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背靠在椅背上,陈慈却坐得端正,一抬眼能够看到他浑圆的后脑勺和黢黑的脖子,她的手随意的搭在椅背边缘,隔他的脖子极近,似乎能感觉到男人身体散发出来的温度,隐隐暖暖的。
她出神的盯了一路,直到对方提醒她下车。
她轻笑,眼神直勾勾的盯着他。
“记性很好啊,那么多人你都能记住~”
男人低头避开她的视线,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习惯了而已。”
舅舅赵明早在班车刹住的时候就从家里迎了出来,本想走去尾箱帮她提行李,却被陈慈一声叫住。
转头看着她两手空空又有些惊讶。
“没行李?衣服也没带啊?”
她外婆紧跟着后面出来,听见这句话有些生气,气得拿拐杖敲了陈慈两下。
“哎呦!你这女娃子,这样能呆几天!”
陈慈俏皮的一笑,走过去挽她的手,将额头贴过去亲昵的碰了碰,有些撒娇的口吻。
“不是啦~东西有点多,我寄了快递。”
老人家一听,转而笑逐颜开,拉过她的手挽往屋里走。
“吃饭!等你好久了!”
远处的车闪着尾灯消失在街道尽头,陈慈一偏头将目光收了回来。
刚进屋,陈慈就被满桌的菜勾住胃,一屁股坐下就再也起不来,利落的将桌上稍远的腊肉蒜苗移到了自己眼前。
完全就是一副回到自己家的姿态,随意又放纵。
老人笑着将一碗压得厚实的米饭递到她手里,眼睛快眯成缝。
“多大了,这习惯还没改,家里就算了,外面可别这样,别人要笑话。”
陈慈看着满得快溢出来的饭,脸上尽是甜蜜的无奈。
赵明也在一旁笑。
“不碍事,多呆段时间,我再熏些腊肠出来,加上楼上现有的,走的时候给你多带些。”
陈慈半口饭嚼着,说话含糊不清。
“不着急,我这次可呆得久,没不知道好久走。”
“舅妈呢?”
她仰头问。
赵明摆摆手笑。
“她提前吃了点,有人约她跳广场舞,你不管她。”
许敬南一路跟着车,直到最后一位乘客下车后才和司机一起收工。
这小地方昼夜温差有些大,太阳彻底落下之后,与暮色一起来临的还有很重的寒气。
冷风扫过光溜溜的手臂,许敬南抖抖肩,没由来的想念起自己的外套。
女人趴在车窗睡觉的样子也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水果店还围着一波顾客,摊位上的女人看许敬南过来,却抽不出空,只得摆摆手招呼他先坐。
好不容易等人走了,两人才寻个空隙开始交接。
许敬南‘啪’的一声将腰包的锁扣解开,拿在手里,将里面的钱都取了出来递过去。
“三趟,都坐满了的,一共两千,你点点。”
女人笑着接过,从中抽了两张五十递给他,客气道。
“你我还信不过嘛,点什么!”
“今天比较忙,菜都切好了,还没炒,要不你等会,吃了饭再走。”
许敬南摆摆手拒绝。
“算了,我赶着回去,嫂子你继续忙,不用在意我。”
女人了解她家里的情况,没再挽留,顿了一会神色犹豫的开口。
“我老公今天去复查了,医生说还有几天才可以下床走路,可能还要多麻烦你一段时间。”
“说什么麻烦,你太客气了,拿钱办事,都是应该的。”
许敬南起身,作势要走。
“没什么其他事的话,我先走了。”
女人叫住他,将早就准备好的袋子往他手里递。
许敬南避开不想接,对方却一把抓回他的手,硬是塞过来。
“别客气!拿回去给老人吃。”
一副不容拒绝的态度。
许敬南见状只得道了谢接过,紧紧把袋子攥在手里,沉默的走出店面,一头扎进如墨的夜色里。
女人在门口站了会儿,见他走远了消失在拐角处,才把刚才的一把钱从兜里掏出来,一张张的仔细数着。
不同于街上的热闹明亮,许敬南回家的乡道虽然也是马路,却人烟稀少,没有路灯,隔一两百米才能有一户亮灯的人家。
到了半路,他才有机会借着一点光亮把袋子打开。
和前几日一样,里面都是些昂贵却又娇弱小气的水果,卖了一天被顾客有意忽略剩下,表面已经出现腐皮,大部分开始肉眼可见的溃烂。
许敬南打开袋子的一瞬间,甚至有细蚊飞出,一股子腐臭味儿。
他叹了口气,和往常一样寻了个路边随意丢了,又怕小地方熟人多,被人瞧见说三道四。
犹豫一阵又再次捡起来,用尽全力往前甩,直到听见远处传来沉闷的落水声才转身。
指间猩红的烟头,在黑夜细碎的虫鸣声里忽明忽暗,一路向道路的尽头延伸。
这段回家的路,总像黑得没有尽头。
村里大多人都搬走了,一片漆黑,只许家门口那盏白炽灯,在老屋檐下朦胧亮着。
许敬南不大习惯网络购物,灯泡还是许小寒从网上淘来的,几块钱,许敬南从屋里随意牵了根电线连到外面。
设备简陋,却也凑活能用。
“爸。”
许敬南走向屋前的水泥坝,开口喊人。
头发花白的老人捡了个矮凳坐着,面前是一大片削成细条的竹支儿,青幽幽一片,铺天盖地码在身前,手里正在编的凉席快完成了大半。
旁边的小木桌摆了些木头雕刻出来的小玩意儿,还有蒲草编的小动物。
老人没有停手,掀眼皮看他一眼又快速低下头去。
“回来了。”
许敬南低声应和了一句,转身进屋也找了个凳子来,拾起地上的竹条开始帮他,明天是乡镇上例行赶集的日子,夜里得把这些东西赶工出来。
“妈呢?”
他问。
手里的竹条熟练穿插个不停,老人偏了头,对着窗户支了支下巴。
“放心,在里屋看电视呢。”
许敬南这才踏实的坐下来。
许怀义是乡里远近闻名的木匠,早些年日交通和经济都没那么发达的时候,十里八村有个什么喜事,那些个嫁妆台,床,椅子板凳都是别人托人来找他置办。
尤其是一把小刻刀,被他用得出神入化,喜床上的一对龙凤总是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