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的东家是绣郎 沐锖

33. 第 33 章

小说:

我的东家是绣郎

作者:

沐锖

分类:

古典言情

“爹,娘。”沈青禾一把推开了门,就看见沈父沈母正焦急的站在院子里,不时的朝门口张望,看到沈青禾回来,他们急忙迎上去。

“怎么现在才回来呀?”沈母拉上沈青禾的手一脸关切。

“这个……说来话长。”沈青禾错开视线,没敢看沈母的眼睛。她环顾了一下四周,看着在院门口休息的车夫,对沈母说道:“娘,我们现在就走吧。”

“什,什么?”沈母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为何现在要走?”

“事出有因,总之你们听我的就是了。”沈青禾的语气有些急切,沈母也不再多说什么,看见沈青禾焦急的样子,也只能答应下来。

而一直站在旁边听他们交谈的沈父,此刻默不作声的转身去找车夫沟通去了。虽然被临时叫起来加班,车夫有些不高兴,但是沈父答应了给他加钱,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于是,他们连夜动身前往江南。

他们到江南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待马车停稳,几人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沈父沈母站在原地,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宅院。

“小禾,这什么时候……”沈母一脸震惊地看着沈青禾,眼角的泪都快溢出来。当时二老还说提前购置一间小屋的,但沈青禾却主动揽下了这个任务,还让他们不要再操心这个事情了,没想到居然是这里。

“就前段时间,当时不怎么忙,我就托人把它弄回来了。”

这个宅子是之前的沈府,在沈青禾决定要回去的时候,就已经托人打听了,虽说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

毕竟这里承载了很多“她”和父母的回忆,如果“她”知道了,一定会很开心的吧。

“走吧,我们进去看一看有没有变样。”沈青禾拉着还在原地感动的沈父沈母上前。

几个人推开门,院子倒是没怎么变,还和之前一样的布局。只是这个房子荒废了很久,现在有些杂草丛生了,现下住人可能不太合适了,看来明天是时候找人,把这个都处理一下了。

“我们今晚去住店吧,这屋子看起来也不像能住人的样子。”沈青禾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实无法下脚,只能明天找人收拾了再来。

当时买下来的时候,沈青禾以为是有人住的,想着回来随便收拾一下就可以了,结果没想到这么荒凉,应该多仔细问一嘴的。

几个人和车夫一起将东西搬进了院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找个酒楼用餐了。

吃过饭安排好几人的房间,沈青禾躺在床上,盯着床顶发呆。

她现在感觉有点不太真实,自己就这么从裴砚的手里逃脱出来了。

也不知自己逃到江南来,裴砚会不会追到这里来寻自己的麻烦。不过,他那么忙,肯定没时间来找自己吧。

而且,自己若是闯出了名声,他定不会轻易动手的。

想到这沈青禾就立马有了动力,现下最重要的,就是让大家记住自己。这样不仅能够重振家风,还能够让自己活下去。

第二天一早,沈父就张罗着一群人去打扫庭院。沈青禾也没闲着,同沈父沈母一起收拾着。虽然有些累,但却是幸福的。她每走到一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年“自己”在这个地方,如何嬉戏玩闹的场景。

是幸福的,自己以后也会继续替“她”幸福下去的。

住处的问题解决了,现下就是门店的选址了。

地理位置好的,人家不会出手;地理位置一般的,沈青禾自然也不愿意租。

接下来的时日,沈青禾两眼一睁开就往外跑,每天都是很晚才回来。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寻找了一周后,她发现了一个要急出的店铺。那店家说是要搬到上京去,因为是急出,所以价格也很划算。不仅地理位置绝佳,就连里面的装饰也是一绝,只需稍加改动就可以开业了。

就这样,原本还是小富婆的沈青禾,一夜之间就又变得一贫如洗了。

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只能再努力努力,把“它”赚回来了。

*

“诸位,今日染月阁开业,多谢各位前来捧场。”沈青禾站在绣坊门前,朝众人盈盈一拜:“不瞒大家,我曾任职于京城最大的绣坊——‘云霓坊’,前些时日陛下盛赞的《龙腾祥瑞》双面绣屏,正是出自青禾之手。”

