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大灾之年还能糊口饭的地方大约就是在寺庙里,百姓在昏暗的日子里总能省下那么一丁半点的钱送去庙里,买不起一根香,求个顺遂的符也是好的。
很多人快饿死了,但只要头还枕着土地,就还抱有希望,总要求求这求求那,越是无可救药的人就越是能听到传闻——谁去哪个庙里求了之后就灵验了。
庙里因为无稽之谈的传言香火不断。
庙里的一个少年和尚名叫李威。他出生于李家村,村里的百姓有年岁长的常常说“李”姓血脉乃王族血脉,诸子先祖皆富贵荣耀。
李威出生时家中已经有了好几个男孩儿,父母实在供养不起这么多孩子饥饿的肚子,在他五岁时恳请寺庙里的主持收他做弟子,五岁的娃娃没什么力气进了庙里也不能帮忙做些挑水劈柴的活,纯是吃干饭的,若孩子无家可归倒可以考虑收了,但孩子父母尚在,庙里不愿意答应收了他。
过了两年母亲又生下了个妹妹,在小妹出生不到一个时辰里大出血与世长辞,小妹也因吃不到奶水面黄肌瘦,还不到半岁便饿死了。父亲无奈背着一筐自己烧的木炭再次带着瘦的如一把柴的李威去了庙里,主持看着父亲烧出来的宝贵的炭火劝道:“这匡碳你拿回去吧,冬日苦寒,你家可比我们庙里更缺这些东西,孩子我收下了,只是他在这里恐怕比在家里会更苦。”
父亲只听见了主持愿意收下李威喜不自胜,至于孩子以后的人生是在庙里正经念经做和尚还是名为做和尚实则做个干苦力的奴才,都不值得追究。李威七岁出家后父亲每年年关将至都会带来攒下来的干粮来看望他一次,又三年后父亲要隔两年才能看他,如今他已年满二十,却已经足足有三年没来看他了。
李威无从知晓父亲是忘了他,还是也随母亲在连年饥荒中饿死了。他倒也不恨当年父亲送他来庙里生活有多狠心。
当和尚的那些年,只有入寺大约三四年的时候需要负责洗衣做饭比较辛苦,等李威开始习字念经时偶然间被主持发现学东西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自那以后院里的粗活他就很少动手了,每日都能吃上一碗厚粥,还能时不时吃到酥脆的烧饼。主持常感叹他在过于年少时就出了家,若他生在富贵人家,命里估计有个仕途之运呢。
李威背诵经文时更是比早开蒙的师兄们要流畅百倍,主持要他解释一段经文的意思,即便他不肯定自己能解答正确,也能展开些联想,猜出个七七八八。他深知一个人能被称作博学,并非真得学上个十年八年,读书破万卷才行。大多数的书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拢共也就是那几个为善为仁为忠为孝的道理,人们也只能听懂这些道理……反复引出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也就是经文中的奥妙所在。
他想起故乡老人们常讲的祖先传说,认为自己也许并不是世世代代都穷苦潦倒,说不定自己也是王室的后代。论讲故事他要比村里的老人家好的多,条理清晰找不出破绽,寺庙里的孩子也总用崇拜的目光看他,当他是个英雄。
这种蛊惑人心的手段不是法术,这属李威与生俱来真正的天赋!
成长为一个青年之后谁都不甘心还待在庙里枯燥的念经学佛,李威也不能免俗,他请求主持让自己出去外面讲佛渡人,获得允许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破了戒,倒背如流的经文箴言早抛到脑后喂了狗。
李威爱用化缘得到的食物分出一点来做陷阱,一开始捕鱼抓鸟,尝到美味的腥膻之物后又想法设法找寻更大的猎物,他能连续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守候在蛇虫遍地的森林里,只为歹只野猪,对他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
庙里的和尚大多因为不吃荤腥面黄肌瘦,眉毛和睫毛都掉光了,李威由于吃的不错而面色红润,眉目深邃,脑袋上的发茬青黑茂密,其他和尚都是半个月剃头一次,而他短则三两天,多则七八天就要剃头,要不然就要和荒草似的长得茂盛极了。
一次在街上闲逛时李威见到几个钻火圈练气功的杂耍人,拿出自己猎到的动物肉干送给他们作为交换,希望他们能教教自己这些眼花缭乱的本事。那些人见到一个和尚拿出来肉干哈哈大笑,爽快的答应了。
李威的聪明不仅用来念经讲学,连功夫也学得快,学了两三天,自己又花时间练了两三个月,自那之后还真有一身等闲人不能轻易近身的功夫!
