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九月有衣

第51章

小说:

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作者:

九月有衣

分类:

古典言情

陈平很快就发现了秦二的真面目。

科举制牵涉之深之广,令曾经立志要“宰天下”的陈平都心底犯怵。

秦二打算把这么棘手的事情直接交给他?

不是?

才刚见面,这合适吗?

他都没当过官吏,怎么去主持官试改革?

“民诚惶恐,民长于贫困之家,见识不足,实在难以当此大任!”

嬴云曼不急不慢地回答:“先生有大才。此前市井问政时我便就知道,此事非先生不可功成。”

这不是她在病急乱投医。

天幕上的科举制出现在刘邦降秦之前,此时她手底下的顶级谋臣唯有麻袋套过来的陈平。

不是他还能是谁?

侧上方是矜贵的太子,上首是不怒自威的始皇帝。

升斗小民陈平终于知道后世人为何那般评价秦二!

“张良已至城外,他比民更适合主持科举制!”

陈平毫不犹豫就卖了张良。

要问他怎么知道张良在咸阳外——他每次与人借阅简牍时,都会在闲聊时打听还有没有别人借阅此书,找出张良所在并不困难。

嬴云曼心下一动。

好消息啊。

张良居然一声不吭到咸阳附近了?

嬴政冷哼一声。

他知道那张良为何不来拜见,也知道这陈平为何在今日才自荐。

“先生何故自谦?张良不敢自荐,自是不比先生之能,还望先生莫再推辞了。”

嬴云曼可太懂戴高帽了。

张良来有给张良的事,一个都别想跑。

“擢陈平为尚书令,治科举事。”

嬴政看陈平不顺眼,在他还没想出推辞的话术前就直接任命。

章邯请辞,原本的尚书令可擢升少府。

陈平有苦难言。

他有想过会被重用,却没想到会被如此重用。

一步登天本该是大喜之事,但科举制会让他如商君一般成为众矢之的!

但事到如今,陈平也只能称唯领命。

受领商君之事,所幸他效忠的君王不是秦惠文王。

张良所在处距离咸阳有一段距离,待他来到华夏书阁前自荐,已经是三日之后。

“白露,快看!来了个比陈平还好看的男人!”

华夏书阁九宫有八宫在外设置收书点,但昭阳宫外是接待贤才的地方。

在太子府修建完成之前,昭阳宫只能暂替

太子府之能。

若始皇帝陛下……这太子府可能无法完成修建。

除了天幕透露的名字会直接引荐给太子外其他人文士先学简体字再论才华武将送去燎原军征兵处。

不在名单上又过不了征选的壮士那就只能请回了。

白露循着蒹葭所指看去亦是眼睛一亮。

此人貌若好女身形玉立正是公主喜欢的类型!

陈平虽然也不错但太高大了她不觉得公主会喜欢。

果然陈平见过公主后被陛下擢为尚书令之后就深居简出不知忙些什么。

公主待他还不如待韩信。

韩信是未来的帝夫公主每日午后都会去燎原军看望他却不去见就在昭阳宫西苑的陈平。

——宫女们不会擅自询问贤才家况她们不知道陈平已有家室。

“我们去问问他是谁若在地榜之上我们就带他去见公主!”

私下时蒹葭还是习惯喊公主。

反正公主也不介意。

白露觉得不妥公主不见在榜却不在天幕之人目的是展示一视同仁的态度。

怎能因男子有好容貌就破例呢?

想是这么想的人是已经被蒹葭拽着往外跑的。

“我是蒹葭请问先生尊姓大名?籍贯何处?”

蒹葭如今声名在外她亲自接待自荐者往往会令人受宠若惊。

张良为人谦逊只要对方不是他认定的敌人:

“颍川张良。”

白露差点惊呼出声!

蒹葭眼睛越来越亮:“原来是先生太子已等候你多时了!请随我来!”

从不怯场是蒹葭的一大优点。

目送东家被宫女亲自迎入昭阳宫护送他的壮士这才转身

燎原军只征五千人!

几日后就要前往上郡!

