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穿透云层,将薄雾扯成一缕一缕。草芽顶着露珠,如宝石闪烁。
花园的柳树下,王齐志时而后仰,时而下蹲。又忽的起身,双臂展成一字形,一手指天,一手探地。
口中还念念有词:“熊经、鸟申……吸、呼、吸、呼……”
叶安宁站在酒店后门看了一阵,走过去才发现,王齐志一头的汗。
“舅舅,你在干什么?”
“练功!”王齐志喘了一口气,“林思成说,这是扁鹊创的导引术!”
“扁鹊医术早失传了,你听他胡扯?”
“胡不胡扯不知道,但肯定有用!你忘了,他过年打架,一个人打四个,一改锥就把车窗捅了个窟窿?”
王齐志直起腰,又做了个挽弓的动作,“他说等我调息好,再传我一套拳法,到时候配合着练!”
“练拳?”叶安宁“哈”的一声,一脸古怪,“舅舅,你要拍武打片吗?”
王齐志的眼神躲闪了一下:“你懂什么?”
是不是扁鹊创的,王齐志不知道。但他知道,林思成教他的这套动作,和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导引图》非常像,那里面,可是有房中术的。
练过的都说贼有用,不过一般人练不会罢了……
叶安宁又左右乱瞅:“他人呢?”
“去湖边打拳了!”
“不务正业!”
正说着,身后传来脚步声,林思成小跑进了花园。
对比就挺明显:王齐志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林思成的脑门上却不见半滴汗。
“安宁姐,起这么早?”
叶安宁抿了抿嘴:早什么早,都快八点了?
其实她也想早起,像林思成一样,跑一跑,再做做操,但坚持了两天,她就放弃了:
冬天的早上六点钟,天都是黑漆漆的,冷不说,有时还下雪,但林思成雷打不动。
就想不通,练那么结实干嘛?
叶安宁又看了看表:“几点去关圣庙?”
“还早,等我和老师换身衣服!”林思成甩着手上了楼,“然后带你去吃好的!”
一说吃好的,叶安宁开始舔嘴唇:“吃什么?”
“关公羊汤!”
换了衣服开了车,一路往西,过了盐湖又往南,差不多快到关圣庙才停下。
店不小,像是新装修的,门头的金匾熠熠生辉:解州王剑羊肉泡!
路边就是农田,不远处就是乡村,但马路两边停满了车,店门口还排着长队。
再往里看,店里人挨人,人挤人,转个身都难。
叶安宁一脸惊讶:“这里算是郊区吧,怎么还这么多人?”
林思成指了指店里的荣舆墙,上面密密麻麻,挂满了铜匾:中国面食特色金奖、山西十大餐饮特色店、河东十大餐饮名人、金牌掌勺人……
“上百年的老字号,今天又开庙会,当然人多!”
叶安宁又开始舔嘴唇:“好不好吃!”
“当然,还便宜!”
林思成直接办了张会员卡,菜牌上只要有的,点了个遍。
随后上了楼,说了一会话的功夫,服务员先端来了凉拼。
四样牛肉:酱卤、椒麻、五香、板筋。两样羊肉:羊舌和冷切。
另外还有麻花、千层酥饼、肉饼并几样素拼。
夹了没几筷子,羊汤也端了上来:泡馍、煮饼、胡卜、粉汤……林林总总摆了一桌子。
招呼了一声,一群人吃的稀里哗啦。
叶安宁鼓着腮帮子,含含混混:“林思成,这麻花好吃……”
“这个是正宗的稷山麻花,传承更久,有两百来年了!”,林思成端着汤碗捞粉条,“去年申报国家非遗,估计下一批就能审批通过!”
“这羊肉也好吃!”
“中条山的草滩羊,吃的是草药……据说关羽就是吃这种羊肉长大的……”
“你又胡扯?”
“骗你做什么,要不能叫关公羊汤?”
两人话说个不停,吃得还贼快。眨眼的功夫,林思成两碗半羊汤就下了肚。
叶安宁吃了一碗半,但凉肉没少吃,少说也有半斤。
赵修能就觉得,其它都不提,就说吃,这俩简直是绝配:一个爱吃,见什么都想尝一下。
另一个懂吃,不管去哪,当地有什么风味,有什么美食,门儿清。
风卷残云,吃了差不多快一个小时。
把卡给服务员账,刚送回来,外面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往外一看,关圣庙外的广场上升腾起蓝烟。
叶安宁一脸兴奋,冲到窗边:“开始了开始了……”
“着什么急?”
王齐志瞪了一眼,又回过头:“赵总,那老板说了没有,瓷片什么时候拉回来?”
“说是到下午,最早也要到两三点!”
“那就先逛一逛!”
方进不喜欢闹腾,两个资料员也嫌吵,林思成让赵二把他们送回了酒店。
就在对面,只隔着一条马路,剩下的五个人没开车,慢悠悠的晃了过去。
人极多,山门外围的水泄不通。只见旗幡林立,人山人海。
炸完了炮,又上了香,十几个壮汉抬着大轿出了山门。
前后四座,前三位是尧、舜、禹,最后一位是关羽。
四樽神像将将出了广场,“咚”的一声巨响,脚底下晃了两晃。
随后,锣鼓震天。
叶安宁惊了一下,随后,又瞪圆了眼睛。
二十四个身披绛红凤袍,头戴点翠羽冠的女孩手握鼓捶,用力的敲着战鼓。
两边各有八个穿箭袖的小伙,四个拿夹板,四个捧着梆子,站在两边和音。
敲的什么不知道,但感觉声韵铿锵,恢宏豪放,仿佛上了战场,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
二十多个女孩意气风发,英姿飒爽,叶安宁看的目眩神迷。
演了差不多快十分钟才停下,叶安宁面色潮红:“林思成,这是什么鼓?”
