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驭鬼 不吃甜食爱面包

12. 第十二章 雷击

小说:

驭鬼

作者:

不吃甜食爱面包

分类:

穿越架空

“世有妖憎恶道,借鬼神为口实,诱人修斋打醮,倾家者不下千万。”

......

“鬼神幽明道隔,不能家喻户晓......”

.......

“破其诬罔。”

......

谁?到底是谁在说话?迷雾重重,什么也没有,只有声音。

“世有妖憎恶道,借鬼神为口实......”

“公孙鱼!醒醒!”

“啊!”公孙鱼陡然惊醒,心口砰砰砰跳个不停。

天边已经大亮,韩桥正在床边,他扶着公孙鱼的肩膀问道:“你做噩梦了?”

公孙鱼神色委顿,他抬手擦了把头上的汗渍,手心冰凉。

韩桥递给他一碗姜汤,“喝吧。喝了驱驱寒。”

公孙鱼一饮而下,嘴里尝不出去味道。韩桥看着他,露出担忧之色。

姜汤里放了许多安神定惊得草药,闻起来已经足够令人作呕,但是公孙鱼喝下去似乎没有感觉,这不是好事。

他半靠在床头,浑身疲软。

自从昨晚雷声过后,天气就阴沉起来,空气中弥漫着闷湿的气息,令人不太舒服。韩桥端着碗道:“你先休息一下,我去洗碗。”

公孙鱼想说话,又懒得开口,便看着韩桥走出去,他眼前闪现地还是昨晚那个道士。他甩甩头,不想再回忆那恐怖的一幕。

他醒来就已经过了辰时,几步开外地书桌上摆着一张宣纸,上面写着: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字体饱满大气,轮廓刚直。

字如其人,公孙鱼撇了一眼,没什么兴趣,他透过窗口看看外面,天空中乌云变幻,厚厚地积雨云压在道观上空。

韩桥回来时,看见公孙鱼盯着窗口的榕树发呆。韩桥放下手中的碗筷道:“你再休息片刻,咱们今日就离开。”

“为何这么着急?”公孙鱼歪着头形容懒散,“看这天气恐怕要下雨,这时候走不得淋个落汤鸡?”

韩桥已经开始收拾箱笼,“此处情况不对,未免出意外,咱们早点离开的好。”

“哪里不对?”

韩桥撇了他一眼,手脚却不慢,他道:“你都吓晕了,难道不算?”

公孙鱼不与他计较,有气无力地问:“昨天晚上后来怎么样了?”

“没怎么样,五更天云雨水雾都散尽,白影也散了。”韩桥正在收拾书桌前放置的笔墨,他抽空答道:“只有你吓晕了而已。”

嘿,公孙鱼没好气儿地白了他眼,“那个老道士呢?”

韩桥似乎惊讶了一下,“你知道他是人?那怎么还吓晕了?”

“我那是!”公孙鱼气的心口一鼓,“我这不是没见过么。”

韩桥没有继续取笑他,解释道:“那就是住在我们隔壁的老道,我们前几日入住时见过。”

公孙鱼觉得不是,但他没有看仔细,也不能确定,只能勉强接受韩桥的说法。

“你说的离魂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孙鱼忍不住问韩桥,“昨夜那道白影还有说话声,到底是怎么来的?”

韩桥动作一顿,“你不是害怕吗?为何还要追问?”

公孙鱼仰头往后一靠道:“不知则惧知则安。”

他放下手上的东西,沉吟片刻说道:“离魂,又称走魂,古时是巫者弄术,让灵魂离开躯壳,赴诉鬼神,以祈福禳灾的一种古老方法。如今已很久不见踪迹。”

“我也不敢确定,昨夜的白影是不是走魂,不过五更天时确实散了;”韩桥道,“五代齐己的《夏云曲》中曾描述:男巫女覡更走魂,焚香烛天天不闻。意思很明确,就是这种方法一般是不能成功的。真正见过并有效的走魂,我至今没有遇到。”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辨别呢?”公孙鱼问道。

韩桥摇摇头道:“没有,即便是真正的走魂,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何人,所求何事,所以无从证明。”

“可我觉得那个人影在哪见过......”公孙鱼抬头望着房梁,手摸下巴思索着。

韩桥不再管他。

山林之间猿飞鸟鸣才是正常的环境,但本应鸟雀鸣叫的早晨,整个道观都鸦雀无声,十分安静。

清晨的井水观渐渐忙碌,陆续有些道士形色匆匆从旁路过。匆忙的道士与寂静的大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反而看起来像是大难临头丧家之犬。

公孙鱼盯着窗口出神,还在想那个人到底是谁。

“啊我想起来了!”公孙鱼猛然站起来道,“我想起来昨天晚上那个白影像谁了,那不是我们前一阵在路上遇见的曹县令么!”

“曹县令?”韩桥一顿,盯着公孙鱼的脸,“是他?”

公孙鱼点点头,“曹县令说话前总喜欢扶一扶腰上的封带,我曾暗中取笑他面黄肌瘦无福之像,肯定当不了大官。”

早在二人出了北兰寺往遂昌的路上,曾偶遇一伙行脚的商人,那些人各个精明强干,惟其中一位居中统筹之人面黄肌瘦,看似不慎健康。在路过一处低矮山谷之处还曾照拂二人,避免因地处偏僻遭遇山匪流寇。

虽然行动上有所关照,但言语间并不多尊敬他们,韩桥对此不置可否,公孙鱼却非常不高兴,他曾在暗中跟韩桥嘀咕过,此人必定心胸不怎么宽大。后来因为公孙鱼的路引掉出来被他们看见,那为首之人才上前打招呼:“不知公孙贤侄竟从我的辖县内路过,有失远迎啊。”

公孙鱼他们此时才知道,这伙行脚的商人竟然是遂昌刚上任的县令——曹纲。

曹县令在跟两位书生攀谈之际,眉宇间不止一次露出忧思。

公孙鱼一向好奇心非常重,于是在一次午餐时曾问曹县令:“县令大人,您已经到了遂昌,为何还这般忧愁?”

曹县令呵呵一笑,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竟对二人坦然相告:“公孙贤侄有所不知啊。”

“遂昌往年曾是个人才辈出、风调雨顺的好地方,可以称得上是人杰地灵,”曹县令叹了口气,“但近几年不知为何,传出了这是人鬼交界处的传闻。”

“传闻中说县中有井,每年要烧纸钱绢帛元宝之类的投掷进去,大约要花费三千两黄金,百姓称之为“纳阴司钱粮”。如有人吝啬不肯捐赠,则必生瘟疫;”曹县令看着遂昌的官道叹道,“遂昌虽然毕竟富足,但也是水旱频发,民力竭矣。朝廷的纳税,尚且有缴纳不齐的人,如何能为阴司再交一笔钱粮?”

“竟有此事?”公孙鱼不禁讶异。

曹县令点点头道:“是啊,如今我添作遂昌县令,今年的祭祀日期将到,我如何不愁呢。”

公孙鱼想了想道:“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