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投入青云宗这潭湖水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与之相邻、同样讲究精密与推演的阵法堂。
阵法堂刘长老,最近有些坐立不安。
他并非古板迂腐之人,相反,在众长老中,他对林枫那些“离经叛道”之举,算是接受度较高的。毕竟阵法一道,本就蕴含天地至理与数算逻辑,与林枫鼓吹的“科学”、“数据”似乎有某种共通之处。林枫之前提出的《林枫算法(阵法优化基础篇)》,他也曾翻阅,虽觉新奇,却并未完全重视,只当作一种有趣的思路补充。
可丹房的事,让他彻底无法淡定了。
那个曾经和他一样,对自身领域充满骄傲、甚至有些固执的赵老头,居然真的低头了!不仅低头,还靠着那套“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让濒死的丹房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赚得盆满钵满!
刘长老亲自去丹房“参观学习”过。当他看到那些低阶弟子像摆弄玩具一样,在流水线上稳定产出品质极高的丹药时,当他看到赵长老那张虽然复杂却难掩喜色的老脸时,当他听到那惊人的成丹率和效率数据时……他内心的震动,无以复加。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机遇感,同时攫住了他。
阵法堂,看似超然,实则也面临着瓶颈。高阶阵法晦涩难懂,对天赋要求极高,弟子晋升缓慢;基础阵法虽然普及,但布置效率低下,威力与能耗比不佳。更重要的是,宗门资源有限,丹房的崛起,势必会挤占其他堂口的资源份额。若阵法堂再不求新求变,恐怕……
他不能再等林枫“惠顾”了。谁知道那小子下一个目标会是器堂还是御兽园?他必须主动出击!
于是,这一日,刘长老整理好衣冠,调整好心态(努力压下那点属于长老的矜持),来到了云隐峰。
与赵长老的深夜偷偷摸摸不同,刘长老选择在光天化日之下,堂堂正正地拜访。
“林大师兄,老夫刘清源,特来拜访。”刘长老站在洞府外,声音平和,姿态放得颇低。
洞府门开,林枫迎出,脸上依旧是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刘长老大驾光临,快请进。”
分宾主落座,奉上灵茶。刘长老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说明了来意,只是语气比赵长老当初要委婉和“学术”得多。
“林大师兄,”刘长老斟酌着词句,“老夫近日观摩丹房气象,深感大师兄‘科学管理’之妙,确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联想到我阵法堂,虽与丹道不同,然其核心亦在于推演、逻辑与结构优化。大师兄此前所著的《林枫算法》,老夫拜读后,亦觉深受启发,其中诸多思想,与我阵法之道,似有暗合之处。”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林枫的神色,继续道:“只是,算法精妙,理论高深,老夫与堂内弟子,囿于传统思维,恐难窥其堂奥,更不知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阵法优化之中。故而今日冒昧前来,是想请大师兄……能否拨冗,也给我们阵法堂……指导一二?”
说完这番话,刘长老心中也有些忐忑。他不知道林枫会提出什么条件,会不会也像对丹房那样,要来一场“技术入股”?
林枫听着刘长老这番既保持了风度又明确表达了诉求的话,心中了然。他放下茶杯,笑容温和:
“刘长老过谦了。阵法之道,博大精深,蕴含天地至理,我那些浅见,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些取巧的尝试罢了。”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感兴趣的光芒:“不过,长老既然提起,我倒确实对如何将算法思想应用于阵法优化,有些不太成熟的构想。若长老不嫌我班门弄斧,我们倒是可以一起探讨探讨。”
他没有提条件,没有摆架子,反而摆出了合作研究的姿态。
这让刘长老暗暗松了口气,同时也不禁对林枫更高看了一眼。此子,不仅手段惊人,这为人处世,也远比同龄人老辣。
“大师兄请讲,老夫洗耳恭听!”刘长老坐直了身体,神情专注,如同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
林枫知道,阵法堂的“算法革命”,即将正式拉开序幕。而这位主动上门的刘长老,将会成为他在阵法堂最好的“合伙人”与“推广者”。
林枫没有直接抛出高深的理论,而是邀请刘长老移步至洞府内专设的“演算沙盘”前。这沙盘并非寻常沙土,而是由灵光凝聚,可随心变幻,模拟各种阵图结构。
“刘长老,我们不妨以一个具体的阵法为例。”林枫说着,手指轻点沙盘,灵光流转间,一座结构繁复、灵络交织的立体阵图浮现出来——正是阵法堂常用的 “九宫迷魂阵” 的基础构型。此阵有九九八十一个核心节点,灵力回路迂回曲折,启动慢,维持起来灵力消耗也大。
“以此阵为例,”林枫指着沙盘上的阵图,“传统的优化思路,多是依靠经验,微调某个节点的灵力输出,或者强化某条回路的稳定性,属于‘局部修补’。”
刘长老点头,这确实是他们常用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
