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离婚成功但分手失败[重生] 荣荣柳

15. 15 导师的反应

小说:

离婚成功但分手失败[重生]

作者:

荣荣柳

分类:

现代言情

会议室里,许瑷达点开电脑,首先播放的,是一段实验视频,是上周他们提前返校完成的信号控制测试。

视频中,梁思宇做出握拳、松手、屈腕、伸腕的动作意图,不发生真实动作时,新算法可以实时驱动义肢动作。虽然仍有延迟,但整体已具备实时性。

她看向两位导师,语气平稳:“这是我们在非侵入式条件下完成的意图识别实验。目前算法基于MU驱动,采集肌群表面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响应。”

接下来,她简要介绍实验流程,再进入算法部分。

她语言流利、思路清晰,展示了如何进行噪声控制、信号修正、时空特征提取,并在最后一页展示了新算法与基线算法的性能对比。

她的导师,拜伦·哈特教授(ByronHart)听得连连点头。

他在伯克利时就做过非侵入式方向的研究,Ada这套处理思路,尤其是在特征建模上做得很优雅清晰,让他非常满意。

戴维·布鲁克教授(DavidBrooks),认知神经科学家、神经外科医生,梁思宇的导师,则保持着他一贯的沉静。

他修长的手指扣着签字笔,轻轻一顿:“电极漂移具体怎么处理的?”

许瑷达答道:“我们讨论过,基于目前数据,在预处理层面加了通道标准化机制,每12分钟重标一次肌群响应区间。”

布鲁克挑眉,正想继续问,她又接上一句:“增大样本量后,会对时间窗口选择和位置重标的稳健性进行检验。”

非常严谨,真不像个二年级的博士生。布鲁克也承认,Ada会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Ned为她倾倒,也很正常。

他接连又问了几个数据标注、信号干扰的具体问题。

Ned也加入回答,显然,他最近读了不少外周神经系统的论文,对这部分有自己的思考总结,不是随便照搬。

哈特教授最后问了点算法问题,Ada对答如流,还调出一页新的幻灯片,介绍未来她准备尝试的三个优化方向。

两位导师对视一眼,已经有了结论。布鲁克教授点点头,哈特教授当场宣布,他愿意支持这个新项目。

两个学生表示感谢,都浮起笑容。他们的项目再不是自己的小打小闹,而是正式开启了。

不过,布鲁克看向自己的学生:“这个项目发表时,Ned,你觉得,谁应该是第一作者?”

梁思宇一愣,很快回答:“是Ada,她贡献了核心的算法改进,最初想法也是她提出的。”

许瑷达补充道:“第二阶段的论文,我们可以共同一作。”

从算法贡献来说,她当仁不让。但Ned做了实验设计、信号解读,而且能提供数据收集的资源。

综合起来,他如果希望共同一作,在学术界也算很常见的要求——只是他一贯矜持,不愿把家庭资源加入考虑。

“商量下再说吧。”梁思宇微微皱眉。

明明她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作者,给他共同一作,是照顾他作为男朋友的面子吗?

布鲁克一笑:“你们自己讨论就好。”

如果Ada愿意给Ned共同一作,他当然也不会反对。

但很快,他收敛笑意,语气转为严肃。

“Ned,你很清醒,我就直说了。我希望你清楚自己的核心路径。你走的是MD/PhD项目,未来目标是神经外科。”

“Tense项目四月份要开始灵长类动物的电极介入实验,手术前半程,我想让你来担任第一助手。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在训练中的表现。”

梁思宇骤然抬头,眼睛发亮。

恒河猴的电极介入手术,在解剖结构和操作流程上,非常接近人类开颅手术,是神经外科最宝贵的实操机会之一。

由于流程复杂,耗时基本要6-8小时,布鲁克教授向来只让博士后或者少数出色的高年级学生担任一助。

如今竟然破例让他参与,即便只是前半程,也足够他全力以赴了。

布鲁克暗自点头,Ned还知道到底什么对他更重要。

他语气平静有力:“我希望你明白,Tense项目才是你优先级列表的第一位。表层肌电项目,你是协作者。”

