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知君长情 亦归不寻

7. 第 7 章

小说:

知君长情

作者:

亦归不寻

分类:

穿越架空

宋散奏漫不经心的抬头,将怀中的长剑紧了紧,“你能给我多少银子?谁给的多,我就听谁的。”

这么个贪财的杀手,他们都是第一次见。

“方才听说王家给了你三万两白银,那我给你六万两如何?”

顾即是看中了宋散奏的武功,阿觉一向不凡,能让他赞赏的人,定是个中高手。

“六万两白银还算可以。”宋散奏心算了片刻,转头看向柳梁若,问道:

“你呢?要不要争取一下我?”

柳梁若白了他一眼,这人方才还是一脸杀气,提起银子倒是眼冒金光。

“你太贵了,我养不起。”

柳梁若原本有意请他做娘亲的护卫,可如今看来这人就是个无底洞,她可不想请尊瘟神回府。

顾即是身边有不少高手,应当能震住他。

“贵吗?六万两白银连座衡山镇都买不了。”

宋散奏抱剑又行了几步,对顾即是说道:“你的价更高,日后……我就跟着你了。”

顾即是随手扔了块铁令给他,寒声道:“凭此令去顾家钱庄可领你要的银子。”

见顾即是这般大方,宋散奏态度变了变,“我就喜欢你这种不拖泥带水的公子。”

了了杀手的事,阿觉推着顾即是来到那具尸首前。

上头盖着白布,以王家的脾性,不可能会如此,应是宋散奏寻了一块白布为她盖上。

顾即是叹了叹,他知这位姨母命苦,也念着她的好,以往对齐君公主称臣的,见公主没了,早就不再往来。

唯有她记着十一姐姐。

齐君公主行十一,乐音公主行十六,先帝只有两位公主,两人感情自是不错。

“她不回京便好了。”

顾便是长叹不止,对着阿觉吩咐道:“将姨母葬回凉山镇,那地方……更适合她。”

远离京城,她更自在些。

在凉山镇生活的那十几年,她才是真正的活过了。

余下几日,只有柳梁若一人去上元街求学,顾即是一直没来。

京中传言他旧疾复发,日日卧床,柳梁若却知道他借此称病,暗中去了凉山镇将乐音公主下葬。

皇室向来亲情淡薄,齐晋却有几处真心。

凉山镇居于边关,与京城相距万里,她赴山河而来,怎不让人动容。

公孙先生今日讲了诗文,柳梁若一人受教,不曾出神,细细听着。

她向来聪慧,学的也快,晚些时候公孙先生得了空,柳梁若从马车上取了架古琴出来,放置在桌案之上。

她一直惦念着长乐曲,京中偶尔也有人弹奏,不过都只是断篇。

全篇她也只在公孙先生这听过一次,因而她也不知自个记的曲子是否有误。

柳梁若试了试琴音,朝着公孙先生一礼。

“先生,那首长乐曲,梁若记了大半,今日谈与先生听,还请先生指教错处。”

柳梁若闭目去除杂念,指尖未动。

一音入耳,公孙先生怔了怔,缓缓将诗集放下,屋中满是长乐曲音,见了柳梁若,似乎又见了昔日的齐君公主。

“先生,可有不对之处?”

公孙先生失了失神,柳梁若轻声又唤了一句。

“公孙先生。”

他回过神来,微微叹道:“这曲子不易学,只有残篇传世,柳小姐从何学的?”

“那日先生谈了一曲,梁若便记下了,还请先生勿要怪罪,因被长乐曲吸引,便忘了不告而取,实为不妥。”

公孙先生毫不在意,朗声笑道:“长乐曲能传承下去,自是好的,你有乐道造诣,也不会埋没了它,此曲过长,未有相似的曲音,遍观京城,唯你所奏最得我意。”

故人之物有了传承,公孙先生笑意不止。

“谢先生赞许。”

“难怪你在国子监年年榜首,虽是女儿家却不输男子,柳小姐可有科举之意?自陛下登基以来,齐君公主改了不少国策,以你之才大可去试一试。”

柳梁若早有此意,只不过她尚有顾虑。

“齐晋六年科举改制以来,乡试男女各占八二之数,会试参加者,女子甚少,去岁八月我在女子大比中得了解元,却也让人盯上了柳家,娘亲出门的时常有外人打扰。”

她虽是年少,却也知被人盯上的危险。

齐晋科举分乡试、会试与殿试。

各城乡试男女榜首各取解元一名,但不会对外公布参加人数,以保女子参试后不受打扰。

会试则是京城共考,不再分榜,只设金榜且公布参试人数,并于殿试上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亦有若干人。

因齐君公主薨逝,科举已推迟至三年后,正好是齐晋十五年的二月。

柳梁若有意科举,却也担忧着被世家觊觎,尚且只是京城乡试女子第一,便引来不少官家明着暗着的打探,若是参加会试,怕是更加让人头痛。

柳家孤女寡母的,若有人来以权施压,还真是麻烦。

去岁被京中适龄的人家扰的不得安宁,她对来府的人说,京城参加乡试的女子只她一人,她以人少才得了便宜应付了过去,这阵子柳家渐渐无人在意。

可会试不同,不再分男女两榜,只取一甲三人,她可不能寻借口了。

若是连自家府邸都护不住,连己身都成了漂泊,她参加会试又为了什么呢?

公孙先生自是明了,只叹齐君公主去的早,不然以她的性子,自会扶持女子为官。

柳梁若其实是想着为官的,京中女官不多,却也有出彩的几人,大理寺的苏少卿苏妙染便是女儿身,她断案如神,可不输于谁。

反正还有三年,她还不急,三年后再说也不迟,明日还得去青山镇,柳梁若今日回去的早了些。

出了府门,没见着年尤,却见到了宋散奏。

“年大叔呢?”

柳梁若左右看了看,也没寻到人,宋散奏懒散的拉了拉缰绳,“上车吧!你府上遇了麻烦,他先回去了。”

宋散奏似乎驾着顾府的马车。

“你何故在此?”

“顾即是让我送你归家。”

柳梁若蹙了蹙眉头,宋散奏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你又诓了他的银子?”

宋散奏撇了撇嘴,说道:“又没诓你的银子,你何必在意,快上车,耽搁了时辰,我可要多收你的银子。”

柳梁若心事重重的上了马车,她不知发生了何事,心中一时难静。

她掀开车帘,看了看宋散奏,问道:“我府上出了何事?”

“来了几个提亲的,说是要与你家结亲。”

“我才十二。”

“他们说了,可以等你到十五。”

柳梁若听了只觉烦闷不已,怎么就又开始了,好不容易安生了一阵。

她也猜到了是哪几家,许是原先唬他们只有她一人参加乡试,这谎言被发现是假的,他们便又卷土重来。

“顾即是不是去了凉山镇,怎么知道我家中出了事?”

“他两个时辰前回京,路过你府上时,碰巧遇上了那些人。”

柳梁若叹了叹气,“你常在江湖行走,定是见多识广,可有法子助我。”

“我只会杀人。”

柳梁若无言以对,她灵光一动,复又说道:“你若有合我心意的法子,我可出钱来买。”

宋散奏听了,态度大变。

“法子我多的是,听那人说你过几日要去青山镇,不如尽早出发,那些人总不可能离开京城追上去。”

这法子听着不错,青山镇人口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