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释奴籍归贱之前,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奴籍和贱籍的区别。】
【大秦初期大致将户籍分为宗室籍、宦籍、普通民籍三种,没有奴籍(奴隶被编入主人户籍)。】
【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与罪犯,他们被视为主人的财产,没有自由也没有任何权利,主人可以在获得官府的批准后将奴隶杀死,奴隶的后代还是奴隶。】
【始皇帝时期也没有“贱籍”这种说法,但无名有实:商人、开客店者、赘婿、后父等。】
【这些人不允许单独立户、被限制土地使用权、部分职业不许从事、会被优先拉去服徭役等,但和奴籍不同,他们都不是世袭,也不会被随意剥夺生命。】
【秦二将这部分人全归入贱籍。】
【所谓奴籍归贱,就是秦二将奴隶生的孩子列入贱籍。】
【和贱籍小学毕业就归入民籍的政策结合,可以理解为:】
【奴隶生的孩子不再是奴隶。】
大秦的奴隶们不能随意哭笑。
哪怕眼泪已经蓄满眼眶,如果正在侍奉主人,就得咬着牙不让眼泪落下来。
他们要好好活着。
活到秦二继位的时候,活到看自己的孩子成为秦民、成为华夏儿女的那天。
圣皇治下,就连奴隶也不会被遗忘。
………
市籍变贱籍。
听着变得更难听了,但商人都不是傻子。
“贱籍小学毕业就归入民籍”。
难听就难听,他们也能获取民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小学毕业,易还是难?
但就算是难,也好过没机会成为民籍!
市籍者,不仅本人在谪戍之列,他们的儿子和孙子都在其中。
虽说不是世袭,那也是影响三代。
哪里比得上民籍?
………
“奴隶的孩子不再是奴隶,谁还会让他们有孩子?”
大秦打下一片新的疆域时,嬴政就会将许多奴隶免为庶人迁去新的领地。
他不认为秦二施恩奴隶有错,只是单纯地看出问题所在。
嬴云曼当然知道这一点:
“奴隶也可以不再是奴隶。”
这话的隐患就更多了。
但是嬴政清楚秦二必然解决了这些隐患,才会有后世人对她征战西南蛮的赞同。
………
家中买了奴隶的普通秦人就有些不
太理解这项政策了。
按照秦法,奴隶的孩子还是他们的奴隶。
所以在奴隶服侍得好的情况下他们会允许奴隶有孩子。
如果秦二执意推动这种法令为了赋税徭役的免除他们愿意遵从但绝对不会乐见奴隶生孩子。
而蓄养奴隶更多的是贵族、官僚和豪富。
利益被触动之时这些人就对秦二生出恨意:
免四赋对于他们而言算不上大事徭役也可以让奴隶替代。秦二给黔首的恩惠他们享受不到反而要为此付出代价。
【当然这个制度是有隐患的:主人怎么会让奴隶去生下不是他奴隶的孩子?】
【于是就有了奴隶赎买制。秦历18年秦二还颁布了一条法令:】
【从颁布之日开始奴隶为奴十载后官府会向主人家以当前奴隶市场价格赎买奴隶让这名奴隶获得贱籍。】
【而主人可以拿这笔钱去市场上购买更年轻的奴隶。】
【换句话说不止奴隶生的孩子不再是奴隶奴隶为奴十载后也不再是奴隶。】
纵多智如陈平都被这项法令给绕晕了。
秦二的目的什么?
官府花钱赎买奴隶为贱籍让主人去买更年轻的奴隶?
这种做法固然能让奴隶归心但这笔支出将何其庞大!
陈平只略微计算阳武县有多少奴隶再粗算大秦有多少郡县就被这笔耗费惊得目瞪口呆。
秦二哪来这么多钱?
不对市场上哪来那么多的奴隶?
秦历28年一次奴隶赎买就清空了大秦18年之前的所有奴隶!
要填补空缺就只能通过犯人和俘虏……
俘虏?
陈平只觉毛骨悚然。
他终于知道秦二为什么要征伐那么多国家了。
………
以年老的奴隶换取更年轻的奴隶?
无数小奴隶主为之心动。
唯一的问题是服侍多年的奴隶贴心新奴隶需要重新调教。
但对于小奴隶主而言奴隶最大的作用是和他们一起干农活年轻力壮比贴心重要得多。
但对那些大奴隶主而言
每隔十年换一批他们还怎么培养奴隶的忠心?
所谓利动人心想除掉秦二的大奴隶主越来越多。
只不过想是一回事敢不敢动手就是另一回事。
一旦走漏消息
那至少是夷三族。
………
不在主人视线的奴隶们跪地痛哭。
他们早就绝望的人生里,即将迎来真正的新生。
【奴籍归贱和华夏论有什么关系呢?我没看懂。】
【这就又得绕回秦二对西南蛮的不义之战了。】
【和始皇帝三征百越不同,秦二对西南蛮的作战是跟匈奴学的。】
【主打一个掳掠。】
【啊???】
李信眼前一黑。
他打西南蛮的方式是学匈奴?
不义之战,原来是如此“不义”?
见他脸色难看,立即有同僚亲切地表示可以替他受过。
“不必!”
义不义是那帮腐儒在意的东西,他一个将军管什么义?
兵家管义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始皇帝打下百越后,当地的越民被当成秦民对待。】
【但秦二只要俘虏。】
【奴籍归贱主要是给这些俘虏用的——】
【听话,才能当秦民。】
【听话标准:“言华夏语、书华夏文、承华夏史、尊华夏正统”。】
【先前发言的西南蛮后人,你们祖先学习能力肯定不错。】
【毕竟学不会秦言秦字的俘虏都不配流入奴隶市场,也不会有后代。】
【百越后人感激政哥的三征百越,不然落秦二手里那真不一定能有我。】
赵佗喜出望外!
天幕上出现了百越的后人!
秦二对西南蛮的凶残,反衬出陛下的仁慈。
百越人在赵佗的治理下,正在逐渐被秦人同化,但才短短几年,同化程度算不上高。
先前天幕说秦二会免除四赋徭役时,许多越人认为这是好事的同时,也觉得秦二软弱。
作为正统的“蛮夷”,自然是畏威而不怀德。
现在秦二的作为,反而让他们感到敬畏。
这不是软弱的君王!
百越后人的发言,更是让他们对始皇帝多出一分感激。
能当秦人,当然好过当俘虏。
………
儒家内部再起分歧。
征西南蛮之战到底是不是不义之战?
“以夏变夷,怎能算是不义之战!”
“伐无罪,征其民为奴,自然是不义!”
“奴籍归贱!令永世为奴的西南蛮化为秦民,此为大义!”
这场争论最终会以“义”取胜。
儒家并非完全反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