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不可直视神
可惜即便以陈辉如今的实力,也无法发现数据面板的任何端倪,它就像根本不存在一样,更不用说任何与暗物质暗能量有联系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陈辉终究还是回归现实,回到了深空之眼的建设上,他深知,掌握了四大基本力的统一理论,如同获得了一把钥匙,但宇宙殿堂中最深邃的密室尚未打开。
既然暗能量和暗物质不与电磁力交互,那么,想要观测到它们自然只能通过操纵引力来实现,深空之眼中搭载了他最新研究出来的引力透镜。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陈辉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数据面板的熟练度依旧在缓慢提升,如今蓝星文明已经没有任何问题能够难到他,可这在研究暗物质暗能量上,这似乎没有半点用处。
走进深空之眼总控室,这一次陈辉选择了著名的**头星系团作为第一个观测目标,这是两个星系团正在高速碰撞的系统,是验证暗物质存在的理想实验室。
全息屏幕上,首先浮现的是熟悉的可见物质分布图,两个因碰撞而扭曲的星系光晕,但紧接著,算法开始渲染UFL捕捉到的总质量分布。
图像上,两个清晰的、与可见星系团位置大致重合,但却更加庞大、边界分明的蓝色质量团块浮现出来,它们如同两个幽灵,穿透了彼此,也穿透了因碰撞而滞后、集中在中间区域的热气体。
这些蓝色的质量团块几乎不受电磁相互作用影响,在碰撞中直接穿过了彼此,而依赖电磁相互作用的普通气体则被留在了后面。
「这就是暗物质!」
陈辉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深空之眼直接探测到了巨大质量源产生的引力场,而这个质量分布与可见物质分布严重不符,且其动力学行为表明它几乎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
短暂的兴奋之后,陈辉开始记录这团暗物质的数据。
任何事物,只要被观测到,在他面前将不再有任何神秘。
基于深空之眼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尤其是暗物质在星系碰撞中表现出的无碰撞特性,陈辉对其性质进行了更精确的界定。
理解了其性质,陈辉开始设计能在常规环境下工作的暗物质探测器。
传统的地下实验室试图捕捉暗物质粒子与原子核的极稀有碰撞,希望渺茫,但陈辉另辟蹊径,他的探测器不追求捕捉单个粒子,而是探测暗物质作为一个连续分布的流体或场所产生的集体引力效应。
三个月后,幽冥之眼原型机在天宫三号实验室落地。
陈辉迫不及待的开启原型机,紧接著,一幅前所未有的图景,在虚空背景上,以冷蓝色的数据流形式,缓缓浮现、
凝聚。
那是一个由无数纤细而致密的引力流编织成的、无比复杂且宏伟的三维蛛网结构。
它如同一个巨大无比的、拥有分形结构的神经束,贯穿并包裹著整个星系团,可见的星系,如同被粘在这张无形巨网上的发光尘埃,其运行轨迹被这张网无声地牵引、塑造。
陈辉屏住了呼吸。
这不是推测,不是模型,这是直接成像。
他看到了,不是用光,而是用引力本身作为探针,看到了宇宙那真正的、不可见的骨架。
他的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这就是暗物质,不是粒子云,是——结构性的时空褶皱,是引力本身的脉络。「
然而,陈辉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此。
骨架之外,是什么在推动整个宇宙的膨胀?
他将幽冥之眼的灵敏度推向极致,对准了宇宙中最空的区域,一片广袤的星系际虚空C
目标是探测那最难以捉摸的暗能量。
这一次,探测的不是引力,而是时空本身的膨胀速率在微观尺度上的波动。
他设计了一种**性的观测模式,测量真空中两个无限接近的点之间,因为宇宙膨胀而产生的、理论上存在的极小尺度分离速度的差异。
数据流起初如同杂乱无章的雪花。
陈辉植入了基于他统一场论的最新滤波器,旨在捕捉那种驱动膨胀的本源压力的痕迹。
几分钟的等待后,屏幕上的变化,让见惯了宇宙奇观的陈辉,也感到了发自灵魂的震撼。
原本漆黑的背景,开始被一种极其微弱、弥漫一切的、暗金色脉动光辉所取代。
这光辉并非均匀分布,它如同一个活物的肺部造影,呈现出宏大的高能区与低能区的交织与流动。
在某些区域,暗金色的光芒如同沸腾,推动著时空结构向外鼓胀,在另一些区域,光芒相对黯淡,仿佛在为下一次呼吸积蓄力量。
这不再是静态的图片,而是一幅动态的、宇宙尺度的能量场呼吸图。
陈辉瞬间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