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自习室里,空调发出嗡嗡低鸣声,显得四周愈发安静。时越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身穿黑色卫衣。一束阳光透过窗户,恰好落在那只握笔的手上,皮肤呈现出一种冷调的白,青色的血管若隐若现。
顾知秋不自觉放轻脚步,忽然有些挪不开眼。不知何时起,少年身上沉稳的轮廓,正变得更鲜明。即便现在两人已经变得非常熟悉,但时不时还是会有很多个瞬间会他被惊艳到。
她轻轻坐下,瞄了一眼他放一旁的卷子,密密麻麻已经写了很多。她赶紧拿出自己的资料出来,仿佛瞬间打了鸡血,还是那句老话:比你优秀的人都这么努力,自己还有什么理由松懈。
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机震动起来,江一鸣在小群里发了张照片,
一鸣惊不惊人:【寒假第三天,英语打卡!微笑.jpg】
一鸣惊不惊人:【图片】
SY:【第29页第三个例句时态错了】
栀栀复只只:【是would have done不是would had done 得意.jpg】
一鸣惊不惊人:【……下次你俩进步的时候也带上我吧,我要去做探照灯。愤怒.jpg】
小小的插曲让复习时光变得轻快,放下手机后顾知秋又沉浸于自己的复习。按照时越为她制定的计划,她今天效率高得惊人,做题的正确率甚至比在学校时还高。
和他傍晚分别后,顾知秋在公交车上到一条陌生短信:【伦敦在下雨,我看到了彩虹,分享给你。愿你有做自己的自由和勇气!】
没有署名。她看着屏幕,想起沈蔚然转身时飞扬的发梢,然后回复:【祝你也是。】
—
高三的寒假,短暂的让人猝不及防。开学后的时间,更仿佛是火箭升空后的弹道,不断加速,且一往无前。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倒计时牌上的数字疯狂地下降,却连伸手按一下暂停键的余地都没有。
开学后不久,黑板左侧的班级公告牌上,又写了许多收发讲义的时间,各科堆叠,长得快要溢出边框。老师们也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争相恐后的想把最后一点“精华”压榨出来,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考点。
课间时分,多了很多啃着面包还在默记单词的身影。顾知秋觉得几乎高三所有人的“微死感”都越来越重。
而倒计时牌从“100天”走向两位数的时候,翻页速度更像是偷偷上了发条,数字在毫不留情地变小。周围也到处充斥着紧张又疲惫的的“备战气息”,每个人都在最后的赛道上全速运转。
甚至某个周六快要凌晨的时候,老吴还在班级群转发几条:《现在流汗,是为了明天不流泪!》、《你的懈怠,正在透支你的未来!》,《战争就快打响,你准备好了吗?》,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顾知秋逐渐习惯且适应,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之前从未想过的回报——三模成绩出来那天,她在成绩榜单第五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位置,如今已经连续两次稳稳属于她。这背后的整个过程,描述出来都显得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捷径,也没有天降文曲星,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笨功夫”——反复的演算、背诵、纠错,将知识一点点夯实在脑海里,仿佛形成了肌肉记忆。
当然,少不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时越的帮助——一本又一本的错题集,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讲题……她觉得这三年,关于成绩收获的不仅仅是名次,更是一种确信,她开始相信坚持的力量。也明白真正的成长是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坚持耕耘里,静待花开。
时越的名字依然高居榜首,与自己拉开足足二十分的差距,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没错,时越在今年三月已经拿到了P大的保送,但是他一如往常的还是和大家一起上课、晚自习、考试。年级主任和老吴对此都求之不得,对着他时永远是春风拂面、和颜悦色。
连江一鸣都看出他们的私心,私下吐槽:“我越哥现在就是年级主任的‘人形镇定剂’兼‘鸡血泵’。只要他还在埋头苦学,主任就觉得咱们这届前途一片光明。还能拿他举例子,不时刺激一下我们这些凡人,现在刺激都辐射到高一和高二的学弟学妹们那儿了……”
“看看人家时越,已经保送了还这么努力!再看看你们,成天还嬉皮笑脸……好好向人家看齐!”江一鸣简直模仿达人,再加夸张的语气,顾知秋之只记得自己当时笑得都呛得咳了好几声。
想到这里,她转头看了看时越。他留在学校,确实并非可有可无。至少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悄然拔高了对“努力”一词的定义。
顾知秋收回目光,重新看向自己的试卷。她拿起笔,再次低头投入到眼前这似乎不见底的题海之中。
高峰虽遥不可及,但自己脚下的路,也能努力走的更加清晰。
—
时间奔入六月,倒计时牌上的数字终于变成了个位数。
按照惯例,高考前五天附中会正式停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回家、或是留在学校自习,调整最后的状态和心态。
停课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老吴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每一张熟悉的脸孔,那些脸庞上闪过紧张、期待,甚至还有一丝的不舍。
“该教的,老师都教给你们了。该练的,你们也都练了无数遍了。”老吴的声音比平时温和了许多,“最后这几天,都给我吃好睡好,把生物钟调到考试模式。书可以看,题可以做,但别钻牛角尖,别跟自己较劲。”
“现在开始,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们每个人,都给我精神抖擞地把自己送进考场,再顺顺利利地考完出考场。大家能不能做到?”
“能!”台下的回应声格外响亮,甚至带着点解脱般的激动。
老吴拿让班长帮忙分发信封:“里面是准考证,一定要保存好,不希望我们班有忘带准考证这种乌龙发生。记住,考完别着急对答案,考一门扔一门。”
顾知秋看着周围熟悉的教室和同学,告别感悄然降临。直至此刻,高中时代浓墨重彩的学习篇章,已然画上了句号。
—
高考第一天,阳光烈得刺眼。顾知秋站在考场学校门口,警戒线外黑压压的家长人群。她再次查看笔袋里的准考证,突然听见有人喊她名字。
时越站在梧桐树下,白色短袖被风吹得鼓起,像一面将要启航的小帆。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递给她一瓶常温的矿泉水。
“谢谢。”顾知秋接过瓶子。
“不用紧张,”时越的声音有种镇定的力量,“就跟我们平时练习的那样。下午考试,我也门口等你。”
考场门口,监考老师用金属探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