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科技入侵现代 鸦的碎碎念

第193章 人话和神话(4k)

小说:

科技入侵现代

作者:

鸦的碎碎念

分类:

网游科幻


观众如潮水般涌来。

即便是自认为地位不够的观众,也没有离开,而是站在以林燃为圆心的外圈,想听听教授还有什么高见。

只有一位唐宁街方面特意安排的外交官去招待米高扬和科罗廖夫等人。

这让林燃心想,不管伦敦的地下是如何属于苏俄人,但在明面上,这里仍然是自由阵营的阵地。

“教授,你的想法和我们不谋而合。

和平是体现的,不是靠口头上说就是和平,苏俄人自诩要追求和平,但在核武器上却不断给整个欧洲施压。

教授,期待你未来能有机会来伦敦任教,来上议院任职,和华盛顿比起来,伦敦在美食上要强多了。”

林燃微笑着和女王握手,因为对方提到英格兰美食的缘故,他憋的很难受。

英格兰美食这玩意就和英格兰的道德水准一样,属于是莫须有的玩意。

不过现在是六十年代,美式快餐Wimpy餐吧1954年进入英格兰。

此时英格兰美食的乏味还没被大众所熟知,美式美食对于英格兰人的印象就是快餐。

所以伊丽莎白会这样说,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说起wimpy餐吧,也有趣闻,60年代末Wimpy拒绝在午夜后单独接待女性,后来因女性权利运动者的**而取消。

“好的,女王陛下,我一定认真考虑,什么时候华盛顿不需要我了,我一定认真考虑来英格兰任职。”林燃点头作认真状。

伊丽莎白女王接着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港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林燃一直的表现,都充分体现了其对华人这一身份的认同,以及对华人群体的情感,所以伊丽莎白女王说完后,没等林燃回答,旁边的汉弗莱已经看出林燃的意动,他连忙道:

“女王陛下,教授是我们阿美莉卡的瑰宝,白宫方面不管换哪一位总统,肯定都会重用教授的。”

林燃说:“女王陛下,感谢你的看重。”

旁边的英格兰首相哈罗德接话道:“我也希望能有教授这样的同僚。

我和内政部的内政大臣亨利·布鲁克在下午茶的时候还聊过这个问题。

虽说无论是港督还是议员,都需要有英联邦国籍。不过教授从白宫退休之后,从理论层面完全可以运作。”

旁边的汉弗莱和访谈节目前的珍妮一样,如果不是考虑到外交礼仪,白眼都要翻给英格兰人看了。

到时候舰队街的英格兰报纸们又要说阿美莉卡来的乡巴佬不懂礼节了。

“哈罗德,教授和阿美莉卡不可分割,我们是一体的。

我想你们应该去印度挖掘像教授这样的人才,就像你们过去找到了拉马努金一样。

大英帝国应该去自己皇冠的明珠上找自己的教授,而不是觊觎我们的教授。”汉弗莱笑道。

恶心人是吧,你们恶心我,我也恶心回来,汉弗莱心想。

说从印度找是恶心人,倒不是说此时印度的人才就和后来一样“享誉全球”,而是因为印度从1950年起完全不受英格兰管辖。

而印度的独立,印度通过1949年的《伦敦宣言》作为共和国留在英联邦,这也标志着英联邦从“英格兰主导”转型为平等的国际组织。

简单来说,大英帝国从日不落帝国变成小小的岛国,坟上最后一盆土就是印度掘给他们的。

当着女王和首相的面说印度是你们皇冠上的明珠,等于是指着和尚笑秃驴了。

汉弗莱的话说完后,在场除了英格兰人外,其他国家的人都笑的很开心,没发出声音,但笑容灿烂程度堪比发了笔横财。

法兰西外交官问道:

“教授,你和科罗廖夫的对话振奋人心,巴黎非常欢迎你的到来,如果说太空探索是人类自由的体现,但在冷战的阴影下,这种自由是否会被**所束缚?

