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一瓯茶 云水洲

28. 决赛

小说:

一瓯茶

作者:

云水洲

分类:

现代言情

那天他们聊到很晚,从一开始楚韫说起他师父,到后来傅砚珩和他讲了一些刚接手公司时的事情,楚韫听了一阵,困得眼睛都要睁不开了,但还是强撑着听他说话。

最后还是傅砚珩见他蔫蔫的样子,赶他回去睡觉,临走时楚韫还差点磕到柜角,幸好傅砚珩眼疾手快帮他挡了一下。

一场雷雨过后,云移月现,天地都变得静谧。没有借助药物,傅砚珩第一次在清醒的状态下陷入安稳的睡眠。

没有雪亮的刀光,没有坏人癫狂的大笑,也没有那些泄愤般的伤口。

梦里只有令他安心的茉莉花香。

.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到了GLGA的决赛。

与初赛和复赛相比,决赛最直观的困难就是比赛时间不是几十分钟,也不是几个小时,而是整整一天——从早上八点开始,到下午五点结束,除了中间一顿盒饭,剩下的时间里,各个选手都要在单独的房间里进行茶叶制作,手机要上交,一举一动都落在别人眼里,用沈清的话讲,这简直就是“坐牢”,和古代大学子们的科举差不多。

虽然复赛中关于楚韫的视频在网上凭空蒸发,但并不影响一大早照样有很多人涌入GLGA的直播间。

【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先来猜猜今年谁能能夺冠吧。】

【前面的,这可真不好说,你看看今年的选手哪个是好惹的,简直就是神仙打架好吗。】

【不管了,反正我站楚韫,复赛的时候他真的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呵呵,我看未必,讲真的这几年中国年轻一辈的茶叶制作师中,最有名气的还是宋清峦,他做出来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

【+1,而且楚韫销声匿迹了这么多年,谁知道他干嘛去了,更何况他师父可是廖叙生......懂的都懂。】

【我看了艾略尔特复赛的直播,这位才是真正的怪物吧,技术简直甩了别人一大截,复赛好像也是他成绩最高吧。】

【都别吵了,反正作为看过初赛直播的知情人,我是绝对不会支持泽田宽美的,不管她是输是赢。】

【怎么了怎么了,我是新来的,快给我讲讲。】

弹幕众说纷纭,GLGA组委会也属实没想到今年观看直播的人数会有这么多,说到底还是楚韫带来的人气。

组委会主任沉吟片刻,偏头对秘书长说:“你觉得他能拿到前三吗?”

秘书长眸光闪烁,回答:“这个真不好说。”

“其实我一直有意把GLGA进行跨界推广,你也知道,现在市场和消费者更加偏向于新式茶饮,整个茶叶行业的驱动力也在于这些新式茶饮。但传统茶叶呢?”

组委会主任苦笑道:“时代在进步,我不否认茶叶应该创新。但近年来茶叶的创新始终是通过引入其他材料来进行气味和口感的复合,却很少在工艺基础上对茶叶进行变革。”

他叹气:“你想想,有多少人是真正关注茶叶本真和原味的?似乎在‘创新’之下,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能获得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口味,茶叶本身的优劣都无足轻重。”

“GLGA向来最重视创新,但之前的几届比赛里,没有选手真正理解组委会想要表达的‘创新’的真正含义。”

秘书长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听他接着说:“‘创新’一定是在‘初心’基础上的,否则一切就都是镜花水月。我想要通过这届比赛,向茶界传达这样一个信号。我私心里希望楚韫能拿到一个好名次,因为他是这几届中鲜有的破圈选手,我希望借助他的影响力,让大众明白GLGA赛事的真正理念,让茶叶制作回到正轨。”

这位组委会主任已经连续主持了四届赛事,秘书长明白他的野心和不甘,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保持了沉默。

凭借一场比赛动摇茶界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方向,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更何况他注定要失望了。秘书长看着弹幕上不时飘过的“楚韫”两个字,面无表情地想。

.