“但现在,我们换一个思路。”林枫眼神锐利起来,“我们暂时忘掉‘阵法’这个充满玄学色彩的词,把它看作一个纯粹的 ‘连通性网络模型’。”
他在沙盘旁边拉出一面灵光幕布,开始快速书写、绘图。
“首先,建模。”林枫边写边说,“我们将八十一个节点视为网络中的顶点,将节点间的灵力连接通道视为边。每一条‘边’都有其‘权重’,这个权重可以代表灵力传输的损耗率、延迟时间,或者布设时需要投入的资源成本。”
幕布上出现了由八十一个点和无数连线构成的复杂网络图,每条线上都标注了模拟的权重数值。
刘长老看得目不转睛,他虽然不完全懂“顶点”、“边”这些词,但林枫将阵法抽象成点和线的关系,这种视角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们的优化目标是什么?”林枫自问自答,“是在保证阵法核心功能(困敌、惑心)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总体的灵力消耗和启动延迟。换句话说,就是寻找一个 ‘最短路径’ 和 ‘最小生成树’ 的混合优化问题。”
他切换到沙盘操作,开始演示:
“看这里,节点A7到C3,再到E8这条路径,”林枫演示出三条迂回的连接,“它们实现的最终效果,是否可以用节点A7直接连接到E8来近似替代?我们计算一下直接连接与迂回连接在灵力损耗和功能实现度上的差值……”
他调用“枫灵财算系统”的辅助计算模块,沙盘上灵光快速闪烁,几个呼吸后得出数据:“看,直接连接,损耗降低四成二,核心惑心功能强度仅下降不足百分之五!这是一个明显的优化点!”
刘长老瞳孔微缩!
“再看这一片区域,”林枫手指划过大片密集连接的节点群,“这么多冗余连接,就像人身上多余的脂肪,消耗能量却用处不大。我们可以运用‘贪婪算法’的思想,在不影响主体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的前提下,优先剔除那些权重最高(即损耗最大或成本最高)、但对整体连通性贡献最小的边。”
沙盘上,随着林枫的指令,一条条灵力回路被模拟“切断”,整个阵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爽”起来。原本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的灵络,逐渐显露出清晰的主干和分支。
“同时,对于关键路径,”林枫继续道,“我们可以运用 ‘动态规划’ 的思路,预计算并存储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优次级路径,一旦主路径受损,阵法能自动、快速地切换到备用路径,提升容错率和韧性。”
整个优化过程,林枫没有依赖任何玄妙的“阵感”或经验,完全是基于对网络结构的分析和一系列清晰的、可重复的计算步骤。
片刻之后,沙盘上的“九宫迷魂阵”已经焕然一新。节点数量未变,但连接线减少了近三分之一,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简洁、高效。
林枫启动模拟运行。
优化前的原版阵法,灵光缓缓亮起,如同老牛拉车,数息之后才完全激活,运行时光芒闪烁,明显有灵力波动不均、局部过载的现象。
而优化后的新阵法,灵光几乎是瞬间点亮!启动速度提升了一倍有余!运行时光芒稳定均匀,如同呼吸般流畅自然,再无之前的滞涩感。模拟数据显示,在维持相同困敌强度下,新阵法的灵力消耗比原版降低了四成!
刘长老死死盯着沙盘上那稳定运行、效能惊人的新阵图,嘴巴微微张开,整个人如同被定身法定住一般。
他数百年的阵法修为、积累的无数经验,在这一刻,被这冰冷、精确、却又充满力量的“算法优化”彻底颠覆了。这无关天赋,无关感悟。这是规则的力量。是计算的胜利。
沙盘之上,新旧两版“九宫迷魂阵”的模拟运行数据,如同最严厉的考官,给出了冰冷而无可辩驳的评判。
林枫指着旁边灵光幕布上实时显示的各项参数,开始了他的“性能分析报告”:
“刘长老,请看这里。”他的手指点在“启动时间”一栏,“优化前:三点七息。优化后:一点五息。启动速度提升百分之一百四十七。”
他的手指移动到“灵力消耗(标准单位/时辰)”一栏,“优化前:一百五十单位。优化后:九十单位。能耗降低百分之四十。”
最后,他指向“核心功能强度(惑心指数)”一栏,“优化前:八十五。优化后:八十二。功能强度仅下降百分之三点五,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甚至可以通过微调关键节点进行补偿。”
林枫放下手,看向依旧处于震撼中的刘长老,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刘长老,在商业和工程领域,我们通常用一个核心指标来衡量一项技术或产品的优劣——‘性价比’,或者更专业一点,叫 ‘投入产出比’。”
他顿了顿,刻意放慢了语速,让每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刘长老的心上:
“而现在,对于阵法,我想引入一个全新的概念——‘威力与能耗比’,简称 ‘威耗比’。”
“它衡量的是,在单位灵力消耗下,阵法所能提供的实际威力或效果强度。”
林枫指着新旧阵法的数据,总结道:
“显而易见,经过算法优化后的新阵法,其‘威耗比’远远超过了传统版本。这意味着,用更少的灵力,我们能实现几乎相同的战术目标!或者,在消耗相同灵力的情况下,我们能布置出威力更强、覆盖范围更广的阵法!”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刘长老:“长老,您想想,这意味着什么?”
