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越重生之满哥儿 神佑小白狐

62.巡视“八仙楼”

小说:

穿越重生之满哥儿

作者:

神佑小白狐

分类:

古典言情

春耕的忙碌,随着最后一批种子入土,悄然落下帷幕。清河村仿若一幅徐徐铺展的丰收画卷,处处涌动着生机。嫩绿的幼苗,从湿润泥土中探出脑袋,在微风里轻轻摇曳。

林小满与沈青山并肩立于田埂之上,望着眼前生机盎然的农田,满心皆是欣慰。“青山哥,今年春耕顺顺利利就完成了,多亏大伙齐心协力,还有这水坝帮了大忙。”

沈青山点头应道:“有了水坝跟水车,大家的灌溉都容易了很多。”

二人沿着田埂缓缓而行,边走边仔细查看农田状况。林小满那上百亩荒地,经近一年施肥,又经此次春耕精心打理,已初见成效。原本贫瘠的土地如今变得肥沃,嫩绿幼苗整齐排列,尽显顽强生命力。

“青山哥,你瞧这荒地,经咱们这么一番操持,变化可大了吧?我琢磨着,要不了多久,这儿定能变成丰收的好地方。”林小满兴奋地指着荒地说道。

沈青山微笑回应:“没错,小满。你这眼光,还有下的这番功夫,都没白费。这片地往后必定能给咱们带来丰厚回报。”

巡视完农田,二人径直朝着腊肠作坊走去。刚踏入作坊,浓郁醇厚的肉香便扑鼻而来。作坊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在精心挑选猪肉,有的专注于灌肠工序。

林小满走到一位正在搅拌肉馅的工人身旁,关切问道:“张大哥,最近作坊的活儿还顺利吧?”

张大哥抬起头,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说道:“林东家,一切都顺顺当当的。今年春耕结束得早,咱们这原料供应也更稳定了,产量都提高了不少呢。”

从腊肠作坊出来,几步之遥便是果酱作坊。一推开门,果香四溢,令人陶醉。大缸里装满了新鲜水果,工人们正将水果洗净、去皮、用柴火熬煮,随后制成一罐罐色泽诱人的果酱。

林小满拿起一罐果酱,仔细端详,询问负责人:“李婶,咱们这果酱最近销路咋样?”李婶连忙走上前,笑着说:“满哥儿呐,你琢磨出来的这几种新口味果酱可受欢迎了,订单越来越多,都快忙不过来了。”

林小满满意地点点头,与沈青山交流着如何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隔壁王铁柱家的粉条作坊同样热闹非凡。几个伙计正在把洗净的番薯磨成粉,王家人在里间制作粉条,一盆盆粉条整齐摆放着。

王铁柱正在一旁检查粉条质量,见林小满和沈青山来了,热情迎上去:“满哥儿,青山,你们咋来了!”

林小满笑着回应:“铁柱哥,来看看你家粉条作坊。最近订单多不?”

王铁柱挠挠头,咧嘴笑道:“多亏了大伙帮忙宣传,订单挺多的。就是这春耕刚完,村里人手紧,我正发愁能不能按时交货呢。”

沈青山思索片刻,说道:“铁柱哥,你可以先从别的村子雇些短工来帮忙,先把这一批订单赶出来。”

王铁柱眼睛一亮,连忙称好。

离开粉条作坊后,林小满和沈青山乘坐马车前往镇上巡视林记砂锅店。马车缓缓前行,两旁景色如诗如画。到了镇上,林记砂锅店内热闹依旧。

林小满与店主王叔交谈许久,了解菜品销售情况,还针对顾客反馈,和厨师们探讨新菜品的研发方向。

林小满接过信件,只见信封上的火漆印着安河世子府独有的徽记,纹路精致。他拆开封印,展开信纸,沈青山也凑近一同观看。

信中,安河世子先是对春耕顺利完成表示祝贺,随后提及各地 “八仙楼”虽生意尚好,但仍有可提升之处。他邀请林小满和沈青山前往其他县,巡察各处“八仙楼”,为酒楼发展出谋划策。

林小满和沈青山看完信,相视一眼。

林小满率先开口:“青山哥,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现在春耕刚好结束了,咱们也有大把时间,说起来,我还没去过别的县呢,咱们能去见识各处‘八仙楼’的经营状况,说不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沈青山点头赞同:“没错,小满。世子殿下既然相邀,是对咱们的信任,咱们定不能辜负这番心意。”

“没错,青山哥,那我们收拾收拾,明日就出发。”

“好。”

第二日一大早,林小满和沈青山带着小山小树,跟着安河世子派来的管家一同踏上征程。

小山小树兴奋不已,一路上叽叽喳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小满少爷,青山少爷,咱们这次要去好多地方呀,肯定能见到好多好玩的东西!”

小山睁着大眼睛说道。小树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说不定还能吃到好多好吃的。”

林小满笑笑:“那你们可得好好学。”

这一去便是两个月,他们辗转多个县城。每到一处 “八仙楼”,都受到热情接待。在“八仙楼”里,林小满和沈青山仔细观察每个细节,从菜品制作到服务流程,从店内装修到顾客反馈,都一一记录下来。

在某县城的“八仙楼”厨房,沈青山提出:“李管家,这厨房卫生和食材新鲜度都做得挺好,不过我觉着在菜品创新上还能再下下功夫。”

李管家点头称是,看向林小满:“林公子,你咋看?”

林小满思索片刻,说道:“我觉着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推出些有地方特色的菜品。比如,咱们到的这个县城靠海,能多开发些海鲜菜品,既能突出地方特色,又能合顾客口味。”

李管家听后,眼睛一亮:“林公子这建议好,我马上让厨师们琢磨琢磨。”

他们还与各地的顾客交流,顾客们对“八仙楼”菜品和服务评价颇高,但也提出了不少建议,像希望增加些适合老人小孩的清淡菜品、上菜速度能加快些等。

林小满和沈青山认真倾听,把顾客意见都记录下来。

“李管家,顾客意见就是咱们改进方向。得按顾客需求,不断优化菜品和服务,‘八仙楼’才能越办越好。我们可以每个季度把销售量最差的摊子换成别的小吃,以符合当地人的口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