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穿成陪嫁下一秒 梦里解忧

第22章 鸡舍

小说:

穿成陪嫁下一秒

作者:

梦里解忧

分类:

衍生同人

红山村的四月初村民们不得不先放下开垦荒田的活开始着手栽种孟大东家要的甘蔗大批优选的良品甘蔗做种更有孟晚请来种了十几年甘蔗的老农手把手教村民们种植甘蔗。

“看见没选梢头部和中部蔗茎从这个地方砍砍成两三个芽儿一段的种苗就这么简单。”

老农指着自己砍好的种苗对其他村民讲解“砍好的种苗不能直接栽种还要做些青石水来把种苗放在里头泡上一天一夜拿出来等表面的青石水风干了以后再栽种到田地里去。”

前面的村民们还能听得懂后面说到青石水就不理解了。

“青石不是地主老爷砌墙用的吗?怎么还能泡成水抹庄稼?”

孟晚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积极的说:“我知道了甘老青石水是不是可以减少种苗病变?”种地他不在行但石灰水的作用是杀菌嘛这个他知道。

甘老琢磨着孟晚的话“病变?还是孟夫郎会说。之前我们村栽种甘蔗都是泡草木灰的水后来有家人挣钱了要盖房买的石灰多了便突发奇想用他泡甘蔗种没想到他那批甘蔗里竟真的少有木枯花腐这件事从村里传开了之后大家便都开始用青石水泡种了。”

甘老也不知道是不是姓甘总之大家都这么叫他是孟晚当日在扬州托他师公林易在当地找的。

扬州如今是禹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这老农别看其貌不扬实际家里便是做糖坊的也就是林易才能将人请动让其动身来岭南这等偏远之地来。

他年纪大了又帮忙张罗买种路上行程慢些近些日子才到赫山县。

甘老在红山村留了三日亲自指点村民们选种

这还没完毕竟孟晚是包了两个村的地红山村的解决的差不多红泥村还要去上一趟。

不过他身体不适合奔波劳碌来红山村已是不易红泥村是万万不能再去就只能让宋亭舟和陶家兄弟带着老农和一车车的种苗去往红泥村。

红山村如今很和谐家里老人和女娘哥儿在家砍伐种苗做青石水浸泡等活计青年壮力便将泡好的种苗用板车推到地里栽种。

荒地那边之前已经都垒的差不多了小孩们被大人赶去地里捡捡石块拔拔新长出来的野草还能

顺便在地里玩闹然后滚了一身的土回来。

童顺家里特殊既没有地又不够年岁。往年都是往家门口的空地找机会种点粮食他和奶奶人口少吃的少倒也勉强活下来了。

孟晚雇佣了这个小孩每天给他十八文每天就让他跟着那些女娘哥儿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就好。

砍甘蔗其实也很费体力那些女娘哥儿们可怜童顺便叫他做些轻巧的如做青石水浸泡甘蔗等。

孟晚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童顺奶奶身体不好耳朵又背在院里溜达了一圈就回屋躺着了。

青杏打水洗衣服秦艽推了车甘蔗站在院里一刀刀的砍种。

他站的笔直过了会儿可能嫌累便也搬了个凳子坐着砍。

“你是不是还要做糖坊?”他突然问了孟晚一句。

“那是当然不然这么多的甘蔗我难道要往扬州的糖坊运输?”那成本就更高了孟晚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糖坊。

禹国的糖坊全都在江南一带那里百业熙攘万商云赴除了糖坊最出名的就是盐和纺织接下来陶瓷、造船、丝绸茶叶等百花齐放保管商贩入了江南便流连忘返。

只是当地都是厉害的商贾普通的小商贩也只能喝点汤祝三爷想去闯一闯江南恐怕轻易打不开局面但岭南就不同了孟晚琢磨着他这边已经铺好了路子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家人是时候跟祝三叔通通信了。

见他面露思索秦艽突然感慨了一句“你这脑袋是怎么长的?”

