就,温柔贤良,咱们临安县想娶你的男子多的是。”

姜辞送开手坐在了左边的椅子上。

姜父连忙对着翠翠说:“你赶紧带着小姐梳妆打扮一番,吃过午饭我们立马去金满楼,”

“是。”

姜辞连忙拒绝道:“不行啊,我下午要去乡学。”

“我问过严先生了,你下午没有讲学。”

为什么?为什么父母总是执着于嫁女儿,从古至今。

金满楼。

姜辞和姜父一齐下了马车,三个媒婆齐齐站在门口迎接,家里的小厮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爷,衙门有要事传来,需要您过去一趟。”

“行,我马上过去。”姜父停顿了一下,又对着媒婆说:“小女的婚事就拜托给你们了。”

走之前还把翠翠叫到一旁,嘱咐道:“一定要看住小姐,千万别让她跑了,否则唯你是问。”

姜辞无奈摇摇头,心里默默吐槽:声音这么大,生怕我听不见。

“爹爹,您放心吧,女儿绝不会跑的。”

在媒婆的带领下,她们去了金满楼二楼最大的包间,包间内有一屏风将其一分为二,姜辞坐在了其中一边。

一媒婆说:“姜小姐,现有十二位男子在隔壁,他们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与姜小姐甚是般配。”

姜辞双肘放在桌上,双手托着下巴,“叫他们一个个进来吧。”

咔嚓——

门开了,姜辞歪着身子伸长脖子,试图看清来人的样貌,但是,她只能看到屏风一角,刚好就遮到了门。

对面的身影在屏风上若隐若现。

这不是相亲,是盲亲。

姜辞:“王婆,我都看不见他们的样貌。要不,把这屏风撤了吧。”

王婆:“姜小姐放宽心。”

王婆的话音刚落,对面男子就传来了声音:“在下名叫陆离,乃春满色的东家。”

春满色便是临安县最大的胭脂铺子,此人也算事业有成。

“秋闱已中举人,下个月便要参加春闱。”

王婆一脸得意,假装发出疑问:“姜小姐,我找的人可合你心意?”

这个人确实不错,有事业有学历,但是她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后面来的人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而且个个不是举人就是老板。

“姜小姐,这人都看完了,你可有中意之人?”

“我看还是……”拒绝的话还未说出,姜父“不错不错”的声音就传来了,光听声音就能想象到他的脸上肯定满是笑容。

紧接在姜父后面的声音便是傅朝,“大人说得对,他们确实配得上姜小姐。”

下一秒,两人便推门而入,走向了姜辞这边。

姜父迫不及待地说:“辞辞,怎么样啊?”

姜辞紧闭嘴巴,默默咽下口水。

她伸出右手食指,道:“第一,我的夫婿必须是临安县人,因为我不想离家太远。”

隔壁走了六个人。

她又伸出中指,“第二,我要他的身高在……”姜辞转动眼珠,最终看向了傅朝,然后她走到傅朝旁,说:“我要他的身高如傅大人这般。”

隔壁又走了三个人。

姜辞来回踱步,“这第三嘛。”她故意停顿了,姜父、傅朝、翠翠、王婆这四人齐齐看向她,“我要他们答对我出的三道题。”

王婆松了一口气,她对姜父道:“姜大人,不必担忧,这剩下三位学富五车。”

姜父连连点头,只有傅朝注意到姜辞胸有成竹的一抹微笑。

第一道题: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姜辞信心满满把写好的题目给小厮,然后走到窗户前,怡然自得呡了一口茶,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她确定他们做不出来。

姜辞把腰上系的小布袋解开,从里面拿出一个蜜饯塞进口中,余光见站在旁边傅朝正盯着自己,她将布袋伸过去,一个又一个的蜜饯露了出来。

“傅大人,你要吃吗?很甜的。”

傅朝咳嗽了两声,说:“不了,静姝。”

这时,小厮将三人的答题卷拿进来了,“小姐,他们做完了。”

姜辞笑着拿起试卷,可看到答案时脸色骤变,他们的答案是对的,都是一亩,而且还有详细的答案。

小厮弯着腰说:“小姐,陆公子托小人给你带话,他说姜小姐小看他们了。”

确实小看他们了,以为他们是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没想到还看过《九章算术》。

傅朝一脸早已看出结果的样子,他死死盯着姜辞捏毛笔的手,可姜辞迟迟下不了笔。

“怎么了?”傅朝问。

“我在想该改哪些数?”

第二道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三头,下有九十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次,姜辞心里是没底的,她的双肘放在桌上,双手抱拳碰着自己的嘴唇。傅朝看出她的紧张,他站在她身后说:“若是你不愿,我可立马带你走。”

他的声音不大,刚好姜辞能听到。

“走去哪儿?”

“天涯海角,你想去哪儿便去哪儿。”

姜辞坐在椅子上转过身,用手背拍了一下傅朝的肚子,说:“不愧是我的好朋友。”

解这道题的时间久一些,一炷香后,小厮拿来了答案。

第一张的答案是:鸡X,兔Y,X+Y=35,2X+4Y=94。X=23,Y=12。

姜辞把第一张试卷给了小厮,说:“你把这张还给这位王公子,告诉他,你一定是看过我在乡学写的那道题,但是题目换了。”

第二张和第三张的答案都是:鸡二十一只,兔十二只。

答案都是对的,但是没有过程,应当是凑出来的。

第三道题姜辞要下狠手了,傅朝只看到她在各种画横画竖画圈。他当然看不懂,因为这是一道微积分。

隔壁二人看到试卷时面面相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怎么都看不懂。

二人束手无策,只能走到包间门口,说了声“姜大人,告辞”就拂袖而去。

姜父恨铁不成钢,将试卷狠狠摔在地上,但试卷只是慢悠悠地往下飘,姜辞侧过头去,抠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