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因为他我不得善终 有厌

6. 六安茶

小说:

因为他我不得善终

作者:

有厌

分类:

现代言情

06

我和贺舟的关系就像天气变化,很快从萧瑟变为刺骨。

再有联系是在这一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见杨阿姨。

当时我和老孟在外面吃炙子烤肉,快吃完时老孟接到租户的电话,说厨房漏水需要维修。

房子是爷爷家的老房子,管道本就老旧,隔三差五出点小状况。老孟热心肠,前前后后换过不少租户,难伺候的,好说话的,有事一招呼,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过去,或者联系维修师傅去查看情况。

所以老孟表示现在过去一趟的时候,我并没有当回事。

房子是平房,在胡同里,七拐八绕的,我小时候没少跟在爷爷身后巡街,所以对这里很是亲切。

一踏足这里,觉得连空气中的味道和风声都是小时候的样子,那些无忧无虑且纯粹的记忆在脑海中纷至沓来。

经过胡同口的水果店时,老孟进去搬了一箱番石榴和几个红柚。

我帮忙分担了两个红柚,一脸狐疑地听老孟解释:“挺不容易的一家人,孤儿寡母的在北京生活,空着手不像样。”

临进院门时,老孟又煞有其事地交代了句:“记着,就说是咱家里多的吃不了,别说是特意买的。”

我哦了声,没什么耐心地咕哝着,嫌他啰嗦。

打配合这种事情,我驾轻就熟了好吧。

今天这一片的民居好几家自来水管发生了爆裂,所以维修师傅供不应求,一时间叫不到师傅,老孟便去邻居家借了工具,挽了袖子自己上。

“真是麻烦你了。”杨韵衣着素净,耳垂手腕没有佩戴首饰,很是节俭,却又能把一头长发打理得乌黑柔顺,家里收拾得整洁利落,不难看出是个认真生活的人。

可能是身形和气质像,我瞧见她,总忍不住想到大徐。徐妙琴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没机会打扮,常常是这般素雅的模样。

老孟在厨房里检查问题管道,杨阿姨便站在门口陪着,我端着待客的水杯,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听他们一来一回地搭话。

都是些家常话,客套、礼貌。但我太了解老孟了,明显感觉到他今天笑容格外多,反常的积极。

有了这个大胆的猜测,我从老孟在烤肉店接到电话开始回忆,发现这一路上处处都是马脚。

上个月老孟有件新买的夹克破了道口子,我问起时,他说估计是帮租户搬沙发时,不小心刮破的。这个租户大概就是杨韵了。

再比如……

没等我想到其他的细节佐证,老孟擦了擦手从厨房出来,说去买几个零件。

我第一时间搁下水杯,自告奋勇去跑腿:“我去吧,要什么样的啊?”

老孟起初还拒绝,但见我坚持,便松了口。

我给旧零件拍了张照片,丢下一句“我很快回来”,便跑了。

跑过几户人家,彻底远离,我的脚步才慢下来。

其实我不反对老孟开始第二春,但又矛盾地心生落寞。

从小老孟教我分享,所以我从不吝啬。可如果要把老孟的爱分享出去,我肯定小气地舍不得。

附近的老街坊都认识我,我一路上跟这个打招呼,跟那个叙旧的,磨蹭了半天才从五金店出来。

好巧不巧,回来时在岔路口正碰见从另一条小路上走来的贺舟。

我心情本来就差,见到他直接翻倍。

我脚底抹油,瞥了他一眼后扭头走得飞快,可走出去一段距离,我突然想到自己这反应太像是躲着他了,便不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余光瞧见他不紧不慢地跟在我身后,不知道是故意找不痛快,还是顺路。

我脚步越来越慢,却迟迟不见他赶超我。他想干嘛啊。

我心生烦躁,无语地加快脚步回去找老孟。

跨过院门门槛,老孟和杨阿姨齐刷刷望过来,两人脸上都挂着放松愉快的笑,看样子是聊得挺愉快。

“爸,你看看是这个吗?”我冲杨阿姨抿嘴笑了笑,一心和老孟说话。

杨阿姨始终望着院门的方向,笑容加深:“你俩一块回来的。”

我茫然地扭头,看到贺舟走了进来,在杨阿姨接过书包时,朝我和老孟看了眼,依旧是那副欠揍的冷淡模样:“他怎么又来了?”

声音不高不低,进厨房忙活的老孟听没听见我不知道,但我听见了。

我虽然一时也难以接受这件事的存在,但我并没有针对杨阿姨的言行,贺舟这个态度真是太没教养,太不尊重人了。

厨房的水管很快维修好,老孟洗了手,便提出告辞。

我刚站起身,便听杨阿姨留我们在家里吃饭,说要包水饺,牛肉芹菜馅儿已经调好了,活点儿面包起来很快的。

“我记得你之前说小知喜欢吃这个馅儿,今天赶巧了。”

我不知道杨阿姨是刻意讨好,还是真的赶巧。听到这句话,我心中不免诧异,老孟竟然连我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水饺都跟对方说了,看来是真的很在意。

见老孟还在举棋不定地为难,大概是怕留得太久了我不自在吧。

在老孟拒绝前,我抢先对他说:“我有点想尝尝。”

“……行。那就打扰了。”老孟说完,肉眼可见地放松了神情。

我抿出个笑,心里苦涩。杨阿姨利索地去厨房里和面,老孟跟着去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视线从老孟背影上收回,我撞上了贺舟明显不悦的视线。

我嘴角扯了下,正准备冲他露个狰狞的鬼脸恶心他一下,岂料贺舟比我还要会恶心人。

他语气冰冷而傲慢,很是尖锐:“自己家里吃不起水饺吗?”

想到他方才对老孟的态度,我不打算息事宁人,直接道:“那你们搬家啊,到底是谁上赶着。”

我注意到贺舟攥紧拳头的动作,知道这句反击很有效。不过贺舟没再有动作,因为杨阿姨抬声打发他去买醋。

北方人都是包水饺的熟手,杨韵和老孟一个擀皮儿一个包馅儿,配合得很好。

贺舟买醋回来时,我搬了个凳子坐在旁边,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杨阿姨说话。

余光瞥见他,我故意大声地问:“阿姨,西北沙地种出来的水果是不是格外甜?”

如果给贺舟说话的机会,我想他肯定会怼我:“你地理课白上了吗?长点儿脑子吧。”

但贺舟当着杨韵的面,就是一只纸老虎,眼神再凶,我也不care。

饺子很快下锅,两家人围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准备吃饭。

吃饭时,老孟解释水管突然坏了的原因,据说是这一片的自来水水压增大,一些年岁久的管子便遭不住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