刘长老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他干瘦的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宗门大比、在外出历练、在守护山门时,他的弟子们可以更快地布下有效的阵法,占据先机!
意味着在灵力匮乏的秘境、在持久的守御战中,他的阵法可以支撑更久,消耗更少的灵石储备!
意味着同样一笔布阵预算,现在可以覆盖更多的区域,或者布置出更强大的阵法!
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这是战略层面的竞争优势!
以往,阵法堂评价一个阵法,多是从其“玄妙程度”、“威力大小”、“结构精巧”来考量,何曾如此赤裸裸地、量化地去计算过它每消耗一单位灵力能换来多少威力?
林枫提出的这个“威耗比”,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笼罩在阵法之上的那层“玄学”面纱,直指其作为“工具”和“武器”最核心、最实用的价值!
“威……威耗比……”刘长老喃喃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浑浊的双眼却越来越亮,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林枫,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和迫切:
“大师兄!这‘威耗比’……这算法优化……可能应用于其他阵法?比如‘两仪微尘阵’?比如‘北斗七星剑阵’?”
林枫微微一笑,知道刘长老已经彻底上钩了。
“当然可以。”他肯定地回答,“算法是通用的思想工具。不同的阵法,只是不同的‘网络模型’和‘优化目标’。只要我们能将其准确建模,就能找到提升其‘威耗比’的优化路径。”
他拍了拍沙盘,语气充满了诱惑:“长老,想想看,当阵法堂出品的每一个阵法,都比其他宗门的同类型阵法启动更快、耗能更少、效果更强时,我们青云宗阵法堂的名声,将会达到何等高度?这将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啊!”
刘长老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幅场景,激动得胡须都在抖动,他紧紧抓住林枫的胳膊:
“大师兄!教老夫!请您一定要将这算法优化之道,倾囊相授!阵法堂上下,必唯大师兄马首是瞻!”
林枫看着眼前这位彻底被“科学”折服的长老,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阵法堂这片新的“试验田”,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播种、施肥,等待收获的季节了。而“威耗比”这个概念,必将随着阵法堂的革新,响彻整个青云宗,乃至更广阔的修仙界。
眼见刘长老的态度从最初的试探请教,转变为如今的彻底信服与热切渴求,林枫知道,火候已到。是时候将那些分散的、应用于具体实例的优化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方法论了。
他没有藏私,转身从洞府内嵌的玉架上,取下一枚早已准备多时、灵光氤氲的玉简。这玉简与他之前给出的任何玉简都不同,其表面流转的符文更加复杂、有序,隐隐构成一个不断演算、推演的立体几何图形。
“刘长老,”林枫将玉简郑重地递到刘长老手中,神色肃然,“此乃我近日整理编撰的 《林枫算法(阵法优化实战篇)》 。它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秘典,而是一套将复杂阵法问题,拆解为可计算、可优化步骤的工具集与方法论。”
刘长老双手微颤地接过玉简,如同捧着什么绝世瑰宝。他神识迫不及待地沉入其中。
玉简之内,并非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如同林枫方才演示那般,充满了清晰的逻辑推演、结构化的定义和大量的图例分析。
开篇明义:“夫阵法者,天地规则之显化,亦为灵络节点之联结。优化之道,在于明晰其‘图’,计算其‘径’,权衡其‘耗’,此算法之所由生也。”
紧接着,便是核心概念的阐述:
“数据结构”:将阵法中的节点、灵络、灵力属性、功能模块等,定义为不同的“数据单元”,并阐明其相互关系。
“贪心选择”:于每一步抉择中,皆取当前看来最优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