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道果然说到做到,第二日一早就把一本《三字经》和一套文房四宝交给喜春。又教她写了“人之初”三个字之后才出门去礼部的衙门上值。喜春对着苗文道写下三个字反复练习了一天,等到苗文道回来时看到她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
拿起她条案上的宣纸,看着她写的满满一页的人之初,苗文道不吝夸奖:“真不错,第一天便能写成这样,喜春,你可以呀。”
苗文道的话让喜春大受鼓舞,接下来的每天除了下午陪着冯大娘绣一个时辰的手帕,其他时候都在屋里认真地练习着苗文道给他写下的字,每天苗文道下值后还缠着对方教她认识更多的字。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喜春就能读完整本三字经,苗文道给她的一本话本她也能连蒙带猜磕磕巴巴地读完了。
第一次感觉到学习快乐的喜春,重新对读书这件事情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原来为自己而读书真的是件高兴的事情。
冯大娘见喜春学习的热情比当年她家玉生考秀才那会儿都要高涨,有时她睡了一觉起来见喜春屋里的烛火都还未熄。
“好孩子,读书是件好事,可是咱们也要爱惜身体。再说你又不用考功名,俗话说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大娘相信,你只要能坚持每天学上一点,一年下来进步也会是很大的,可别熬夜把身体熬坏了。”
听了冯大娘的话,喜春不再熬夜读书,只每次学习的时候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坚持几天后竟然发觉这样的效果丝毫不输用时间堆积起来的时候。
苗文道手上的事情大约还有十天就要结束,晚饭桌上他对喜春和冯大娘二人说起这件事,“娘,家里要带走的东西可以收拾上了。”
双柳巷的这个二进的小宅是他爹买给他在京城里头安身用的,他一个月前已经给家里去了信,再过两天家里就会派可靠的仆人过来看宅子。
“咱这儿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只把衣裳和用惯了的器具带上就好,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在兰台县当地置办。”冯大娘想了想道。
喜春对苗文道说的这个消息格外高兴,能够离开京城去兰台县意味着离她回家又进了一步。
翌日,冯大娘拉着喜春出了门,“喜春,大娘知道庆阳街有家霍记成衣店的衣裳做得很好,这马上快要过年了,咱们趁着还没有离京赶紧去买上两身,到时候出了京城可不一定能碰到这么好的样式了。”
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霍记成衣店,店里面基本都是卖的女子的衣裳。喜春当时离开卫家时没有带衣裳出门,这几个月冯大娘已经给她亲手缝了好几套衣裳。她给冯大娘钱,冯大娘推脱着不要,最后抵不过她的坚持才象征性地收了半两银子。今日出门前她特意带了钱,喜春看着店里琳琅满目的衣裳,有心也要为冯大娘买上两件。
喜春一眼相中了一件绿底柿蒂纹滚兔毛边的氅衣,冯大娘试过之后果然很是合身。冯大娘高兴地摸着衣裳的纹理,掌柜的见状赶忙过来夸赞:“大娘,你穿这件氅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简直就像比着你的身材量身定做的一般,您这儿媳妇啊真是会挑。”
喜春看着一旁挂着的淡紫色氅衣想起了往事,一时没有听到掌柜的话。
冯大娘那头听到掌柜称喜春为自己的儿媳妇,心里头高兴得紧,招呼掌柜给喜春拿出几套最时新的衣裳。喜春被冯大娘推着进了试衣间,穿在她身上的衣裳样样好看,冯大娘取舍半天才定下了里头最显喜春气色的三件。
冯大娘拿着衣裳到了柜台,喜春看着冯大娘掏出荷包就要付钱,赶紧挤到柜台面前抢先把银子递到掌柜面前。
“今天我来付钱,您可不许和我抢!”
冯大娘知道喜春身上有些钱,可是喜春孤身在外她就不想让她花钱,无论何时,女子身上有银钱傍身才好。冯大娘刚想让掌柜把喜春的钱还给她,自己重新付,就见掌柜已经过好了戥子,把余下的二两半银子递还给喜春。
“大娘啊,这么孝顺的儿媳妇要付钱给您老买衣裳,您就乐着去吧。老朽我做了这么些年生意,孝顺的儿媳妇可是不常见呢。”
听掌柜误会自己和冯大娘的关系,喜春正要解释。冯大娘见状开口,“是是是,老身享福呢。”说着就把喜春拉着出了成衣店。
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家江南饭馆,冯大娘拉着喜春就进去,“走,今天中午大娘请你吃饭。”
两人吃了一条鱼,一盘大煮干丝和一碟香菇青菜。吃得肚饱溜圆,冯大娘又拉着喜春在街上闲逛消食。到了永定街,冯大娘又想起自己还没给锦绣布庄的掌柜说自己不接绣活的事,拉起喜春又进了布庄里头。说完话正要回家,街面上忽然经过一队吹着喜乐往女方家里送聘礼的人马,街上的行人纷纷站在街道两旁驻足观看。
街上被堵得走不动道,喜春和冯大娘也只好在布庄门口的台阶上等着队伍过去,足足等了小半个时辰,送聘礼的车队人马才走完。
冯大娘感慨道:“呵,好生豪气,真不是这是哪家和哪家结亲?”
站在冯大娘前头的一个中年汉子道;“嗨,我告诉你吧,这是卫府和明家结亲,卫峤卫大人你知道吧,那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听到这话,喜春的心好像被人剖出来赤裸地放置在冰天雪地中央,她离开了卫峤,一颗心还没有离开。卫峤给明家大小姐的聘礼如此贵重,想来她在他心里地位也是一样。而她自己,确实对于卫峤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
人潮散去,冯大娘准备招呼身边的喜春回家,扭过头去发现喜春不知何时已经是满脸的泪水,连鼻尖都哭得红彤彤的,看上去好不可怜。冯大娘拿出手帕给喜春擦去眼泪,柔声问道:“好孩子,怎么了这是?”
喜春扑到冯大娘怀里,呜咽地哭出声。周围两个看起来流里流气的年轻人对着哭泣的喜春吹口哨,冯大娘对着二人使出一记眼刀,二人便灰溜溜地离开。
冯大娘怜爱地轻拍喜春的后背,“好孩子,别哭了,有什么事情跟大娘说。”
喜春哭了一阵,心中好受许多,想起现在她和冯大娘还在人来人往的街头,这样哭下去总是不好。便止住眼泪从冯大娘的怀里出来,低头擦去自己眼角的泪水,“大娘,我们回家吧。”
喜春没说自己突然哭泣的原因,冯大娘也没有追问,只是猜测她可能是想家了。毕竟喜春一个小姑娘孤身来到京城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离家那么远,想家也是正常的事情。
卫府里头,卫峤在书房里临帖,阿贵进来给他送上新沏的茶水。
卫峤抬头看了他一眼,“聘礼都送过去了?”
阿贵点点头,笑道:“回老爷,都送过去了。奴才看,明府上上下下都挺满意呢。”
“这就好。”
卫峤低头瞥见书案上的砚台,忽然想起几个月前喜春站在这里给他磨墨的场景。那时候的甜蜜都不是假的,她却就那样一句话也不留地走了。石榴院里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