比如说,一些国家要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会被认为这和**相关而不被允许,就像核弹研究不被允许一样。”

林燃说:“好问题,人类总是如此矛盾。

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自由阵营强调自由,但**的束缚却无处不在。

太空探索象征着无限可能,却无法完全摆脱地缘**的牵绊。

然而,这正是我们坚持自由信念的理由,去超越眼前的分歧。

但要如何做到真正的自由,我想这需要在座的**家们的共同努力。”

对方点头,又接着问道:“教授,你的乐观令人鼓舞。你如何看待苏俄的真实意图?他们是真心追求和平,还是另有所图?”

林燃心想,这不应该问**家吗?我又不是万能机。

他语气谨慎回答道:“苏俄的动机或许复杂,但我们合作的事实不容忽视。

科罗廖夫今晚的发言流露出对人类团结的渴望。只要对话持续,和平的火种就不会熄灭,希望就存在。”

意大利总理阿尔多问道:“教授,你提到后现代主义对科技的质疑。您认为太空探索会加剧地球上的不平等吗?”

无论是外交官还是行政事务官,都是用英语和林燃交流。

伦道夫思考片刻后说道:“当然会,宇宙探索是少数国家的游戏,大部分国家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和人才储备。

但我认为技术是普惠的,技术的进步最终会惠及全人类。

就像蒸汽机时代,英格兰想方设法技术保密,但最终全球都进入了蒸汽机的时代。

电气时代也是如此。

我想太空或者其他技术开启的新时代,技术最终仍然会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就像我的祖国去年完成了核试验的试爆,无论是阿美莉卡还是苏俄,他们都不想看到这一点。

都想尽办法阻止华国的核试验,但最终华国还是成功了。

技术出现后被少数群体掌握不再扩散,这不是靠行政命令或者少数个体的主观意愿能够做到的。”

在场的印度外交官听完后,若有所思,觉得教授说的太有道理了。

是啊,华国能,我们也能,我们也得研究核弹!不然只有被邻居威胁的份。

等到印度真有**的时候,就枪口一转,跑去威胁别人了。

印度外交官不仅觉得教授说的有道理,觉得前面汉弗莱说的也同样有道理。

印度人口基数这么大,我们之前有拉马努金,未来怎么就找不到类似教授这样的人才。

阿尔对点头道:“你的回答很有启发。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惠及全人类的成果。”

手持雪茄的英格兰勋爵詹姆斯·彭布罗克说道:

“教授,你今晚的表现堪比丘吉尔!但你对苏联的批评是否过于尖锐?毕竟科罗廖夫展现出对和平的渴望。”

林燃眼神坚定,语气不卑不亢:“我的批评只是陈述事实。合作需要坦诚,回避问题无助于进步。我相信苏俄人完全能理解。”

彭布罗克拍了拍林燃的肩膀:“教授,你有胆识。希望你的坦诚带来更多对话。”

伦道夫余光环顾四周,发现苏俄团队已经离场了。

他心想:苏俄人被冷落,却保持尊严与克制,或许,真正的团结从理解开始。

在座各位都没有问的一个问题是,苏俄和阿美莉卡还会进行登月吗?是联合登月还是独自登月。

因为无论是在白宫还是克里姆林宫的讲话中都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

双方都会继续在航天领域的投入,都会各自执行登月计划。

只是说,对苏俄人来说没有那么迫切,毕竟即便阿美莉卡登月成功了,也改变不了第一个上月球的是苏俄人的事实。

他们需要把更多资源集中在半导体领域,集中在调解内部经济矛盾上。

而阿美莉卡则急需把一个阿美莉卡人送上月球,进一步巩固阿美莉卡技术领先这一论点。

“伦道夫,你的表现很惊艳。”西格尔说

1965年的第一天,林燃晚上要前往白金汉宫赴宴,中午则和哥廷根代表团们。

一共六位,由西格尔和多伊林带队,都是数学系教授。

西格尔笑容满面,很是得意,他们此行全程由唐宁街十号负责,哥廷根的同僚们都很羡慕他有林燃这样的学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