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霍!
只这三个字的信息量就足够了。
李天明之前就曾想过想要解决专利的问题肯定要通过境外的代理人。
只是没料到这么一件小事居然将红顶商人都给搬出来了。
“你还听说过香江霍家?”
“我就知道霍元甲!”
李天明可不敢承认他这个年纪再加上相应的履历跟香江霍家八竿子都打不着。
王作先也没深究在他看来李天明不知道霍家实属正常。
“还有一件事上海的华生已经做出了和你们一样的电风扇。”
听到这个消息李天明并不觉得惊讶以华生的技术实力做不出来才值得奇怪呢。
而且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才仿制出来已经算是慢的了。
至于会不会形成竞争李天明根本就不担心。
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以国内目前的生产能力睡莲的市场空间根本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哪怕是改开以后在90年代之前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至于以后?
李家台子要么放弃电风扇市场转型做别的要么推出迭代产品继续引领潮流。
长江以南不好说在华北地区李天明有信心带着睡莲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王主任电风扇的相应专利最好咱们也一起申请了。”
呃?
王作先一愣笑道:“你不担心华生会抢了你们的营生还在关心专利问题?”
“华生不做牡丹也会做被自家人占了便宜总好过被外国人占便宜好吧!”
对此李天明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肯将新型的电风扇拿出来就不怕国内同行仿制。
如今这个全国一盘棋的大环境之下有些事根本阻止不了。
与其在这方面浪费心思倒不如大方一点儿。
只要别被外国人摘了桃子就好。
“要是所有人都像你这么想就好了。”
上面开会讨论专利问题的会议纪要王作先了解过。
有些人居然大言不惭的说这是全人类的财富应该毫无保留的贡献出来。
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午饭是在**食堂吃的
堂堂**提供的也只是一荤一素主食是二合面的馒头外带棒子面粥。
这个年代即便是身居高位绝大多
数人依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不像后来……
唉……
吃过饭李天明告辞离开。
时间还早便想着顺路去看看大莲可还没到棉纺厂就先遇上了。
“你们这是……”
今年8月份开始从海城发往永河县的公交车又加了一辆始发站正在棉纺厂附近的长河大桥。
离得老远李天明便看到李莲和孙长宁站在路边等车一起的还有一对老夫妇。
“哥!”
看到李天明大莲立刻迎了过来。
孙长宁跟在后面。
“哥!”
李天明点点头目光落在了他们身后的那对老夫妇身上。
“这是……我爸妈!”
之前孙长宁和大莲一起回李家台子当时李学工就要求了孙长宁的父母来一趟双方家长见面把两人的婚事定下。
得知是孙长宁的父母李天明连忙把拖拉机停在了路边。
“叔婶儿!”
孙父孙母都是农民第一次出远门而且还是为了儿子的婚事颠簸了一路早就是又累又饿。
听未来儿媳妇管面前的年轻人叫“哥”连忙起身。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舅爷的地位都不是一般的高。
外嫁的姑娘要是在婆家受了委屈舅爷上门砸了婆家的锅都没人敢挑理。
“长宁叔和婶儿这是刚下火车啊?”
火车站就在附近。
“刚接上正准备回村呢。”
“糊涂!”
李天明皱眉道。
见李天明冷了脸孙长宁立刻紧张起来。
这位大舅哥可是最不好惹的比未来老丈人、丈母娘还吓人。
“等着!”
李天明说完就走了没一会儿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包点心。
“没瞧出来你爸妈都饿着呢!”
老两口子刚才见李天明发火还不知道是咋回事看着递到面前的点心连忙推辞。
“不用不用我们不饿不饿!”
孙父说话带着很浓的南方口音。
“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叔您老就别客气了!”
说着把点心塞到了孙父的手里。
要不是时间不赶趟说什么也得请老两口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再出发。
“上车!”
拖拉机虽然没有公交车快
过日子就是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
扶着孙父孙母上了车,李天明把拖拉机打着火。
“走了!”
一路回到李家台子,正好赶上电风扇厂下班。
“大莲,你咋……”
天生的话还没等说完,就看到了坐在车斗上的老夫妻。
“这是……”
“长宁的爸妈!”
天生闻言,连忙打招呼,又让张秀芝赶紧回去送信。
亲家第一次登门,家里不能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得着消息的李学工和石淑玲,赶紧忙活起来,会亲家这顿饭可不能马虎了。
打发天洪去苇海抓鱼,又让二兰子去找宋晓雨要了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