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乐心中焦急,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收回视线,还是继续装作看风景。
好在这时,武三思竟然走到武皇跟前,自告奋勇。
“陛下,这个所谓的光宗真是胆大包天,臣愿请命亲自将那个逆贼抓出来,交由陛下处死!”
听见天幕所言后,原本已经被打击得很是心灰意冷的武三思又支棱了起来。
如果姑母因政变之事震怒,打算改变主意,继续武周的国祚,他是不是就又有机会了?
哪怕他自己不能武皇满意,他也可以试着推他的儿子嘛。
这天幕提到第二位女帝,实在不行他也可以试试推自己的女儿。
只要皇位能到他武家手上,总比现在给李显那个废物点头哈腰要好得多。
而如今还有比抓出那位“光宗”更能在武皇面前表现自己的方式吗?这天幕想来很快就会曝光出那人的身份,自己到时候第一个动手抓了那人便是。
武皇思绪被打断,只觉得心情更加烦躁。
武三思这个蠢货应当是是又觉得自己有机会了。
她虽然生气被李家人赶下台,但也不会改变主意将皇位传给武家。
武承嗣都还有点羞耻之心,知道忧愤至死,这人怎么还是那么的没皮没脸?
若不是留着他还有点用,真想把他如同他父亲那般流放边疆,眼不见为净。
而且就他那个本事真能找出来是谁?顶天了等天幕爆出那人身份后然后去抓人罢了。
这谁不能干?
武皇本就心情不算好,自然不想跟武三思多说,直接不耐烦道,“这些事等天幕结束后再说吧。”
不过经历了这番打岔,武皇也不再自己去思考那“光宗”可能会是谁,而是又认真看起了天幕。
她有预感这“光宗”的身份,天幕不会让她等太久。
*
拥唐派的朝臣们心情也很是复杂。
政变他们倒是没那么在意,他们大唐开国至今还少吗?自然是债多了不愁。
只是天下虽然重归李唐了,但又附带了他们不愿见到的女帝。
经历过武皇他们自然不敢再看不起女人的能力,只是女帝登基可以想见得朝政又会经历一番混乱,就怕又像武皇登基之初时杀了个人头滚滚。
当然现在操心这些还有些早,他们眼下最担心的还是武皇的反应。
他们好不容易用纲常伦理说服了武皇还政李唐,这“政变”一出该不会又让武皇生出心思要继续武周的国祚吧?
天幕还完全没有提到如今的太子李显,不知究竟是他没什么能耐没有存在感,还是根本没登上皇位?
一时间,一部分臣子又将目光投向了李显。
而被众人望着的李显此时却一脸平静。
他在房州的十几年多读了那么多的书,又被女儿和妻子耳提面令,再怎么资质愚钝也明白在武皇手下明哲保身的道理。
武皇权力欲旺盛,他想要保命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表现出任何一点跟她争夺权力的想法。
对比起历史上的有为君主,李显已经明白自己不是当好皇帝的料,也知道之前他被武皇废掉,是因为他人菜还瘾大,竟然登基两个月完全没根基之时便想跟武皇夺权。
只可惜不争的话他们一家都会成为别人案板上的肉,不然他还真不想回来神都继续深陷这权力的漩涡。
如今听到天幕所说他很可能没能登上帝位,他心中也没太大的波动。
如果那“光宗”能放过他们家,让他们过上平静日子,他都可以主动从太子之位退出。
但如果他不愿放过他们一家,他也只能殊死一搏了。
相较于李显的平静,相王李旦身旁的李隆基则是颇受打击。
李隆基虽才14岁,只是个少年,但因着这些年来在宫中见到的权力斗争,母亲突然间有一天便被武皇赐死,幼小的他就已经明白权力的重要性。
三叔李显被召回洛阳后,虽然父亲失去了皇嗣的地位,但他们一家终于被放松了看管,他也能走出宫门结交官吏。
而这并未消散半分他心中对权力的渴望,而他也相信以自己的能力终有一日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带领大唐走向辉煌。
而现在天幕却告诉他,未来这大唐竟又会被女子把持!
李隆基如今虽知晓藏拙好减轻武皇的忌惮,但内心却是自傲的,觉得放眼武家、李家之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所以他竟是输给了一个女子吗?
李隆基不由得握紧双拳,他绝对不认命!哪怕这天幕所言真是天意,他也要翻了天!
旋即他望向天幕在心中暗自祈祷,最好赶紧爆出那“光宗”的身份,武皇直接处死她,那岂不是快哉?
……
所有人都盼着天幕尽快爆出“光宗”的身份,但天幕却是转了话题。
【在具体讲述政变经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我们现代人应该很难理解武皇会纠结立儿子还是侄子,在我们的观点中自己的家产肯定要传给自己的儿子女儿的,这才是我们血脉的延续。】
【但在宗法制盛行的古代,“姓”可比血缘重要,只有男性才能传承姓氏。所以无数家庭宁愿去过继一个旁支的儿子甚至是没有血缘的男孩作为继承人,也不愿将家产传给女儿。女儿一旦出嫁那就成了别家之人,而不再是自家人。】
【武皇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其实是在宗族父权制的基础上行使母权掌管江山。所以相较于杨坚等权臣篡位,武皇的篡位更加不容易也容易。】
【如果武皇是男性权臣,且不论她有没有机会掌握大权,她要是篡位的话那可真就是改朝换代了,到时候拥护李唐的大臣肯定会跟她殊死一搏。】
【但她身为皇帝母亲想要掌权就不一样了,且不论之前已经有无数的掌权太后,哪怕她想登上皇位,不少心系李唐的大臣只觉得老太太就是想玩上一玩,等她百年之后皇位还是会传回她的儿子,也就是李家人手上。】
【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大家可真别以为他们全都是李唐忠臣,诚然部分臣子是真的感怀大唐三代帝王,但部分人本质还是因为利益关系。毕竟他们其实是李唐的高官,祖先是和太宗陛下一起打的天下,若真被武家取而代之了,他们的利益还能得到保障吗?武三思等人可是跟高祖、太宗毫无关系啊!】
朝臣们脸色越来越差,特别是出身门阀世家的朝臣们更是气得红了脸。
虽然天幕没有点名,但面对这天降异象他们本就心虚。
一开始也就罢了,等着老太太玩够后还政于李家算得上是拥李一派的共识。
然而天幕将部分人一直不敢宣之于口的隐秘内心说出来后,他们便彻底绷不住了。
他们想张口辩白几句,又发现此时还是武皇当政,要真说出自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