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一大早林书润带着热饭热菜离了家,到临江城的码头谋生。
本来陆英打算中午给他送饭,好歹有口热乎饭吃,林书润觉得路程遥远,担心天气不好,双腿受冻,医疗不发达的古代,但凡有个风寒感冒,能要了人的命。
昨日饿着肚子,都熬过来了,一碗冷饭冷菜,能填饱肚子,已经很好了。
眼前最紧要的,首先从当铺赎回妻女的御寒棉裤,昨晚夫妻俩算了一笔账,从当铺赎回的衣物,总计需花费五两银子。
昨儿林书润在码头卸了一天的货包,挣了八十余文,给家里添置完生活必需品,仅剩三个铜板,照这样算下去,不吃不喝,也要花费近两个月才能攒下这笔钱。
天色雾蒙蒙,还未大亮。
远远瞧见码头处,燃着莹莹烛光,像是迷雾里引路的灯塔。
离得近些,烟火气拂面,人声鼎沸,摊贩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新鲜的猪下水嘞,客官,过早没,我家量大实惠,便宜不贵。”
林书润在家提前吃过早饭,摇摇头,与三五成群的搬运工擦肩而过。
“听说没,昨日有个叫阿牛的小子,一天挣了两百八十文。”
“知道,那小子壮得跟头牛似的,一次能抗三大包货,听说家里老娘生病要吃药,这是拿命在扛啊,不知死活!”
“二狗,你愁个什么劲?”
一直没说话的壮汉,瓮声瓮气:“阿牛一天挣两百八十文,要是被工头晓得了,回头又要降工价。”
林书润也跟着心头一沉,打从心底里羡慕阿牛能一天挣快三百文。
如果自己能挣到阿牛的工钱,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挣到五两银子,赎回活当的衣物。
到了地方,果不其然,今日工价降了一成。
林书润不想当工贼,平白无故被工头剥削,想到一穷二白的家,想到不久后又要饿着肚子的妻女,咬咬牙,跟着举了手。
他审时度势,刚举起手,工头又挑了两人,说人手够了,剩下的搬运工,只能等下一波雇主。
你不干,有的是人愿意自降工价干。
吃饱饭,有了力气,一上午挣了四十二文。
到了午后,昨天剩下的鱼汤拌着米饭,对付了一顿。
天气冷,鱼汤里的蛋白质凝结成果冻质感,要是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米饭,别提有多美了。
配着干硬的冷米饭,嚼着没什么滋味。
旁边的船夫见了,招呼着到他的暖炉边热饭。
林书润一见,竟是面熟,昨晚这位船夫剩了几条鲜鱼没卖掉,死鱼不值钱,于是便宜卖了他一尾。
热过的米饭,口感软和,鱼冻被热气融化,均匀的裹到米饭上,扒一口鱼汤饭,鲜到了眉毛,配着鱼块,一碗米饭下了肚。
填饱了肚子,船夫送来一碗热水:“给,我煮的热水多了。”
林书润受宠若惊道了谢,支付一枚铜板,对方却不肯收。
按照原主的记忆,因为物资短缺,普通人家冬日很少烧火煮水,主要是柴禾费钱,所以码头还有专门售卖热水的。
这里除了空气和水不花钱,样样都要花钱,古代土著只是物资少,不是傻,都知道喝开水对身体好,可是烧开水需要耗费柴禾,干柴需要花铜板买。
遥望着远处几座光秃秃的山,跟林芫花想象中的青山绿水完全不一样。
穿越之前,她看过种田文,没有污染的青山绿水,主角靠着采摘山里的野菜、野果,设陷阱捕野味过活,靠山吃山,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按照原主的记忆,她们穿越的朝代,阶层固化,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早已被官员、地主和员外们瓜分,庄子上有管家、农户定期巡视,曾经有人上山砍柴,被抓住痛打一顿,扭送进官府,现在还在城墙服役。
靠山吃山的法子,行不通。
至于靠湖吃水,先不说没有船只渔网等工具,即便现在给她这些物什,想要到湖里捞鱼,按原主这具身体的记忆,除了缴纳一定税务,还得拜码头,交保护费……
午后日头正盛,太阳底下晒得人懒洋洋。