“当然,我会安排好时间,不会让您失望。”梁思宇目光专注,语气认真。

他必须尽快练习手术操作,恢复手感,不能像假期那么随意了。

布鲁克教授深深看他一眼,他就怕Ned冲昏头脑,谈个恋爱,为了女朋友,把精力都放到不该放的地方去。

他非常看好这个学生,天赋出众,双手操作稳定性极高,像是为神经外科而生。更难得的是,他的刻苦与投入也从不落人之后。

“那就这样。下周起,每周二、周五来医学院的模拟室,进行术前操作培训。周五我们一对一训练。”

布鲁克教授收起笔记本,冲好友哈特教授点点头,走出会议室。

哈特教授笑着看向这对搭档,他从来不担心Ada对科研的热情和专注,这个研究方向虽然小众,但她考虑的很全面。

“Ned,戴维是个非常开放的老师,不过,侵入式也是他多年的心血。这两条路径并不冲突,你如果能平衡兼顾,当然很好。”

他当然得安慰下Ned,免得他对表层肌电项目灰心。

“我明白。”梁思宇点头。

布鲁克教授今天的话,对于职业生涯初期的博士生而言,并不是故意打压,而是金玉良言。他需要先扎稳脚跟,把手术技能和研究主线都夯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放弃其他方向。等他进入博后阶段或者做项目负责人时,跨界探索、交叉合作会越来越重要。

Ada的表层肌电项目,他会一直保持合理参与,不单是因为私人情谊,而是他认同她的专业判断,这方向具有长期价值。

“我记得,你家是做康复中心的?”哈特教授最关心的,还是数据收集问题。

“只是个小型机构。”梁思宇坦率承认。虽然大部分同学并不知道,但在导师们那里,这并不是秘密。

哈特教授笑问:“那么,我们可以在实验场所方面多合作?”

“当然。”他毫不犹豫地保证。

“你们是绝佳的搭档,需要什么帮助,随时联系我。”

他拍拍Ned的肩膀,又对Ada微笑一下,也离开了。

会议室只剩下他们两个,梁思宇回头看向Ada:“我马上递交IRB(伦理申请)。”

涉及人体实验,当然是他来写申请报告。

IRB最好分拆两阶段进行申请,先申请普通参与者,可以快速审批。第二期再申请肢体障碍的参与者,这部分流程相对复杂,审核也麻烦,可能需要一两个月。

她点点头,收拾电脑,顺口提起:“论文署名,就按今天说的来,算法会议投稿,我一作,等加入肢体残障人群的数据,投期刊的话,我们共同一作。”

他抓住她的肩膀:“Ada,我不需要你的照顾,我不喜欢这样。”

她叹口气:“Ned,我也不喜欢你的退让。你做了实验设计和信号解读,数据收集时我们还需要你家的康复医院。”

“你也知道获取肢体障碍的志愿者有多难。换了其他人,很可能要求共同一作的。”

他皱眉:“可纯论学术贡献……”

“这圈子是纯论学术贡献吗?数据不是贡献吗?经费支持不是贡献吗?要真是那样,我们干嘛还要在致谢里感谢基金会?”

这人怎么老爱较真,她瞪他一眼,看他还有什么反驳的理由。

他不自在地别开眼。和其他人合作,他也没这么敏感,会为自己争取。

但和女朋友,因为家庭资源得到额外回报,莫名地,他觉得有点不舒服。

她又补上一句:“别啰嗦了,你再这样,布鲁克教授真要觉得我是个坏女人了。”

她也是今生提前两年推进这个项目,才发现布鲁克教授和她印象中也大有不同。

上辈子,她是2017年开始的这项研究,当时Tense项目面临重大瓶颈,布鲁克教授自己也谋求新的技术路径,对她的探索更开放、更支持。

但现在,他看她的眼神,更多是审慎掂量,好像生怕她把Ned的魂都勾走了。

他不由一笑:“不至于吧?布鲁克教授也只是担心……”

担心他头脑发热,但他好像,确实有点这个倾向,起码冬假这一个多月,他完全没有想Tense的事情。

他一半精力在这个表层肌电项目上,一半精力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