孟晚无奈的笑了下“我其实只是个普通人

他是占了便宜借用了先人的智慧但这些古人未必就都是傻子虽然大部分人思维固化的厉害可其中不乏有聪慧绝伦的人不然许多东西又不是凭空出现的比如土豆就是先例。

“大胆?”恐怕不光如此吧总之秦艽是没见过哪位小哥儿敢上来就威胁乡绅租地给他然后又果断的花费巨资来栽种甘蔗为建造糖坊做准备。

他来岭南后已经做好了宋亭舟被当地乡绅辖制动弹不得借自己世子的身份以兵队强硬**的准备可谁知这两人一个雷厉风行一个狡诈阴险竟反过来把县衙收拾的干干净净又给了当地乡绅一个下马威。

秦艽如今也琢磨过来难怪当初他太子姐夫将自

己派了过来一是避一避定襄国公和廉王的风头二是到偏远地方磨一磨他的性子毕竟这对夫夫是真没拿他当侯府世子恭敬使唤起来不知道多顺手。

秦艽恶狠狠的砍断了一截甘蔗三估计也是看中了宋亭舟和林家的关系和自身潜力若是外放能做出些功绩便可顺势拉拢。

四么……当日这位孟夫郎在顺天府尹公堂上的一番表现入了太子的眼恐怕是想让秦艽也跟在身边学机灵点。

可他这位好姐夫绝对想不到这位夫郎胆大心细行事堪称惊世骇俗不光是机灵这两个字能概括的。

红山村的种植甘蔗的计划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平地的甘蔗种好了又要马不停蹄的在开好的荒地上种稻子。

孟晚租的那些个山头也有大用赫山县的山低矮又密集与北地的山峰有很多区别。这种山在孟晚看来搞养殖正合适动物所留下的粪便发酵过后还能供给村民们新开的荒地。

退一万步讲他想吃炸鸡烤翅了。

孟晚爱吃鸡想让小吃文化提前发扬光大便要推广大范围养殖技术算是给大家一个启发养鸡还能这么养?那猪鸭是不是也行?

想法目前很美好但他也是个门外汉不比已经相对成熟的糖坊养殖场这个东西他还要细细琢磨若是出现大规模鸡瘟也要提前想出方法应对。

这时候还没有专业养殖的概念没办法找专业人士来指导许多事都只能孟晚自己瞎搞。

在纸上画了半天他弄出个鸡舍的透视图出来交给秦艽让他问问村中懂些木匠活计的陶大伯会不会做。

秦艽已经知道了他是项先生弟子却还是头一次见识他的画作见着上头栩栩如生的建筑

自从来了红山村和孟晚长时间接触后孟晚发现这人就像一个好奇宝宝这也要问那也要问的。

孟晚无奈的答:“鸡舍。”

“鸡舍?给鸡住的?你上面注着四丈长!”就算秦艽从小锦衣玉食但也知道鸡不会住这么大的地方甚至比普通人家的院子还大。

“因为我想在山头上想养一千只鸡。”孟晚心想长十三四米还是按照小型鸡舍的标准来的等今年如果养的成功明年他还要做更大的。

“一千只鸡!”不怪这位自认见多了世间繁华景象的世子这么大的反应他就没见过比姓孟

的更能折腾的小哥儿。

孟晚觉得他反应过激,“其余的六座都还先种甘蔗,空出一座山头来先养一千只鸡。四丈长的鸡舍约莫着能养一百五六十只鸡,那就先建六个鸡舍吧。

他租了童家七个山头后,立即便开始着手这些事宜了,按原本想法是想七个山头都养鸡用的。正好村民们折腾完了甘蔗,又种好自家新地,刚好能给他养鸡。

人多力量大,看似养的数量不少,但他雇佣的村民也多啊,所以七千只鸡听起来挺多,但完全能够实现。

但问题是鸡仔,这个比较麻烦,一只鸡仔是十五文上下,七千只就是一百零五两,但从哪儿能买了七千只鸡仔?这个恐怖的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