既然得了这个名声,那不得好好利用,今日开业就用这个名号好好的引流一番,她相信有了这个御赐绣娘的名头,店铺定能经营得风生水起。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日,沈家绣坊热热闹闹的开张了。

开业初期,沈青禾给这个绣坊的定位就不是一间普通的绣坊,是一家集定制与成衣于一体的高端绣坊。

果然,凭借着前期的精心造势,开业当日便门庭若市。沈青禾望着这人山人海的场面,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根了。

“今日新店开业,内有诸多成品,皆是我在京城所绣精品,感兴趣的街坊可随意观赏。”她顿了顿,环视众人:“借着开业之机,本店诚聘精通绣艺的娘子。只要手艺娴熟,待遇绝对让你满意。”

这时人群中忽然传来质疑:“既然你这般厉害,为何要回江南?为何不留在京城发展?况且,我们怎么知道那双面绣,真是你所绣?莫不是冒名顶替?”

“是真是假,诸位进店一看便知。”沈青禾从容应答,“三日后我将现场演示双面绣技法,欢迎各位前来见证。”

“那你倒是说说,得此名号在京城不更好发展,又为何要回来?”

“京城固然好,但在我心里,远不及家乡来的亲切。”沈青禾丝毫不慌,语气认真且诚恳:“在京城是为了提升技艺,回来自然是建设家乡嘛!”

“走,大伙进去瞧瞧怎么个事儿。”众人兴致勃勃地涌进店铺。其实城中绣坊不少,大家未必缺这一家,不过是图个新鲜。

可当众人当亲眼见到沈青禾的绣品后,还是有不少人露出惊讶之色。这些作品针法精湛,构图新颖,确实非同一般。

“小女不才,这些确实出自青禾之手。”沈青禾谦虚的说道,更引得众人赞叹。

双面绣曾在前朝昙花一现,还未传承下去,就因战乱几近失传,如今重新现世,着实令人惊叹。

在一片赞誉声中,当日绣品便售出大半。

眼看着货架要空,沈青禾又惊又喜,她也没想到生意如此火爆,当即宣布:“诸位可以先登记预定,青禾定当尽力赶制。只是人力有限,现诚聘绣娘,我愿亲自传授双面绣技法。也请各位帮忙引荐合适人选。”

虽说开业当日人满为患,但是后面几日,前来购买的人数骤减,果然大家来凑热闹的居多。

而且连续数日,前来应聘的人也寥寥无几,沈青禾不免忧心:难道真的要出师未捷身先死?

虽然内心十分焦虑,但是她仍坚持经营,毕竟这三间铺面,是她全部的希望。

沈青禾没有求助沈父沈母,一来是她不愿二老再操劳,二来是家世尚未昭雪。若是此刻贸然亮出沈家名号,必然会引来过多的关注。

现如今,她只能以“从京城最大绣坊‘云霓坊’学成归来、陛下盛赞的绣娘”这个身份立足,待日后沈家冤屈平反,届时再公开真相,想必能赢得更多认可。

尽管举步维艰,沈青禾也丝毫不敢懈怠。每天既要教导学徒,又要负责采买、销售,事事亲力亲为。

店铺虽大,人手却少。

只有开业初期来的那一批绣娘,尽管每日都忙的不可开交,但几人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多谢诸位鼎力相助。”沈青禾感激不尽:“日后染月阁若能兴旺,定不忘各位功劳。只是开业初期,举步维艰,还要辛苦大家多多费心。”

就在此时,沈青禾得知过两日是褚齐褚世子的生辰。若是能得到他的赏识,绣坊定能声名鹊起。

于是她连夜赶制了一套贺礼:一件双面绣衬衣、一把团扇,还有几件精巧的绣品。

然而当她抱着贺自登门拜访时,看门的小厮见她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