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秦]始皇父女今天抽卡了吗 顾四木

8. 讲价

小说:

[秦]始皇父女今天抽卡了吗

作者:

顾四木

分类:

古典言情

桃进门送朝食(早饭),看公主已经在案前跽坐的板板正正,不由笑道:“太仓令只怕来不了那么早。”

给皇嗣们开蒙授课的朝臣多是兼职,比如最出名的那位——赵高。

他本职工作是中车府令,因熟悉律法,皇帝就把他分配给小儿子胡亥当老师去了,恰如李琦于姜乐。

既然是个兼职,肯定没法时时刻刻盯着学生。

皇嗣们启蒙的时候,老师就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上课讲解学问,答疑解惑,其余的时候则布置课业,自行温习巩固。

待年纪长些,皇嗣们便要去学室,有专门的吏官、博士官教导明习法令,悉知学问——从九野开始起的好头,下面的公主们也跟公子一样进学室。

*

李琦带着他准备好的教具来到了六安宫。

首先拿出来的,便是五谷:稻(大米)、黍(黄米)、稷/粟(小米)、麦(小麦)、菽(大豆)。当然,北边少水稻,许多北人将能做衣服的麻代替水稻,称其为五谷之一。

姜乐就听李琦道:‘诸多贵族公卿子嗣,饱暖无虞,便是五谷不分。’有些心虚,后世的孩子们,其实好多都是如此。粮食的时候还能分出来,但到田地里就懵了,麦苗青青的时候,指着以为是韭菜也是有的。

果然,李琦又提前预告教学大纲:这是冬日无禾苗,春日还要回禀陛下,带公主去看农耕现场。

辩识过五谷后,更吸引姜乐的是案上一个半球形秤砣样的物体——这个妹妹,她曾经见过的!

秦权,从功能性上,可以理解为后世的秤砣,是重量的计量工具,这一权便是一斤(后世的250g)。

后世人用惯了统一的计量,有时候会忽略这件事的重要性。

有了标准,从此天下的计量就对齐了颗粒度,再不许出现,你的一斤我的一斤不一样而撕吧起来的情形。

故而,秦权的权,便是词汇【权力】的来源。

能够规定万物计量单位的,便是权力。

正如李琦此刻指着秦权上刻着的诏书道:“这是陛下去岁一统六国后新制的,随着秦吏布行于山东六国故地,从此天下法度量便只有一种。”

姜乐伸手去摸了摸:此物她在甘肃省博物馆里看过。只是那上头刻着的,不只有秦始皇的诏书,还有秦二世的诏书。

这样说,还是现在这个看着顺眼,而且青铜在未氧化前,还是闪亮亮的,跟金子颜色差不多。

李琦用权和衡给她称量了一斤各色五谷,让她心里有个概念。

除了‘权’这个重量标准,李琦还带了一个商鞅方升,这是容量标准。

在李琦给她拿商鞅方升倒水展示一升有多少的时候,姜乐不免又痛心的想起了她一秦升的可乐。

李琦又提起:今年陛下下旨令驰道一路往东延展,拆除六国旧日关隘,修挖新的护城河和水渠,以便粮食运输,也有利政令通达。

如此说着陛下统一四海后的种种壮举,李琦甚至不由激动起身拜服在地。

李琦讲的深入浅出,不止在旁监听的衷,连随侍的宫女寺人也都听住了,听得心意澎湃。

原来,她们只知陛下所为,但不知意义。

只是模糊地感受到,此后一切跟原来都大不相同了,诸般变化使得每个人的心都像是沸腾的一壶水,激烈澎湃却又咕嘟嘟没个定数。

对于秦人来说,一统六合又带来这一切变化的陛下,确实就是天!

于是在场宫人都跟着李琦拜下去。

等姜乐从思考中回过神来,就看到地上乌压压的发顶和冠(李琦有官位有爵位可戴高冠)。她也就从案后出来,从善如流伏在地上一起称颂皇帝。

这一趴,发现还挺舒服,比一直踞坐舒服。

于是感觉腿麻了或者腰累了,姜乐就等李琦说到陛下的成就(这很容易等到,李琦就仿佛粉丝细数正主实绩)时,就领先站起来:“陛下千秋万岁一统天下”然后在地下来个瑜伽下犬式,并持续五个呼吸。

李琦和在旁的寺人宫人也都跟上。

一个多时辰的课(老师惯性拖堂)上下来,李琦点头:诶,别说,还真比一直坐着或僵站着舒服,可见诚心拜服陛下是有好处的!

