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皇女她三夫四侍(女尊) 长歌当酒

24. 纳侍

小说:

皇女她三夫四侍(女尊)

作者:

长歌当酒

分类:

古典言情

系统询问元琰:【宿主,这不是去赴宴的路吧,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元琰却道:“和她们做戏了这么些天,也该做点正事了。”

“我们去这城中四处走走看看。”

一路上,元琰靠在马车上,望着外面街道上的行人摊贩,没有说话。

直到路过一处府宅时,元琰远远看到府门张灯结彩,侧门大开,乐师吹奏,还有下人在门口大把大把地散着喜钱,吸引了许多百姓围聚拾捡。

“停车。”元琰说道。

“这里是何人的府宅,怎的如此热闹。”她向随行的侍卫询问道。

余柳遣人去问,不一会儿便打听了回来。

“回殿下的话,这是王刺史王大人的府宅。”余柳答道,“听门人说,今日是王大人次女纳侍的日子。”

“那侍夫乃富商之子,家中殷实,陪嫁了许多金银,小有脸面。是以哪怕只是纳侍,过门礼也办得风风光光的。”

元琰又问:“可有探听到那小侍是哪家的男儿。”

“这……”余柳没想到殿下随便一看会问得这么细,连刺史之女的小侍出自何家都想知道,顿时被难住了。

“要不属下再让人去问问?”余柳摸着头说道。

“嗯去吧,仔细问问清楚,看看那是城中哪户富商家的男儿,能嫁入这刺史府。”元琰点头。

余柳闻言,派了两名侍卫前去打探消息,自己则是跟着元琰继续前行。

马车一路向前,元琰不说停,就一直行驶。

渐渐的,周围的街巷变成了大片的田地,人烟也稀少起来。

“殿下,再往前都是村子农田了,殿下看可要回去。”余柳怕元琰走过了,低声提醒道。

谁料元琰丝毫没有意外之色,反而道:“不必,停马下来吧,本王要来的就是这里。”

这里除了田地农人什么也没有,就是普通的村落,殿下来这里做什么?

余柳心中不解,但看着元琰下了马车,连忙跟了上去。

元琰在田间走着,看到了一农人正在地里忙活。

“大娘,路过口渴,能否讨口水喝。”元琰询问道。

那农人抬头,见是一衣着华贵,身后还跟着侍从的女子在问自己要水,顿时有些惶恐。

“俺家只有井水,贵人若不嫌弃,俺这便去取来。”

说罢,她就吩咐一旁帮忙干活的小女儿在这坐着,自己去前边的屋子里取水去了。

一会儿,农人拿水回来了,水装在破碗里,碗边缺了个口子,但元琰一点也没嫌弃地自然接过,道谢了一声。

“多谢大娘。”

于是借着这喝水的时间,元琰和她搭话起来。

“大娘,今岁风调雨顺,想来年成不错。”

“托老天的福,地里收成比去岁多些。”农人嘴上这么说着,但脸上却不见喜色。

“那是好事啊,如此也能多些粮食过冬。”

“哎,哪里哟……”农人叹气一声,“不过是堪堪度日罢了,收多收少对俺们来说哪里不是一样。”

“这就有些奇怪了,大娘你方才还说年成好些,怎么又道余粮不见多,那少掉的那部分粮食都去哪了。”元琰问道。

“贵人你是不知道啊,俺们年成是多了没错,但朝廷的税粮也变多了……原本确实能余下些,但在官差娘子们收完粮后,也就和往年没什么两样了。”

余柳听着不信,忍不住道:“大娘,是不是你弄错了。朝廷收的税粮都是有定数的,岂会突然增改。”

农人这才看向元琰身后的余柳,“娘子,俺们不会骗人。朝廷收的数确实没变,但下面的官娘们却会看着多收。”

“有的官差娘子会将斛装满后继续上堆,直到冒尖才停。当着俺们的面踢了斛身数脚,将粮米洒落满地,收进她们自个带来的布带中。这样一弄,比俺们原本要交的税粮多了二三成有余……都是常有的事。”

余柳从小长在京城,哪里听说过这样的事情,闻言不禁瞠目结舌。

“这么做可是公然盘剥啊!”

难怪年成不错,百姓的生活却不见好,敢情全是替人作嫁衣裳,都肥了上头的腰包了。

“大娘,这些银钱你拿着,就当是我吃水的钱了。”元琰听到这里,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命侍卫拿来些碎银子,塞给农人作为报酬。

“只是一碗水而已,使不得,使不得……”农人看着这么多钱不敢收。

“大娘收下吧,也给女儿买些吃食衣裳。”元琰说完,便带着余柳转身回到了马车。

余柳听了这么久,算是看明白了,殿下今日出来,就是为了探听漕粮之事的。

于是她问道:“殿下,还要再走吗?”

“不用了,今日差不多了,这便回去吧。”

元琰说道:“那王刺史之女纳侍之事,让人尽快查清楚报来。”

“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