得知张良将入咸阳嬴云曼就在给他找活干。

陈平现在焦头烂额地补官吏相关的知识祖龙只给了他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半个月拿出一份可行的方案。

嬴云曼暗自庆幸她这锅甩出去得及时。

如果说看到陈平嬴云曼还得询问学识确定对方身份蒹葭白露领着张良入殿时她就完全不必多问。

这身高这柔美的长相这才是谋臣该有的外形。

长得是真好看啊。

“先生请坐。”

嬴云曼留下了蒹葭让白露回去看

顾宫外的自荐点。

和陈平不同,张良从一开始就对秦二极为提防。

作为“受害者”,他应该有这个意识。

“我本该现在就带你去觐见陛下,但我与陛下起了争执,他今日不想见我。”

这是大实话。

正跟她要交给张良去办的事有关。

张良本以为秦二会如对陈平般先考校学识,却不想她突然说这种话。

难道是想试探他对暴君的态度?

可秦二没给他思虑的时间,就让蒹葭将三册竹简送至张良案前。

“先生可知晓简体字?”

陈平都能通过天幕学会,没道理张良不会。

“只识天幕之字。”

张良打开第一册,却见这是一份简单的隶书与简体字的对照。

都是常用字。

一目十行之下,不消片刻张良就已经记住全部的文字,并暗自惊叹秦二简化文字自成一体。

难以想象这是她四岁时所作。

嬴云曼等他展开第二册竹简,才解释此前为何与祖龙起争执:

“我欲对大秦官职及职务进行改革,以配合将来的科举制,此事便有劳先生了。”

其实表达亲密的办法是叫字,但嬴云曼记性不好,记住名已经很努力了,再去记字,万一叫错就会很尴尬。

倒不如一视同仁,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以“先生”相称。

第二册竹简是如今大秦的官职总览,以小篆写就。

张良很清楚大秦现行的官制,又展开第三册。

而第三册是秦二以简体字指出各项弊端,并在其后提出她的要求:

中央集权、军政分离、立法司法执法分离、人事权与管理权分离、异地为官、三公九卿改制、绩效考核……

张良额上沁出些许冷汗。

这……

“蒹葭,一会带先生去早已备好的院子,无论先生有何需求皆可尽量满足,若有拿不准的就来问我。”

吩咐完蒹葭,嬴云曼就下逐客令,完全不给张良反驳的时间:

“我这里还有许多政事需要处理,就不多留先生,负责科举制的陈平就在你隔壁院落,你们可以互通有无,请先生十二日内给我一个章程。”

“对了,明日一早,还请先生与我同去章台宫觐见陛下。”

蒹葭会意,即刻送张良去西苑。

没有倒履相迎竭诚相待,见面就是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嬴云曼不觉得这是怠慢。

这分明是信任加重视!

反正张良也不可能是图她态度好才来自荐——

天幕都把她黑成什么样了?

敢来,就是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

张良和陈平都不可能在半个月内交出完美的答卷?

那就轮到她来挑刺。

她是太子,负责提出问题。

臣下负责解决问题。

解决得不好,她就站在几千年后的视角予以批评,陈平和张良还得赞叹她眼光长远。

就算改革真出什么纰漏,那也是臣子的错,臣子去善后,她负责向祖龙为他们说情。

张良自幼才智过人,这还是第一次感到毫无头绪。

但秦二交给他的第一件事都无法完成,他又怎配被后世称为谋圣?

何况张良看得出秦二提出的大部分要求背后,都是想制止官吏贪赃枉法欺虐黔首。

他决定先去拜访陈平,既然官制是配合科举制,就得先了解科举制。

然后他就见到了三天没怎么合眼,眼下已有乌青的陈平。

“……

相顾无言许久,陈平请张良入内。

好消息是,他俩并非唯二被秦二委以重任的人。

华夏书阁内还有一位名叫张苍的年轻人,正在焦头烂额地思考如何编纂一套不容易做假账的财务系统。

翌日,张良随太子觐见始皇帝。

对于这个曾经试图刺杀他的“谋圣,始皇帝看到他的憔悴就心情舒畅许多。

昨日秦二提出的官制改革几乎要改变整个朝堂——他倒想看看,张良能给出一份怎样的章程。

张良获封御史中丞,同陈平一样,十数日内无需入朝会。

七日后,嬴云曼亲自送韩信出咸阳三十里。

毕竟是她以后聚少离多的未来帝夫,她当然要给他留下最好的印象,以获取更多的忠心。

“不久后我就会改革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