“绛州(属运城)鼓乐,花敲鼓,第一批国家非遗项目,前年上过春晚!”
“太振奋了,跟打仗似的?”
林思成点点头:“刚演的是《秦王破阵乐》,当然振奋!”
正说着话,又一声鼓响,四五十个汉子涌出山门。
身穿劲装,头戴英雄巾,速度极快,一眨眼,就在广场上列好了阵。
腰间绑着盆鼓,手里握着打了结头的麻绳,“咚”的一声,软槌齐齐的往下一敲。
只敲了一记,鼓声一歇,两边的十多个汉子齐齐的一敲锣。而后四五十个锣鼓手齐齐的往前一进,又一声大喝。
嗡一下,就感觉血冲上了脑门,脸都是木的。
又演了差不多十分钟,叶安宁的脑门上渗出了汗珠。
“林思成,这又是什么鼓?”
“万荣(属运城)软槌锣鼓!”
“也是阵乐?”
“对,刘秀大战(王莽)孤峰山(万荣)!”
说了没几句,又是一阵鼓响。顺声一看,十几个穿白衣的汉子出了庙门。
腰里是鼓,肩上是鼓,胸前是鼓,背上是鼓,脑门上还是鼓。
声音清脆了许多,不如之前澎湃激昂,但要喜庆许多。
且边敲边跳,时而掏腰,时而掏腿,时而绕膝,时而又是一记秦琼背剑。
一直到演完,叶安宁往过靠了靠:“林思成,这又是什么鼓?”
“万荣鼓舞,又称多鼓,逗鼓!”
“这是什么曲子?”
“祈丰年!”
话音未落,又从庙门里冲出一群穿着红袄的女孩,挨个上了一座板凳摞成的高台。
随着一声鼓响,叶安宁呀的一声:二十多个女孩双腿勾着板凳,齐齐的往后一仰,立地一个铁板桥。
随后起身,往右侧里一探,一槌敲向同伴的鼓面。
如此这般,时而倒打,时而缠腰,时而缠打,动作极为惊险。
但也是真的好看,叶安宁眼花缭乱。
演完后好一阵,她才回过神来:“林思成,这又是什么鼓?”
“稷山高台花鼓,也上过春晚!”
“怎么全是鼓?”
“晋地从战国先秦时就抵御羌戎,一直到明朝,御胡两千多年,打的仗多,流传下来的鼓乐也就多。所以才有‘天下鼓乐出山西’的说法……”
林思成笑了笑,“这四种都是国家级申遗项目,区别只是有的已经列入目录,有的正在申报……而且这才是运城一地,整个山西,能申遗的鼓乐至少有十多二十种……”
“这么多……”叶安宁惊了一下,又指指台上,“开始唱戏了?”
几个戏装打扮的中年男女站在台上,有的敲四页瓦,有的弹三弦。
林思成瞅了一眼,又听了一下:“临漪的眉户,又称清戏,这一折叫《三及第》,古时富户家办喜事,盲人贫民去助兴,唱的就是这一出。所以有种说法称,眉户源自陕山两省的《莲花落》……”
“那个呢?就那个提木偶的呢?”
“那是芮城线腔,也要唱词,一人扮两角,大致类似双簧戏!”
“呀,林思成你快看,那是不是窦娥?”
“就是窦娥。关汉卿就是运城人,据说还是关羽后裔……”林思成瞄了一眼,“这是蒲州梆子,又称乱弹……绝活挺多,挺好看的……”
“你怎么知道?”
“书上有写!”
“唏~”
两人边看边聊,兴致很高。赵大赵二扎着耳朵,仔细的听。
赵修能和王齐志却面面相觑。
搞清楚,这是山西,不是陕西。
林思成倒好,吃的懂,鼓乐懂,戏曲也懂……本地人有没有他这么熟悉?
不信?
拉个台下的观众问问,刚才演的什么鼓,这会又唱的是什么戏,有几个本地人能答全乎的?
演完鼓乐唱戏,唱戏完了又耍杂技,差不多快三个小时,巡城的四圣折返而来。
抬进庙里,请进大殿,然后献牲,拜祭。又一阵鼓乐,热闹才真正开始。
吃的,玩的,穿的,用的,眼花缭乱,目不瑕接。
看到一个套圈的摊,叶安宁一脸兴奇:“林思成你看,有鸡,还有鹅……都好肥!”
林思成一脸无奈:“叶表姐,你套这玩意,准备放到哪养?”
“为什么要养?”叶安宁舔舔嘴唇:“街上找个饭馆呀?”
就知道吃,没救了!
林思成叹口气,又瞅了瞅:“鸡还行,但那几只鹅,估计不太好套!”
“为什么?”
按叶安宁的理解,鹅要大一些,高一些,脖子还那么长,肯定比鸡容易。
林思成笑了笑:“它会转脖子,会把扔来的圈躲开!”
叶安宁半信半疑:“不大可能吧?”
林思成没说话,当场买了五十块钱的圈。
挺贵,五块一个,鸡套两个算中,鹅算三个。
叶安宁接过塑料圈,瞄了好久,才丢了出去。
然后,圈都还在半路上,那鹅就开始晃脖子。而且并非只是叶安宁套的那只晃,是一群全跟着晃。
没出意外,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