*

章台宫。

冬日黄昏来得早,偏殿内早早就点起了灯烛。

但真到了明暗交叠的黄昏时分,始皇帝还是暂且搁下手边奏疏,闭目休憩片刻——从去岁齐国归降一统河山以来,朝政愈加繁杂,身体还不觉得怎么样,但双眼却比从前容易疲倦的多。

太医令夏无且替他看诊,也拿不出什么有用的法子,陪着小心解释道:人的双目随年岁增长是会这般易疲倦,视近物或有晕眩不清。

始皇帝闻言沉默:他亲政时才二十多岁,如今又近二十载过去了。

疲惫感就像青铜器上的锈纹,不知什么时候细细密密的攀爬上来。

今日闭目休憩的始皇帝,只觉得这一空闲下来,倒少了什么似的,心里像是有羽毛在扫来扫去,手上也空空的。

是了,过去的几天,这个时辰,他都在结仙缘。

对一个皇帝来说,世上能引起他好奇心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但每一次结仙缘,都像一次短促的冒险,那一刻的心理忐忑,与身份地位无关,是公平的,是纯粹的,是每一个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期待和刺激。

后世科学研究表明:“不确定性奖励”对人类的行为有着超强塑造力。

大脑会不自觉沉迷于“可能获得的”的期待与快乐。相比起来,确定能获得的快乐就比较平淡了……

人类啊,有时候就是如此矛盾。

对始皇帝来说,倒没必要研究这么多心理学,只是他想要,他得到罢了。

正好,这第一日课程结束后,衷作为监课来回话。

他快速精准描述了下授课情景:没的说,公主又用功又孝顺,凡听闻陛下的功德纳头就拜!

在衷要告退时,始皇帝就让他带口谕回去,让姜乐过来,他这里管饭了。

衷老胳膊老腿紧赶慢赶,在姜乐刚坐到案前的时候,传了这道口谕。

姜乐高高兴兴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众人,准备去吃御宴。

秦人什么都讲究一个等级制度,她的晚膳按照规定,就是炖肉/烤肉、肉脯为主菜,调料也多是盐、豉、荠酱等。

对味蕾饱经轰炸的现代人来说,此时的饮食在调味上,实在是匮乏寡淡的,只能说有点盐味罢了。

始皇帝处有冬日难见到的鲜美鱼丸吃,一口一个,还不用吐刺——据说就是因为始皇帝被鱼刺扎到过,世上才有了鱼丸,姜乐准备有空去庖厨求证一下。

*

章台宫的案上暂时没有鱼丸,倒是有一匣子明珠。

这次始皇帝拿出来的不是珍珠,而是夜明珠,颜色粹浓荧绿。

姜乐看清后下意识后仰一下——虽然系统与她说过,这里的夜明珠大部分是天然萤石,在GBZ国家职业卫生照射源标准中,接触矿石属于天然辐射源工作,偶尔接触其放射性与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受到辐射量差不多。接触多了大概就约等于做了一次跨国飞机,也约等于做了一次胸片x光。

但姜乐心中想着:再少辐射也是有辐射,卖了也好。等以后说动陛下,把外头镶嵌的都取下来换了。

系统也给出了报价,跟昨日的珍珠一样价格,还不忘诚恳解释道:这些夜明珠很是可惜,你瞧珠子本体颜色还在,但发光度却已然暗淡,远不如屋里的灯亮,大概是开采了许多年的萤石了,不然价格可以翻倍。

始皇帝也是因此把这匣子夜明珠找出来的。

夜明珠也分许多种,有的白日放在太阳下吸光,夜里才亮;有的是自己就发亮,但慢慢就光源暗淡,晒太阳也无用。

始皇帝想着:都道夜明珠是天上来的珠子,不如就让它回去吧。

姜乐在系统鉴定完这匣明珠辐射量极低后,就凑近看了看,发现夜明珠一枚枚坐在银质底座上,匣子形制与秦不同,上面还有些她不认识的文字。

姜乐眼‘噌’一下亮的跟夜明珠似的:看来这珠子有来历啊。

——系统的功用早被她跟九野试验过了:拿宝物来兑换竹片,要比拿金子来合适,因宝物可以议价,而有来历、上面镂刻些文字的价值更高一点。九野就因为常用宝物来抽卡,才被系统称为【多宝将军】。

若始皇帝一直用金子,她们也会找个时间提起。

姜乐登时开动脑筋:不知这珠子有什么来历,能让她跟系统讲讲价……

于是,就在始皇帝把花环往姜乐脑袋上放时,就听女儿问道:“这装夜明珠的匣子都施金错彩。阿父,想来这是珍贵的宝贝。阿父以此敬神,心意所到神灵必有感知的。”

强烈暗示:把珠子说的不明觉厉一点,让神仙觉得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