“……每位选手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制作间进行单独的茶叶制作,每个制作间里的原料也各不相同。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品茶的制作,期间组委会会进行全程监控和实况直播,避免出现作弊现象。”

“现在各位选手可以进入各自的制作间了,本届GLGA决赛的主题将在八点整出现在制作间前的电子屏幕上。”

裁判长话音落下,十位选手分别进入不同编号的制作间。

桌子上摆放着几种原料,楚韫在看到的第一眼就顿住了。

黄山毛峰、安吉白茶、竹段、竹叶、竹沥。

——这是云栖竹露的制作原料,只不过是把明前雀舌绿茶换成了更符合时令的黄山毛峰。

墙上时钟走到八点整,电子屏幕陡然弹出决赛主题——

“溯洄”。

.

比赛已经开始了十五分钟,直播间里的观众眼睁睁看着其他选手已经开始杀青,但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仍然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像是陷入了沉思。

有人开始唱衰:

【不会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吧,也不过如此啊。】

【笑死,这就是你们吹捧的选手,开赛十五分钟了还像个木头一样杵在那。】

楚韫不知道直播间里的那些恶意,他只是一直在想,这次比赛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余晋华在复赛用阴谋不成,到了决赛直接就改成光明正大的阳谋。但楚韫不得不承认,对方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软肋是什么。无论是从心理角度来说,云栖竹露对他和廖叙生具有多么复杂的意义,以至于他看到这些原料的那一刻,那些陈年伤疤般的记忆瞬间涌现而出;还是从技术层面,廖叙生制作的云栖竹露已经成为了不可超越的经典,他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九个小时内做出更好的成品。

这是敌人势在必得的致命一击,也是令他茫然无措的绝地死局。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楚韫依然没有动作。

一直关注着直播的沈清在屏幕前暗暗着急,和楚韫的毫无进度相比,其他选手已经快要进行到下一步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沈清呢喃道。

就在这时,他看到弹幕上此起彼伏的对艾略尔特和宋清峦的讨论,基本全是溢美之词。虽然实话实说,那两人目前为止的表现确实干脆利落、赏心悦目,但沈清还是会为楚韫愤愤不平。

【嗐,要我是楚韫的话,干脆现在就弃权得了,简直是丢人现眼。】

沈清噼里啪啦地打字。

【前面的,人家是在构思,有在这喷人的功夫你怎么不上呢??】

他一口气回怼了好几条恶评,这才感觉气顺了点。以至于下一条弹幕飘过来时,他首先看到“楚韫”两个字,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再次迎接战斗——

【诶,楚韫有动作了!】

萎凋、杀青,楚韫的动作堪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溯洄,就是追寻过去,重拾本味。楚韫想,这应该就是组委会想传达的意思,因此他打算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对茶叶本身的工艺上。从这一点出发,尽管原料相同,他手里的茶叶成品将不再是“云栖竹露”,而是走上一条脱胎换骨的新路。

楚韫将竹沥均匀地涂抹在竹筒内壁上,然后把竹筒放入冷藏柜中锁香。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他将杀青后的黄山毛峰和安吉白茶干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做完这些,他便停下了手中动作,开始休息。

与此同时,总统套房里,空气已经降至冰点。

闻时又一次抬头确认空调温度确实是合适的25℃,而不是冻死人的-25℃。

傅砚珩从直播开始就一直关注着楚韫的比赛情况,和其他不明所以的观众不同,他知道楚韫为什么会整整半个小时没有动作。

闻时看着自家老板冰冷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开口:“傅总,您让我调查的事情有结果了。”

他把手中的文件袋递给傅砚珩:“组委会的行政秘书长与他人勾结,私下进行违规交易,擅自篡改了楚韫的原材料。”

“这是行政秘书长和那个人的交易记录,上面的时间都有标记,两人的聊天记录、电话录音也在里面。”

傅砚珩接过文件袋,从里面抽出那份资料,一页一页地翻看。

闻时斟酌着问道:“……要告知组委会主任,让他们来处理吗?”

