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寒门科举奋斗日常 栗银

39. 039

小说:

寒门科举奋斗日常

作者:

栗银

分类:

古典言情

半个时辰后,牛车抵达青阳书院。

书院外人山人海,车马如流,皆是前来参加入院考核的考生。

牛车停在距离书院一段距离的商铺门前,肤色黝黑的阿叔收紧缰绳:“前面进不去了,你们走过去吧。”

待三人下车,阿叔咧开一口白牙:“你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定能一举考入书院。”

那马车只差一点就撞上来了,若是被撞上,不死也得断个胳膊腿。

偏生关键时刻有人从天而降,制服了疯马。

劫后余生,必有大福。

谢峥笑眼弯弯:“借您吉言。”

牛车原路返回,谢峥攥紧书袋的肩带,仰头看家长:“阿爹阿娘,我先进去啦,大约一两个时辰才能结束,你们可以在这附近逛逛,逛累了就去茶摊坐一坐。”

“去吧。”谢义年伸手捏谢峥脑袋上的发包,被沈仪没好气地拍开,一脸讪讪地将手背到身后,“我跟你阿娘打算去看看摊位。”

谢峥满脸控诉:“阿爹你把我头发弄乱了,待会儿还怎么见人?我也是要形象的!”

沈仪瞪了谢义年一眼,为谢峥理一理圆润的发包,笑道:“好了,现在满满的头发别致又妥帖,定是考场内最好看的那个。”

谢峥嘿嘿笑,忽而上前一步,抱了抱谢义年,软声道:“不过我永远也不会跟阿爹生气的。”

疯马冲向她的那一刻,谢义年毫不犹豫地将她护在怀里,试图以宽厚的脊背抵挡疯马的袭击。

仅凭这一点,谢峥便认定他父亲的身份。

只要她还活着,还有一口气在,定会护他们周全。

谢峥真情流露,谢义年颇有些手足无措,僵了好一会儿,才轻拍她瘦削的肩头,憋出一句:“阿爹也是。”

谢峥后退一步,挥了挥手,转身涌入人群。

谢义年目送谢峥远去,抬手用力搓两下脸:“今日可真是意外频出,搞得我这颗心七上八下的。”

沈仪深有同感,又是破船又是疯马,她这会儿仍心有余悸,后怕不已:“赶明儿一家三口都去庙里拜一拜,去去晦气,顺便捐点香油钱,求佛祖保佑我们全家都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谢义年点头如捣蒜:“是该去拜一拜,不过今个儿还是先把摊位定下来,顺便去看看推车定制得如何了......”

夫妻二人边走边说,往摊位那边去,另一边,谢峥来到大门左侧的报道处。

报道处的墙上贴着红纸,分别写有启蒙、童生、秀才、举人。

红纸下设有长案,每张长案后坐着十名教谕,四十条长龙歪歪扭扭排开,人声鼎沸,喧哗热闹。

谢峥自觉排到启蒙班报名处,在太阳底下苦等一炷香时间,总算来到长案前,向教谕出示号牌,并报上个人信息。

“谢峥,八岁,南直隶凤阳府青阳县福乐村。”

不知是不是谢峥的错觉,她此言一出,一道灼灼视线落在身上,几乎将她后脑勺烫出一个洞。

谢峥动动脚趾,忍住回头一探究竟的冲动。

教谕根据号牌上的“一百六十八”,核对谢峥所言与报名册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再细看谢峥的相貌,排除替考可能。

确认无误后,教谕归还号牌:“进。”

谢峥指尖交叠,毕恭毕敬作了个揖,径直走向朱红大门。

大门两侧立着身披青蓝道袍的青年,那是举人班的学生。

他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提醒:“从此处直走,尽头左拐,诸位可瞧见立有‘致远’石碑的小楼,那便是考场。”

“进入考场后不得喧哗,尽快找到自己的座位,静待考核开始。”

谢峥循着指引,来到一栋碧瓦朱甍的小楼前。

这便是青阳书院专为学生考核而设的场所——致远楼。

谢峥高中时也有个致远楼,是政府斥巨资建成。

只是建成未满半年,便在恐怖分子的袭击下轰然倒塌,化作一堆废墟。

青阳书院的考核十分严格,哪怕一次寻常的入院考核,考生也要接受搜身检查。

有人觉得这样是多此一举,排队时抱怨连连,但在谢峥看来,可以让她更快适应科举考试的流程。

在女扮男装光环的加持下,谢峥顺利通过搜身检查,进入致远楼,登上第四层,隶属于启蒙班的考场,找到相应座位。

坐定后取出文房四宝,铺纸研墨,静待开考。

半个时辰一晃而过,考生陆续入场。

启蒙班总考官立于高台,连敲三下铜锣,扬声道:“一千八百名考生已到齐,考核开始!”

一千八百名考生,仅录取一百人。

录取率百分之五,难度直逼中高考。

不愧是你,进士书院!

锣声毕,考官分发考卷。

正如余成耀所言,启蒙班的考核仅有两大题。

第一道,默写题。

共计五十道,出前半句,答后半句,反之亦然。

谢峥粗略扫过,发现这些题不仅有摘自百三千的,竟还有六道出自《论语》。

出题人实在鸡贼,料定绝大多数考生只盯着百三千备考,直接用六道论语题筛除一批考生。

幸好谢峥前段时间和陈端比赛背诵《论语》,将二十篇全部背了下来,这会儿几乎是一眼扫过,便能得出答案。

谢峥先将答案写在草纸上,一道道核对下来,确认无误后才誊写到考卷上。

接下来是第二道,对联题。

共计二十道,难度不一,有浅显亦有深奥。

托余成耀开小灶和系统商城出品的对联题册的福,谢峥对对子的能力从一开始的狗尾续貂、佛头着粪、狗屁不通,到如今已经应对如流,甚至还能得到余夫子的一两句夸赞。

问:如何从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杀入前十?

谢峥衡量自身能力,以及竞争者的实力,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从字眼入手,深挖出彩之处,从细节打动考官。

依旧先打草稿,而后逐字逐句地推敲润色。

确认改无可改,才一笔一划誊写到考卷上。

写到一半,手指实在酸痛得厉害,手腕颤巍巍,毛笔都有些握不住。

谢峥看了眼沙漏,时间才过三分之二,索性停下,小歇片刻。

正按摩手指,身后传来一阵细微骚动。

“山长。”

“堂长。”

“教授。”

考官声音极轻,难掩恭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