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城。
武松回援润州城厮杀的时候,朱武带领四万大军到了宜兴城外。
这里只有些许兵马,并无重兵防御。
知县陶成望见大军袭来,带着家眷匆匆逃走了。
朱武兵不血刃,夺取了宜兴城。
占领城池后,立即出榜安民,严令兵马不得劫掠。
同时带着史进、扈成和张翼巡视城池。
宜兴是一座小城,内部的人口不过十万而已。
军队进入后,城内便显得拥挤。
朱武担心军队和居民冲突,将军队移到城外驻扎,再命令军队立即加固城墙,修建防御工事,做长久之计。
一面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润州城,同时也是打探消息。
...
常州城。
方貌退回城内,麾下只有两个偏将冷恭、张俭。
15万兵马只剩下8万多,除了阵亡,很多在途中逃跑了。
之前,方腊一直很强,所以贼兵听从将令。
如今,贼兵节节败退,被武松打得满地找牙,贼兵偷偷逃跑的很多。
方金芝、邓元觉都被抓了。
方貌无奈,下令封锁城门,同时派人禀报方腊,请求增援。
...
朱武派出的信使抵达润州城时,武松正在下令收复周围的县城。
原先方腊赐封的官,愿意投降的留任,不愿意的都杀了。
方貌撤退时,很多贼兵逃跑,回了老家。
武松下令既往不咎,回家种地就是良民。
空缺的官职,武松先从当地挑选读书人担任,再一面上奏朝廷,请求任命。
信使将朱武的信交给武松,看过后,武松召集卢俊义、林冲、徐宁、欧阳雄等人议事。
几人进来后,武松开口道:
“朱武夺取了宜兴,我须过去。”
“方貌退守常州,必然向方腊求助,依我看,还有一场恶战。”
“这场恶战,应当在宜兴。”
欧阳雄看过地图,同意武松的看法,说道:
“宜兴地处太湖边缘,往东可进攻常州、无锡,还可渡过太湖,进攻苏州。”
“往西可以进攻宣州、湖州,甚至往南进攻杭州。”
“如此紧要之地,却偏偏是一座小城,方腊必定派出重兵进攻。”
林冲说道:
“我等在润州城杀了方貌许多军士,他麾下八骠骑都**,应当不敢再来。”
“如此一来,最要紧的便是宜兴了。”
“依我看,留下一人守城,其余人跟随二郎同去宜兴。”
卢俊义赞同林冲的说法,但留谁镇守润州是个问题。
大将需要跟随武松同去,小将又担心守不住。
正当众人为难的时候,武松说道:
“润州城留下曹正便可,我等在宜兴守住了,方腊不敢往北。”
“诸位兄弟都随我同去,只在宜兴镇守。”
鲁智深挠了挠头皮,感觉头发扎手。
他有些日子不曾剃头,长出来的头发有点长了。
听着众人的议论,鲁智深有些焦躁,说道:
“依我看防守不如进攻,方貌那厮被我等杀得丧胆,不如趁此机会破了常州城。”
“到了那时候,洒家在常州,二郎在宜兴,正好截住方腊那厮。”
听了鲁智深的话,武松再看向地图,觉得很有道理。
如果只占据宜兴一个地方,便是孤军深入。
可如果占据常州城,便与宜兴形成犄角之势,相互策应。
林冲、卢俊义同时看向地图,觉得鲁智深说得有道理。
宜兴、无锡地图
扈三娘担忧道:
“方貌还有许多兵马,攻占常州城,只怕是场恶战。”
欧阳雄想了想,说道:
“长老说得不无道理,如今方貌军心涣散,麾下又无大将。”
“此时攻占常州城,不是难事。”
“二郎,你以为如何?”
武松看着地图,心中正在想,要不要像鲁智深说的那样,攻占常州城。
从地理位置看,确实不错。
常州和宜兴可以相互策应,比单独占据宜兴好。
而且,将战线往前推到常州,润州城就成了后方。
武松一开始没有这样做,是为了求稳。
按照《水浒传》的剧情,南征方腊,阵亡59人。
武松不想手下这帮兄弟阵亡,所以打仗求稳不求快。
如今天下的局势,最重要的变量在北面。
何运贞一直送信来,将朝廷的动向告知。
金国已经开始联络朝廷,要联合灭辽。
蔡京、高俅、童贯三人正和宋江一起,屯兵霸州、雄州,准备进攻辽国的南京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