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见到鬼会脸红 枯里斩

39. 昆南楼

小说:

我见到鬼会脸红

作者:

枯里斩

分类:

古典言情

幽深的过道里,外壳焦黄的老式灯泡闪烁着暗光,墙面受潮发霉,黑斑点缀其上,门前的黑色踏垫上混杂的土腥气,旁边凌乱摆着几双鞋面脏黑、污垢成堆的运动鞋。

窗帘的边缘与门底的缝隙都没有光亮透出,司珈晔把耳朵贴近门板,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你跟这家的几个小伙子都认识吧?”

司珈晔刚想徒手掰断防盗窗的围护栏,从没上锁的窗户里翻进屋,不巧,过道尽头的黑暗里,浑浊近似气音的女声漫过夜色传到她耳朵里。

面对这道声音司珈晔没有立即回话,扳动护栏的手顿在半空。

“别不说话,我认得你,老来找他们麻烦那个绿头发姑娘。”

听她这么说,司珈晔已经明了,貌似是这儿的房东。

房东步伐蹒跚,边走边向司珈晔说清情况:“这家一共四个小伙子,不知道他们昨晚上干嘛去了,大清早就脏兮兮的从外头回来,那个带头的小陈啊满身是血,人都要散架了,跟摊烂泥似的,走起路来比我这个老婆子还费劲。”

房东说的有些累了,拄着拐棍停在原地休息,司珈晔见状把门口换鞋专用的塑料板凳递给她,老人点头致谢继续说着:

“后来啊这四人进了屋,不知道为什么关着门一直在屋里争论了一个小时,我也是听邻居说的,之后啊就没动静了,没过多久那个姓陈的小伙子换了身衣裳,挨着楼梯扶手下了楼,一个人开着他们的车不知道上哪去了。”

“说来也奇怪,他们都住着这么久了,天天都能跟我碰上面,那个姓陈的今天早上跟我打招呼居然叫我李姨,我明明姓刘。还有啊,整栋楼的人都知道这几个小伙子整天惹事,把治安搞得乌七八糟的,特别是带头那个姓陈的,不过今天他倒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明明自己都站不稳了,还嘱咐我注意腿脚多晒晒太阳,看我在晒被子,说什么都要帮我晒,还说些体谅我年纪这么大了一个人住不容易的话。”

房东说到这不由得可惜起来,摇头嘟囔着:“我看小陈他是真想改过自新,走之前帮我浇菜,还给我削了一个苹果……”

发现她说着说着偏离主题,司珈晔连忙挑重点提醒:“那么刘阿姨,所以这家的小伙子到底去哪儿了?”

房东一听,重重地跺着拐杖:“后来啊小陈走后没多久,大概是午饭之前吧,十一点多的样子,就来了两辆警车,问了几句话就找我要门钥匙,把这家剩下的三个小伙子全押警车里去了,这栋楼里的可有不少人都看见了。”

说着,她补充道:“还有啊,我听警察说,好像是那个姓陈小伙子报的警,还用的什么迷药把那三个迷晕再报警,住隔壁的几个邻居也听到了他们几个大清早的吵架内容,好像是小陈劝其他几个自首什么的,说什么你们还年轻,回头是岸,不要像我一样执迷不悟追悔莫及……”

司珈晔有些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刘阿姨,你说的都是真的?”

房东拍拍胸脯打包票:“保真,我这么大年纪了,没必要爬好几层楼特地上来骗你。”

“那之后的事呢?那个姓陈的最后怎么样了?”死对头的行踪最好了解清楚,好做应对,司珈晔急不可待地问。

“后来就更奇怪了,今天下午三点多,又来了一批警察,上你面前这间房里东翻西找的,还问了这里的住户好多问题,我回答的是最多的,把今天看到的全跟警察说来了,也在这全对你说了,一字不落。”

说完,房东目光炯炯,手里握着的拐棍不住的敲击地板发出“咚咚咚”的声音:“所以啊小姑娘,你以后就别来这找他们几个的麻烦了,他们还年轻,进去改造还是有前途的,给人家一个重来的机会。”

这番话司珈晔听得不太痛快,面对房东护犊子的行为也无话反驳,打完招呼后匆匆离开了这栋楼。

一路上司珈晔始终闷着头走路。

搞不明白状况的事太多了,难道昆南楼除了能扰乱人思绪,另外还有让混蛋悔过自新、助人行善的魔力?

房东口中提到的陈誓霖确实很反常,还不止这些,昨晚她在昆南楼接触的那个陈誓霖也很不对劲,真正目的让人难以揣测,人也比平时能说会道,行为上更是浮夸,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不对,想起昆南楼里那张被月光照得半明半阴、邪气森森的脸……

霓虹灯光照亮的马路上,司珈晔止步不前,整理着昨晚陈誓霖的所有举动,以身试险、甜言蜜语地劝说、永无止境的撞墙行径、那张鲜血淋漓满脸堆笑的脸、刺破关节皮肉的森白骨骼、“哐哐哐”的撞墙声、阐述自己的心愿时疯狂颤动的身体。

他根本就不像人,那些伤痛完全不像是人体所能接纳的……

人会为了一件事做到这种境地吗?他本人会舍得付出那些代价吗?

鉴于对陈誓霖本人的理解和昆南楼之行的整个事件的经过,还有那些堆积如山的疑点。陈誓霖本人和幕后的神秘人是否有所关联,两者的目的好像都是要让她偏离正常生活的轨迹,到底是在帮她还是在害她?

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无意窥见到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司珈晔没有焦头烂额,也没有喜忧参半,她像平常一样,双手插进外套的口袋里,半张脸埋在冲锋衣的立领下哼着小曲,踏着松闲的步伐穿行在人流涌动的街道上。

前方红灯落定,她顺应人潮驻足等候,期待着不久之后跳转的绿灯。

——

回家之前司珈晔打车去了趟废弃报社。

手机浏览器里呈现的和官方通报的关于昆南楼事件的资料少之又少,十分有限,她在事发前就在网上搜索过,结果最终得到的情报连50个字都凑不齐,后来重要的信息都是那位“姚军保”提供的。

而那位神秘人提供的内情和陈誓霖表述的真相也很有可能并不是实情,这时候就需要一位第三方,它不一定能佐证什么,但用来对比和区分显然很合适。

这间报社因为闹鬼废置了十几年,几年前探险者司珈晔的光临了这里,从那之后这里一直是她的资料搜集库。

报社不大,共三层,平时还会有其他报社的工作人员结伴到此查找资料,所以里外会出现脚印也很正常。

年份久远的报纸全都存放在地下一楼,2003年的报纸大概就在靠近地下室第四排的书架上,她记得很清楚。

延伸至地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