林家的篱笆小院,青石板上,平摊着铺开了一地不能食用的“野菜”。
昨日从麦田拔来的野菜,以母女三人的目力,瞧着长得都差不多,带回家发现不能食用后,打算扔掉,被老爸拦下,扔到院里晾晒,充作柴火。
眼下穷得叮当响,能省一点是一点。
林芫花没败家,蹲下身,将野草扒拉着翻个面晾晒,趁着天气好,母亲陆英打算带着一双儿女到麦田清理杂草。
吱呀一声,篱笆院门被推开,街上玩耍的幼童们见了,惊呼一声“小魔王”,小脸一白,纷纷做鸟兽四散奔逃。
林芫花乐了,出口奚落:“林青叶,你看你个熊样,都把人家小孩吓哭了。”
林青叶回以一个白眼:“你也会好不哪儿去。”
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于一夜穿成个只有十四岁的小少年,他也很无奈。
林芫花打量着弟弟林青叶稚嫩青葱的面庞,低下头,想到自个儿缩短的身量,一马平川的前胸,鼓了鼓腮帮,失去了逗趣的兴致。
她们是双胞胎,一起吃过奶,一起打过架,以前没少吵架,互相看对方不顺眼,没想到连穿越这种事,也一起赶上趟。
尽管烦林青叶,对于一家人平平安安穿越到晋国的事,林芫花挺高兴的。
思索间,三人来到自家的麦田。
埋首在麦苗和野草之间努力辨认,种田的活,真不是人干的,她蹲下没多久,只觉得双股战战。
冷不丁的起身,眼前一黑,差点栽倒。
这具身体还是太弱了。
看花了眼,一不留神,林芫花不小心拔错了,左右环顾,见没人注意到这里,她扒出个坑,把麦苗插回去,自欺欺人地埋上土壤。
但愿还能活。
母子三人生在城市,长在城市,没干过农活,顶多在阳台院子里种植花卉,林芫花强一点,因为会做饭,起码分得清韭菜和麦苗。
穿来之前,陆英和林青叶完全认不得韭菜和麦苗的区别。
因为农药残留等问题,家里特意买下个农庄,请农户种植了诸多蔬果,专门供应家里,吃不完的,会拿去送给亲朋好友,连锁餐厅里的蔬菜,都是农庄供给。
陆英忙事业,家里雇佣了阿姨做饭,婚后有阿姨和老公林书润做饭,从没下过厨。
林芫花下厨做饭,纯粹是爱好罢了,临近毕业,她把爱好变成事业,大四时,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
一睁眼,成了穷乡僻壤的村女,不过没关系,对于许多拥有求生意志的人来说,她们已经很幸运了,至少一家人都还在,没什么比活着重要。
钱没了,努力奋斗,想办法挣来就是,一家人健健康康更重要。
林芫花懂得知足常乐。
日头藏进云层之后,温度骤降,母子三人回家路上,撞见隔壁邻居家的叔婶到邻村走亲戚回来。
李氏摸着下摆衣料,没好气:“真晦气,我这身棉袄多好好的料子啊,燎了个洞,要是缝个补丁,太难看。以后出门走亲戚,都没一身体面的衣裳。”
王大山出主意:“要不拿到成衣铺子瞧瞧,看能不能修补好?”
李氏:“成衣铺子那地方,太贵。”
王大山:“那就打补丁。”
李氏:“绸缎料子,打了补丁,我还怎么穿出去?”
王大山烦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到底要怎么样?”
陆英往李氏身上的枣红色缎面对襟袄子端详片刻,心中有数,清了清嗓子:“李嫂子,若是你信得过,我可以帮忙缝补。”
“你会缝补绸缎衣裳?”不是李氏小瞧看轻,她对缝补之后的效果,抱有期望。
勤俭持家的村妇会缝补衣裳,李氏当然知道陆氏也会缝补,打量陆氏与一对儿女,除了女儿林芫花穿一件半新不旧的棉袄,陆英与儿子林青叶身上打了好几个补丁,针脚粗糙,比自个儿手艺还差。
对上李氏的打量,陆英自信道:“嫂子且让我试一试,或许我有办法,能让嫂子的衣裳恢复如初。”
李氏意动,领着陆英去了家里。
等李氏取来针线簸箕,脱下外衣,陆英挑开缝线,从边边角角抽来数百条丝线,穿针引线,将丝线穿过破洞边缘,按照衣料的纹理,逐一填充,收紧,最后剪掉多余线段,以银针将线头掩藏收尾。
好在燎坏的地方不大,却也花费一个时辰。
见陆英收了针线,李氏噌一下起身,急促呼吸:“这,这是好了?”
