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暴走的小乌龟

第十三章 画舫救急:以“俗”破雅

小说: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作者:

暴走的小乌龟

分类:

现代言情


林闲踏上画舫,拱手笑道:“在下途径此地,闻得此处有雅集,心向往之,特来叨扰。”
赵公子等人见来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衣着朴素,一口外地乡音,顿生轻蔑。
赵公子“唰”地展开折扇,讥诮道:“老人家,此处是吟风弄月之地,非是乡间社学,还是去别处逛吧,莫要搅了诸位雅兴。”
林闲浑不在意,呵呵一笑:“诗文本是雅事,何分地域年纪?方才听闻要以这秦淮夜色为题赋诗,老夫虽才疏学浅,却也一时技痒,想献丑一番,权当为诸位才俊助兴,如何?”
“助兴?”赵公子身旁一个绿袍公子哥儿嗤笑,“怕是来败兴的吧!赵兄,何必与他多言?”
赵公子却眼珠一转,生出戏弄之心。
他摆手制止同伴,假惺惺道:“诶,既然老人家有如此雅兴,我等岂能拒人千里之外?方才刘贤弟偶得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意境幽远,老先生既然要助兴,不若以此续接,也好让我等见识见识乡野……呃,民间高才?”他刻意将“乡野”二字拖长,引得同伴一阵低笑。
众目睽睽之下,压力给到林闲。
那蒙面知府(李大人)也暗自皱眉,替这突然出现的老者担忧。
却见林闲不慌不忙走到船边,眯眼看了看河面,又瞅了瞅岸边。
他忽然指着一条吃水颇深、缓缓驶过的货船,以及岸边一个亮着灯笼、热气腾腾的馄饨挑子,一拍大腿,朗声道:
“什么烟笼月笼咱不懂,咱就看这河面船压浪。
官船货船连夜走,不如岸上卖馄饨!”
静!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
“噗——哈哈哈!”
画舫上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哄堂大笑!
赵公子等人笑得前仰后合捶胸顿足,眼泪都飙出来了:“卖……卖馄饨?哈哈哈!这老儿,莫非是饿昏了头来的?”
“妙啊!真是妙句!俗不可耐,俗得天崩地裂!哈哈哈!”
连那苏元都忍俊不禁,以袖掩面,香肩微颤。
蒙面知府李大人先是愕然,随即苦笑摇头,心道这老者果然是个不通文墨的,这下可真是自取其辱了。
然而,
林闲面对嘲讽,面不改色。
反而等他们笑够了,才慢悠悠地问道:“诸位公子觉得可笑?”
赵公子一边擦眼泪一边道:“岂止可笑?简直是荒谬!我等吟咏的是风月雅趣,你却扯到什么货船、馄饨?俗!太俗了!”
“俗?”林闲挑眉,忽然指着赵公子身上华丽的锦袍,“敢问公子,您这身绫罗绸缎,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那织布的仙女连夜给您赶制的?”
赵公子一愣:“自然是……是城中锦绣坊所出。”
“哦,锦绣坊的丝绸是凭空变出来的,还是需要农人植桑养蚕,工人缫丝织布,商人转运贩卖?”
林闲又指向画舫上的美酒佳肴。
“这杯中之酒,盘中珍馐,是风吹来的,还是需要农人耕种,厨子烹调?”
他步步紧逼,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若无那河上官船运来漕粮赋税,无那货船流通南北货物,无那岸上‘卖馄饨’的、撑船的、种地的、织布的万千百姓辛苦劳作,诸位公子,你们哪来的绫罗上身?哪来的美酒入喉?又何来这画舫安稳,在此‘风雅’?”
一番话,如同连珠炮,问得赵公子等人张口结舌,面红耳赤。
林闲这才转向众人,语气沉静而有力:“老夫之诗,虽无‘烟月’之形,却道尽了这秦淮繁华之根基!皮之不存,**将焉附?尔等只知欣赏皮**之‘雅’,却不知敬畏、感恩生长皮**的血肉筋骨之‘俗’,岂非本末倒置,忘恩负义耶?”
满船寂然!先前嘲笑的人,此刻如同被掐住脖子的鸭子,满脸臊得通红。苏元美眸异彩连连,看向林闲的目光充满了惊奇与敬佩。蒙面知府李大人更是浑身剧震,看向林闲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同情、愕然,变成了无比的震惊和欣赏!此老见识,超凡脱俗!
第一回合,林闲胜!
以“俗”破“雅”,完败赵公子。
赵公子恼羞成怒,强辩道:“哼,巧言令色!就算你说得有理,诗词毕竟是艺术,需讲究意境辞藻!你这打油诗,难登大雅之堂!有本事,再作一首像样的!”
“像样的?”林闲呵呵一笑,“那老夫就以这画舫为题,再作一首。”他环视画舫雕梁画栋,歌姬翩翩,忽然吟道:
“木头雕成神仙殿,绸缎裹着白骨精。
吹拉弹唱闹半夜,不如回家睡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