山上蛇多,李威在野味中最钟意蛇肉的鲜香滋味。他穿身轻薄的僧袍戴个斗笠进山抓蛇,穿梭在密林里有时会有些在枝丫上晒太阳的蛇掉在斗笠上,他每一次都能稳稳抓蛇的七寸。
先将蛇的头敲烂,蛇头切掉后他能在蛇头断开之处生猛地吸食新鲜蛇血,已死的蛇还缠在他手腕上呢。吸血之后就是扒皮,用随身携带的小锅煮蛇羹,无需多余调味,一点粗盐就能让羹汤鲜美无比。
蛇常在五月初交.配,那时最容易捕捉,李威也很爱看数十条蛇缠成球状,紧紧纠缠不断收紧那种异常坚硬又异常柔软的感觉让他心痒难耐。总会令他联想到女人,女人想必也有柔韧的触感,也会紧紧纠缠着另一个人。
没过多久他在化缘时看到一貌美妙龄女子便决定再不剃头,更不想回庙里做和尚。还俗之后他娶妻生子,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愚民之中脱颖而出,做了一个吃官家饭的驿卒,还生了四个孩子,日子也算和和美美。
......黑龙的毒气在地下一刻不停的扩散……
李威的孩子因黑龙毒水染上瘟疫死去,期间为给孩子治病,他倾家荡产,与乡里的同伴一同欠了难以偿还的债务,被抓进了牢狱,他曾经的驿卒同僚念及旧日情意帮他分担了一半的债,终将他从牢里救了出来。
他对那同僚道:“你对我恩中如山,我现在清贫潦倒,恐怕无以为报。你要有难事需要我帮忙,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做了!”
“李兄,世道变了。”同僚对自己慷慨拿出来救人的钱毫不在意,“我的妻儿也死了,了无牵挂,这钱我拿来救你是自愿,钱留在身上之后不会有什么用处。”
“粮食总要吃吧,钱你留着总有用处,买粮买布,怎么会没用?”
“回去看看老婆吧,李兄。”同僚忽然道,不再多说,心里只默念道:“你会替我拿回钱的!”
李威回到家里见到更让他晴天霹雳的一幕——妻子与别的男人正在床上。
他浑身冒火:“孩子尸骨未寒,我也没死,你竟敢光天白日里发骚!”
李威连厨房里的菜刀都没用,徒手打死了那对狗男女,夜里潜入关他的债主家中,一不做二不休将那丑恶之人的半个脑袋砸了个稀烂,卷走了债主床边放着的金银珠宝箱子。逃出来时,他那个同僚早在外面接应他,从袖口掏出一壶油和火折子趁着萧瑟的夜风放了把大火,那宅子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乱作一团,看得他痛快绝顶!
他身手矫健,派出来抓他的追兵根本抓不到他,同僚和他商量道:“去北方吧,我们有充足的钱能一路顺利到达北方边关,那里正缺人打仗,不会有人细查我们底细,待我们军功加身,照样能飞黄腾达!”
行军生活比李威当和尚的时候还要艰苦,北方的风沙疆场干燥的每日都肺部灼痛,他那身功夫和口才在军中做小旗官也没有比普通将士舒服高贵半点,长时间的操练却无荤腥的饮食让他瘦了一大圈,打磨自己军刀时,他在刀身上看见自己那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真觉着自己何苦受这罪,真比做囚犯还苦。
肃杀的气氛在军营中如此浓烈,装备彪悍铁骑的异族部队随时能踏破这脆弱的山河边界,在这里杀个片甲不留!
在这里继续留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在军队中不知第几个月拖欠军饷后,李威忍无可忍,鼓动起自己手下那几个兵再次做出他已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