“不。”傅砚珩说:“事已至此,先不要打草惊蛇。”

当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多,每个人的位置终将悄然调换。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真正主导牌桌。

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张转账单上,转账人一栏写着一个名字:Wu Run。

.

楚韫将混合好的茶叶装进冷藏留香的竹段后,又把它放回了冷藏柜里,直到一个小时后才重新取出。在此之前他已经把恒温箱的温度调整到了30℃,因此现在就可以迅速把竹段转移到恒温箱里。

这么重复了两次后,楚韫用竹刀在竹段侧壁划了三道浅痕,让外界空气能少量进入,与茶叶中的氨基酸发生轻发酵。

直播间里有一条弹幕默默滑过:

【他这是改变了茶叶的发酵方式吧……好新奇的创意角度,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样。】

但这条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因为大多数人的目光已经被其他选手分散了。

艾略尔特抽到的材料很简单,只有龙井和桂花。

他选择了糖渍桂花的处理方法,在陶瓷钵底先铺了层蜂蜜,然后放入桂花进行研磨,看起来像是个甜点师傅,而不是茶叶制作师。

做好这些后,他先往锡罐里铺了层龙井,将棉片浸泉水后拧至半干,铺在了龙井上,再在上面舀上一层糖渍桂花,最后用羊皮纸进行密封。

泽田宽美抽到了祁门红茶和龙井绿茶。

她分别采用热水快速喷淋和喷雾湿润的方式来处理红茶和绿茶,待醒茶之后,将红茶与绿茶倒入木质揉茶板,顺时针揉捻,让红茶的茶多酚渗出,接着逆时针按压,激发绿茶的氨基酸。

之后将铸铁锅用小火预热,先扬炒,让热气均匀裹住茶叶,后压焙,闻到焦糖香时停止。

宋清峦的原料是六安瓜片和冻干松针。

只有他自己知道,看到冻干松针的那一刻,他的心脏重重沉了下去。

松针,松针,真的像针一样,密密麻麻地扎进他心里。他甚至自嘲地想,这是不是上天给他的报应。

其实当年把雪听松风的做法泄露给余晋华后,他就一直在私下里研究茶叶与松针混合后的其他制作方法,因为他知道余晋华拿出来的雪听松风并不完善。

但最重要的是,他想超越廖叙生。

松木焙笼在炭火上烘至微烫,宋清峦掌心虚握,手里的松针便顺着指缝落入笼底,铺成薄如蝉翼的一层。六安瓜片倒进去后,他没有压实,而是用竹铲轻轻拨弄,让叶片自然蓬松地铺在松针上。

随后他将裹香的茶叶放进热风炉中烘干,取出后摊晾,再转入低温烘焙,每隔五分钟翻动一次,确保松针香气均匀渗透进叶片。

……

墙上时钟的指针一刻不停地行走着,距离比赛结束越来越近,选手们基本都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楚韫在焙笼底层了铺一层烧至半透的竹炭。竹炭的余温均匀地释放热量,缓慢吸附着茶叶中的苦涩物质。烘焙到一半时,楚韫将几片竹叶平铺在茶叶上,等待着竹叶受热后会渗出的竹沥素与茶叶中的茶多酚结合。中间还要不断翻动茶叶、再次铺上竹叶,反反复复几次后,竹香终于被锁进茶叶深处,成为蛰伏在茶叶身体中的灵魂。

伴随着比赛结束的声音响起,楚韫将成品茶叶装进罐中。

接下来就是评委品评环节,选手需要介绍自己茶叶作品的名称、创新思路,以及灵感来源。

虽然经过了一整天的高强度工作,但没有人露出疲态。甚至泽田宽美在经过楚韫身边时,还朝他露出了一个微笑,没有任何情感掺杂,只有对胜负的纯粹渴望。

楚韫:“……”

他只是初赛赢过了她,倒也不必如此记仇。

.