陆英把袄子递过去:“好了,嫂子瞧瞧,可是恢复如初?”
李氏左瞧瞧右看看,愣是没发现燎坏的是哪块,捧着衣裳,双眼发直:“大妹子,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缝补衣裳的手艺,真是神了,跟我穿出门时一模一样,根本看不出破了洞。”
看得满意了,李氏突的心头一紧:“妹子,你这缝补衣裳的手艺不错,这得多少银钱啊?”
陆英摆手:“嫂子客气了,都是街坊邻居,随手帮个忙而已,不用银钱。昨晚多亏嫂子肯卖我们一担干柴,家里没柴,不然我们一家人得饿着肚子。”
“一担干柴,算不得什么,况且你们也给了铜板。”李氏本来怕她狮子大开口,被她讹上,听说不要钱,想到陆氏忙活了一个时辰,想到陆氏与一对儿女饿得面黄肌瘦,刚才路上瞧着她们衣着单薄,心里过意不去,不好白白占人便宜。
陆英出了院子,惊的院里的母鸡咯咯哒叫个不停,李氏在鸡窝摸来只热乎的蛋,连忙回房拿来钥匙,开了厨房的柜子铁锁,取来三只鸡蛋,一起送到隔壁的林家。
见李氏送来四只鸡蛋,陆英推拒:“嫂子,这些鸡蛋你们都舍不得吃,要留着贴补家用,这怎么使得?”
“使得,妹子不收,嫂子才不好意思呢。”李氏将鸡蛋递来,道:“拿着吧,推来推去,当心摔碎了,拿给你和孩子补补身子,妹子辛苦了,这回给婶子帮了大忙,你肯收下,下回遇到麻烦,嫂子再来寻你帮忙。”
好说歹说,陆英终于收下了。
送走了李氏,母女三人盯着碗里圆滚滚的几颗鸡蛋。
她们刚穿来,解决了基本饥饿问题后,嘴巴不馋。
林芫花拿手指戳了戳鸡蛋:“我的鸡蛋留给老爸吃,补补身体,干体力活可辛苦了。”
“嘿嘿,还是我闺女懂得心疼人。”
身后传来林书润的声音,脚步声。
陆英迎上前,接过林书润手上的竹筒和一挂猪排骨:“辛苦了。”
回到篱笆小院,见到妻子与儿女,林书润露出舒心的笑容:“不辛苦。”
一想到外出劳作,可以让妻儿吃饱穿暖,他便一点不觉得辛苦。
目光一扫,他的眼睛落到碗里的四颗鸡蛋:“哪来的蛋?”
“妈妈帮隔壁李婶缝补衣裳,李婶送来的。老爸,给你擦擦脸。”林书润夸林芫花,林青叶吃味,绞干了帕子递来。
林书润接过帕子擦拭面上的灰尘,对上林青叶面含期待的目光:“做什么?”
林青叶一脸严肃:“老爸,你刚才夸了姐姐,还没夸我呢!”
林书润:“……”
“你也乖。”
林青叶不满意:“老爸,你在敷衍我。”
林书润:“好好好,我们青叶最懂事,这样行了吧。”
林芫花问了问陆英手上的竹筒,好像是酱油和醋,还有一小罐酱料,闻言,嫌弃地朝弟弟撇来一眼,拎着排骨去了厨房。
很快厨房的方向,传来林芫花的吼声:“林青叶,给我打些清水来。”
“知道了。”林青叶一面往院子的水井走,一面嘀咕林芫花是凶婆娘。
碍于林芫花的淫威,他急急打好了清水,往厨房送:“还要做什么?”
林芫花手里忙着清洗排骨,下巴一指:“用清水把铁锅洗一下,这点眼力劲都没有。”
想到马上要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