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李长恩语调轻快,态度也有些随意,仿佛并不是什么重要事情。
但是听在顾知时耳朵里,振聋发聩。
“你觉得我不喜欢他们?”顾知时回忆了一番自己当时的话,他敢确定,自己并没有透露这一点。
他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都熟记于心,尤其是面对只成婚几天的李长恩时,他更是清清楚楚记得自己所说的话。
“不喜欢一个人,一件事,都不用勉强。”李长恩用手按住顾知时不自觉按住顾知时下意识皱起的眉头。
“你为什么觉得我不喜欢他们。”顾知时还记得,他同顾知时夸赞了自己大伯的和善和叔叔家的膳食很好吃。
大伯和善的性情,当年在京都之中很多人都有印象,入朝文官多年,也只是从翰林院去了国子监,周围同僚都对顾知时这位大伯印象很好。
甚至大伯故意放野狼进院子,堵住所有下人的耳朵,不允许这些下人伸出援手的事情,传到外面,很多人也自发说是他的好大伯因为脾性太好,压不住下人。
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事情。
至于小叔,似乎是夸过小叔家的饭菜很好吃。
但其实他的小叔,从一开始就巴不得他去死,到小叔家里的时候,他的每顿饭都有毒。
但是从一开始,顾知时就对这个小叔抱有警惕之心,因此这些饭菜他都会当着小叔的面吃掉。
但是等到没人的时候,都会吐出来。
下毒下了几天之后,小叔似乎变得越来越焦躁,干脆将毒换在了香炉里。
大户人家习惯熏香,而且借用香味的遮掩,根本不会有人发现,但是顾知时根本不喜欢熏香。
接连几次尝试,顾知时的小叔都没能将顾知时彻底杀死,后来还被自己的妻子提醒。
顾知时虽然被野狼吓了一跳,但是搬过来的时候,被太医看过身体,说顾知时身体健康。
如果刚刚搬到家里,就因为莫名其妙的事情暴毙,肯定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顾知时的小叔这才收敛了自己的行为,让顾知时自己得到了一段虽然依旧提心吊胆,但是相对安宁的日子。
当然这种事情,现实中的顾知时不会同李长恩说起,梦境中的顾知时同样不会同李长恩说起。
但偏偏李长恩说他不喜欢那些族人。
他自认为,除了大伯和小叔的儿女们死的有些快,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手尾。
至于其他族人,他虽然不喜欢,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但顾知时自认为他并没有做过什么。
毕竟世人多见风使舵,当时大伯和小叔确实比他这个大半的孩子,所以没有人会帮他。
他对顾家族人确实不喜,但如今他继任了成国公府的爵位,他就是顾家的家主。
这些族人从祖宅上京,不论他喜不喜,他都会好好招待。
毕竟他是没有任何污点的成国公。
但是李长恩,此时竟然告诉她,不喜欢就可以不做。
人之所以坐上高位,是为了让自己有权力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样的话,从未有人同顾知时说过。
或许是看出了顾知时脸上的疑惑,李长恩笑笑,还带着得意。
“虽然你没说过,但我能感觉到,你不喜欢他们。”
顿了顿,似乎是准备将话说明白,“如果你当时在他们家真的过得好,当初就不可能入宫。”
顾知时愣了愣,当下有一种冲动,想要告诉她,其实依照皇贵太妃当时的打算。
不论他当时的生活处境如何,皇贵太妃都会让他入宫。
他入宫是因为他身上有所图,并不是皇贵太妃真的心疼他这个侄子。
如果皇贵太妃心中真的有所谓的血缘亲情,就不可能不知道顾知时一直在受苦。
但这些事情他没说,他也不准备说。
而李长恩却像是想起什么一般,又继续对顾知时说道:“日后去慈宁宫看望姑母的事情,交给我做就好。”
“相公不用每次都百忙之中抽空同我一起去慈宁宫。”李长恩的音调,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顾知时却瞬间紧绷起来。
“娘子说得是哪里的话,姑母如同我的养母,儿子去看望母亲是应该的,哪能将事情都压到你身上。”
在顾知时看来,皇贵太妃越疯,他才更要孝顺,况且他并不放心李长恩,不论从哪一方面考虑,他都不可能让李长恩去单独面对皇贵太妃。
“即便是养母,你做的已经够多了。”李长恩不赞同顾知时的想法,“人不能以德报怨。”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顾知时你是真的做好准备,有朝一日,死在皇贵太妃手下吗?”李长恩说完这话之后,愣了愣。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不肯在面对顾知时。
“对不起,我乱说的,我就是觉得对你不公平。”
“方才的话你就当我没听见。”
李长恩不肯再看顾知时,说完之后,就迫不及待跑了出去。
夫妻两人的氛围,突然间就奇怪起来。
以至于过了几天,他才从府中下人口中得知,李长恩背着他打发了上京的顾家族人。
顾家族人上京,这件事情他是知晓的,毕竟他一直在顾家祖地那里留着人手。
虽然顾家族里只有那么小猫三两只,搞不出什么事情来,但万事万物,都要预先设防。
因此那两个族人一动身,他其实就收到了消息。
但他没有在意,只要分一丝精力,让人在客院中住一晚,他就会将人打发了。
不费事,但是也能得到相应的名声。
毕竟这些族人入京,其实就是来求好处的,只要他稍稍满足,这些人自动会为他扬名。
但是没想到,李长恩竟然自己给打发,而且都没有进成国公府的大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