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虐文女主要登基 勤更的小梨

79. 变故(修)

小说:

虐文女主要登基

作者:

勤更的小梨

分类:

穿越架空

众人循声望去,见到一个脸色苍白、十分瘦弱的举子走了出来。

萧柠认出,他竟是老熟人夏以清。

萧柠叫道:“夏以清?”

夏以清道:“大公主,是我……刚才的事,我也看到了。但我站在人群外面,被疏散了。我关心此事进展,没有走远,见其他人都不愿作证,我就过来了。”

萧柠有些感激地说道:“多谢你……你是不是看到,那个举子是自己自尽的?”

“对,我看见了全过程。当时,那个举子离您很远,他的死怎么也怪不到您身上。”

“很好,实话实说,见义勇为,才是读书人的本分。若是胆小怕事,又怎么能有大出息?”

见萧柠这样说,其他证人有些惭愧。再加上有夏以清当出头鸟,其他人也纷纷改口,说愿意作证。

见证人有了,京兆府尹命人把尸体收起来,带上所有证人,跟萧柠一起进宫。

萧柠是公主,而且人不是她杀的,自然要以礼相待,所以萧柠仍是坐着马车回去,幕篱也不必摘。

萧柠把夏以清叫过来,问道:“夏以清,刚才怎么没见你报名?”

“说来惭愧,六月份的院试,小人没有考中秀才,还得接着考,所以不能参加这次乡试了。小人今日只是路过考场,远远地望一眼,没想到就看见了举子自尽的现场。”

“原来如此。我记得你家境贫寒,你父母还允许你多次考秀才吗?”

“一开始不太同意,但我苦苦哀求,说自己考中了童生,将来迟早能考中秀才,再让我试试,他们也就勉强同意了。”

“那你还有钱读书吗?”

“有,跟我一起考中童生的朋友,给我凑了点钱,让我安心备考。”

“那就好。上次我让你吃葵花酥,导致你过敏,后来身体没问题了吧?”

“没有,小人的过敏只持续几个时辰,后来就好了。而且公主也派大夫给我医治了,没有任何问题。”

“那件事,我需要向你道歉。”

“公主说哪里话,您也是为了查清葵花酥的真相,小人心中没有怨言。”

“多谢你不计较。”

夏以清非常惶恐,道:“您是公主,何需向小人道歉?”

“道不道歉,跟身份无关,这是我的老师教给我的。”

夏以清十分谦让,低着头退开。

萧柠本想给他一点银两,但现在夏以清的身份是证人,如果萧柠给他钱,难免有贿赂人证之嫌。因此,萧柠就没有给,只是默默记下这件事。

等自己的嫌疑洗清之后,再暗中关照夏以清不迟。

冬香悄悄对萧柠说道:“公主,之前咱们还怀疑夏以清在考场上害您腹泻,没想到他是好人。”

“嗯,发现他是好人,我也就放心了。他当时肚子饿,但又对葵花酥过敏,所以才拿走其他糕点,留了葵花酥给我,这是巧合而已。真正害我的,应该是义父家的厨娘杜四娘子。”

“那个杜四娘子找到了吗?”

“还没有。竟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

“这也真是怪了。”

“是啊,还是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御书房。

皇帝正在跟大臣们议事,刚才已经听了小太监的密报,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

因此,他直接让相关人等都进去,本来在议事的大臣们也不必离开。

京兆府尹把事情经过说了,并说道:“皇上,微臣所言,这些百姓均可作证。”

证人们纷纷说道:“大公主是无辜的,我们亲眼见到那个举子是自己自尽的。”

“没错,当时大公主离他有很远的距离。”

“是他一时冲动,不关大公主的事。”

皇帝问萧柠:“是这样吗?”

萧柠冷静回答:“是的。当时儿臣只是去考场报名,没有惹是生非,也没有得罪任何人。但有一群举子反对我参加乡试,我就跟他们争辩了几句。谁知,有一名举子气性大,似乎见不得儿臣参加考试,竟举刀自尽,实在令人骇然。”

翰林学士李青松道:“皇上,那个举子虽然是自尽,但也反映出公主下场科考之事不得人心。别人虽然不会这么激烈地反对,但心中难免有微词。以臣之见,不如禁止公主科考,以安民心。”

萧柠皱眉看了李青松一眼,想反驳他,又怕自己言辞激烈,有损名声。

因此,萧柠只是恭顺地看向皇帝:“父皇,儿臣真的很想参加科考,今天的事是无妄之灾,还请父皇为儿臣做主。”

皇帝看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觉得呢?”

众大臣众说纷纭:

“皇上,今日之事着实可怕,想必大公主受到了惊吓,还是暂停考试,休养身体为好啊。”

“公主参加科考,本就物议沸然。今日有这么多举子反对,甚至有人为此自尽。依臣看,皇上需要考虑民意啊。”

“这是什么道理?因为一个举子自尽,公主就不能考试?那皇上推行任何新政,如果有人为此自尽,新政就不推行了吗?”

“这怎么能混为一谈?公主科考只是小事,跟国家大事怎么能一样?”

“依我看,这公主参加科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至于反对成这样吗?”

“大公主非要科考,恐怕其心中所图,不止功名而已,请皇上三思啊……”

众臣意见不一,皇帝一时也难下定论。

萧柠忽然说道:“臣璧言:严刑峻法,黎庶所畏,然此未可以治天下也。刑余之人既多,则国人衰弱,国力渐微,民心含怨,不可不慎也……”

萧柠一口气背了一大段话,有个大臣惊讶地说道:“这……这是臣几年前呈给皇上的奏折,大公主如何会背?”

萧柠道:“每年父皇都会命人整理出一些文采、道理俱佳的奏折,编成合集,放入文渊阁,大臣都可以借阅。我有文渊阁的钥匙,经常进去看书,见到自己欣赏的文章,就会背诵。何大人的这篇奏折,劝诫皇上取消严刑峻法,让百姓可以安心做事,我也深以为然。”

这个官员有些错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