十位选手的茶叶由专业的茶艺师冲泡后,端到了三位评委的面前。

三位评委依次品尝过后,裁判长说:“现在请各位选手介绍自己的茶叶作品。”

话筒被第一个递到了艾略尔特手里,这个在中国长大的英国人说道:“在看到我的原料中有桂花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少年时期居住的那个乡村小镇。当时我的邻居是一位心灵手巧的老奶奶,每到秋天她都会亲手酿制桂花蜜,送给镇上的其他居民。”

“可以说,我那位邻居奶奶的桂花蜜让我在二十年后再次回想,依然会感受到中国人邻里之间朴实的温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采用糖渍桂花的方法是为了追寻幼年的记忆。除此之外,在糖渍桂花的工艺上我进行了一些改良,添加了马尔顿海盐来进一步释放口感风味,由于龙井的发酵程度较低,我采取了较短的糖渍时间和较低的桂花比例,让茶叶吸附糖渍桂花的淡淡甜香。”

接下来的几位选手也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思路,然后话筒被递到了泽田宽美手里。

“我小的时候正好赶上泡沫经济时期,那个时候父亲刚刚下岗,家里经济十分拮据,母亲便常常把喝剩的红茶和绿茶混在一起重新焙制。我的作品就以此为灵感,全程没有添加任何辅料,通过日式 ‘醒、揉、焙’工艺,用绿茶的鲜中和红茶的涩,红茶的醇提升绿茶的淡,实现两种茶叶的本味互补,回到最本真的味道。”

“这款茶不仅是我对那段童年时光的回忆,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个时代的映射,是对那个时期努力生活的人们的肯定和铭记。”

接下来是宋清峦。

面容清润的男人说道:“我的茶叶作品更想体现的是对古法技艺的追寻和复刻。我曾翻遍《茶谱》、《茶经》等古籍,发现其中记载的很多茶叶制作工艺到了现在都已经失传。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松柴慢焙”的复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良,这一次的成品就运用了“松柴慢焙”的方式进行茶叶烘焙。”

到了楚韫这里,年轻人身姿挺拔如青竹,神情沉静:“我作品的最大启发来源于云栖竹露。”

除了几位不明内情的外国选手,在场所有人都露出有些微妙的表情。毕竟后期的云栖竹露曾引起过相当大的争议,在这种场合毫不避讳地公然提起,怎么说似乎都有些欠考量。

楚韫接着说道:“云栖竹露以明前雀舌和甜笋竹为原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冲泡后竹香萦绕不散。我曾从头到尾观察过云栖竹露的制作方法,在我看来,云栖竹露成也竹香,败也竹香。”

三位评委都有些感兴趣。

“喝过云栖竹露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款茶用竹香奠定基调,辅以明前雀舌的草木涩口,入口就是鲜明的竹香冲击味蕾,明前雀舌的醇厚感只在回甘时才浮现出来。这固然是云栖竹露的鲜明特色,但在我看来,一切的茶叶成品都应以茶叶为本位,在这一基础上,我更加关注的其实是茶叶基础制作过程中的工艺。”

“我在发酵这一步上进行了改变,通过冷热温度交替进行环境调控,引导茶叶细胞逐渐形成应激代谢,从而实现竹材活性成分与茶叶细胞的物质交换。这样的做法最大程度上凸显了黄山毛峰的鲜爽本味,竹香则被弱化,锁进黄山毛峰的清甜中,更多是在后期回甘中散开。换句话说,我的作品与云栖竹露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云栖竹露是以竹香成就茶香,我的作品是以茶香成就竹香。”

……

直播间里关于谁能夺冠的争吵在这时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虽然我是圈外人,但听到现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