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提笔圈地

第 62 章 交待与安排

小说: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作者:

提笔圈地

分类:

古典言情


安阴市政府大楼的走廊,光洁得能映出人影,却总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得脚步声都显得小心翼翼。

李毅飞站在市长孙国栋办公室厚重的实木门外,指尖无意识地捻着口袋里的两盒硬壳中华烟。

多港镇的尘土气似乎还沾在衣襟上,与这栋象征着权力的建筑格格不入。

他深吸一口气,将长途驱车的疲惫和内心的盘算都压了下去,换上一种基层干部特有的、带着点谦卑又透着股韧劲的神情。

秘书**明那张仿佛噙着标准笑容的脸适时出现在门后。“李**,您来了。”声音不高,带着程式化的热情。

“徐秘书,打扰了打扰了!”李毅飞快走两步,笑容真诚而热络,双手自然地伸过去握手。

就在两手相握的瞬间,两盒硬邦邦的东西如同变魔术般滑入了**明的掌心。

**明的手指几不可察地一收,那两盒中华便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他笔挺的西装内袋里,动作流畅得如同呼吸。

“市长刚开完会,您稍等。”**明脸上的笑意似乎真切了半分,转身轻轻叩响了门。

“进。”孙国栋沉稳的声音传来。

办公室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映照着安阴略显陈旧的天际线。

孙国栋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抬起头,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李毅飞,惊讶中带着审视:“毅飞?真是你?我还以为小徐弄错了。

几个月不见,你小子怎么从首都的大庙跑回安阴这小地方挂职来了?还是在多港镇?”他放下文件,身体微微后靠,语气听不出喜怒。

李毅飞上前几步,站得笔直,姿态谦恭:“孙市长,您就别取笑我了。组织安排,说我这棵苗子得在基层的泥土里扎扎根,才能长得结实。

这不,就发配到多港镇这‘前线’来了。现在啊,我可是您手下的兵,现在就盼着您指点迷津呢。”

他巧妙地将“挂职”说成“发配前线”,既放低了姿态,又点明了上下级关系,更透着一股“我来干事”的劲儿。

“哈哈,滑头!”孙国栋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手指虚点了他一下,“首都的暖气坐惯了,突然到多港那风口上,滋味不好受吧?是不是发现‘大有作为’和‘寸步难行’就隔着一层窗户纸?”

“市长您真是火眼金睛!”李毅飞脸上适时露出苦笑,带着沉重的真诚,“以前在上面,看的是报表,听的是汇报。

现在坐在多港镇那个位置上,是真真切切看到老百姓的苦。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学校窗户漏风,青壮年都出去讨生活了,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没个盼头。

看着揪心啊!为官一任,要是不能给老百姓趟出一条活路,这官当得还有什么意思?”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初生牛犊般的赤诚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嗯,不错!”孙国栋收敛了笑容,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有这份心,有这个觉悟,难能可贵。基层是苦,是难,但也是最磨砺人、最能看清本相的地方。

组织上让你下来,看来是对的。”他话锋一转,“今天来,不只是跟我诉苦吧?说说,有什么想法?”

李毅飞立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装订整齐的计划书,双手恭敬递上:“市长,不敢说诉苦,是来向您汇报工作,取经学习的。

这是我结合多港镇实际,憋了好些天弄出来的一个初步发展规划,粗浅得很,斗胆请您斧正。”他刻意用了“憋”和“粗浅”,既是谦虚,也是给领导留出发挥的空间。

孙国栋接过,表情严肃起来。他没有敷衍,逐字逐句,看得极慢极仔细。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毅飞屏息凝神,目光看似平静地落在孙国栋脸上,实则捕捉着他每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时间仿佛被拉长。终于,孙国栋合上计划书,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沉默片刻。这几秒,让李毅飞的心悬了起来。

“毅飞同志,”孙国栋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带着明显的欣赏,“这份计划书,有点意思!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切入点也选得刁钻。

以特色种养殖打头阵,串联乡村旅游和本地加工,形成个小闭环…很有操作性!看得出来,你是用了心,动了脑筋的。”

“谢谢市长肯定!”李毅飞脸上涌起由衷的喜悦,随即又恰到好处地浮现出为难,“只是…市长,这万事开头难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县里面卫**…非常支持我们的想法,特批了50万启动资金,卫**还特别强调要专款专用。但这缺口…还是很大。”

他搓了搓手,显得有些局促,“不知道…市里面,能不能看在多港确实困难的份上,稍微…倾斜那么一点点?”最后几个字,他说得小心翼翼,带着点“不好意思开口又不得不开口”的窘迫。

孙国栋看着他,忽然笑了,带着点洞悉一切的了然:“你个滑头!铺垫了这么一大圈,感情是在这儿等着我呢?绕来绕去,还是伸手要钱来了?”

李毅飞赶紧赔笑:“市长明鉴,实在是…老百姓等不起,发展拖不得啊。卫**也常说,要抓住机遇,时不我待。”

孙国栋敛起笑容,身体前倾,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笃笃声。“计划是好。

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多水县的情况,你比我清楚。卫氏李同志在那里…一言九鼎。

这钱,就算我批了,真能一分不少、顺顺当当落到多港镇的账上?用到你的项目上?你能保证中间环节不出问题?这个风险,你想过没有?”他直指核心——卫氏李对长林县的绝对掌控力。

李毅飞心下一凛,知道这是展现自己“价值”和“手腕”的关键时刻。他微微挺直腰背,脸上露出一丝混合着谨慎和决然的表情,压低声音道:“市长,这个风险,我反复掂量过。

所以我来之前,特意向卫**做了详细汇报,重点强调了这项目如果成功,将是市里关注、甚至可能推广的亮点工程。

卫**…当时非常重视,亲口对我保证,这笔专项资金,包括后续可能争取到的任何支持,县里都会全力保障,专款专用,确保用在刀刃上,绝不允许任何人伸手!

他还说…这是关系到他在市领导面前脸面的大事。”李毅飞巧妙地将卫氏李的“保证”包装成其维护自身**形象的需要,增加了可信度。同时隐去了任何“交易”的痕迹,只突出卫氏李的“支持”态度。

孙国栋眼中瞬间掠过一丝真正的惊讶。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哦?卫氏李…亲口跟你保证了?不动用专项资金?”这似乎不太符合他对卫氏李的认知。

“是的,市长,千真万确!”李毅飞语气笃定,眼神坦荡,“卫**当着我的面说的,掷地有声。

我想…这项目做好了,对他,对县里,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绩。”他再次给卫氏李的行为披上合理的“政绩驱动”外衣。

孙国栋盯着李毅飞看了足足有十秒钟,仿佛在重新评估眼前这个年轻人。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寂。他似乎在权衡,在判断李毅飞话语的分量以及这背后卫氏李的真实意图。

终于,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靠回椅背,脸上恢复了市长的权衡与决断。

“毅飞,”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掏心窝子”的坦诚,“跟你说实话,市里的钱袋子也紧得很,到处都张着嘴等饭吃。

你的计划有潜力,但要一下子拿出太多,也不现实。”他顿了顿,手指在桌面上重重一点,“这样吧,看在你这份心,也看在你确实做了扎实工作的份上,我让财政给你特批150万!

专项用于你计划书里列出的核心项目启动。这已经是我的最大权限了。你要把这笔钱给我管好、用好,花出个响来!多港镇要是能打个翻身仗,这钱才不算白批!”

150万!远超预期!巨大的喜悦冲击着李毅飞,但他强行按捺,脸上只流露出激动和感激:“市长!太感谢您了!有这150万,加上县里的50万,前期启动绝对没问题了!

您放心,我一定把这笔钱管得死死的,每一分都花在明处,花出效益!绝不让您失望,更不让卫**失望!”他拍着胸脯保证,特意强调了“不让卫**失望”,将卫氏李也绑在了这辆战车上。

“行了,漂亮话少说,真本事拿出来。”孙国栋摆摆手,“报告放这儿,我签批。具体拨款流程,徐秘书会通知你。好好干!”

“是!谢谢市长!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李毅飞知道见好就收,恭敬退下。

门合上,走廊的冷气让李毅飞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150万到手!这是推动多港发展的关键燃料!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卫氏李的“保证”?那不过是暂时稳住他的幌子。这笔钱,就是他李毅飞在卫氏李眼皮底下点燃的第一把火,而火种,就握在他自己手里。

他并未下楼,而是脚步沉稳地走向走廊另一端——市纪委**楚江河的办公室。这才是他此行的真正核心。

楚江河的办公室陈设简单,却透着一种无声的威严。深色家具,墙上“清正廉洁”的条幅笔力千钧。楚江河本人端坐案后,目光如古井深潭,不怒自威。

“楚**。”李毅飞坐下,没有任何寒暄,声音压得极低,“我来汇报近期在多水县的情况,重点是围绕卫氏李的…观察和初步接触。”

楚江河面无表情,只微微颔首。

李毅飞言简意赅:如何刻意在卫氏李面前放低姿态、表现出“求进步”的渴望;如何以发展多港为名争取资金,并巧妙地利用了卫氏李好大喜功的心理,让其承诺不动用专项资金;

以及刚刚在孙市长那里争取到150万的情况。他刻意弱化了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真实意图的细节,重点描绘了卫氏李的“支持”姿态和自己“一心扑在发展上”的表象。

“楚**,卫氏李在多水县的根基,比想象的还要深。我现在虽然挂着镇**和副县长,想深入核心,难如登天。

他身边的人,针插不进,水泼不入。县里要害部门,都是他的‘自己人’。”李毅飞眉头紧锁,道出困境,但语气并非绝望,而是寻求指引。

楚江河静静听着,手指在桌面无意识地轻点。直到李毅飞说完,他才抬起眼,目光锐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