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梅以千岛王国女王身份,发出一份措辞严厉,且附有证据的**照会,却如同一滴水落入了江海,在国际社会只引起了零星的反响。
没办法,各个大国都有自己的紧要事情,无暇顾及角落里的纷争,对于华盛顿或者莫斯科来说,这一切仿佛只是公园里的两只打架的猴子而已。
然而在爪哇当局内部,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对于一手挑起纷争的将军们来说,无论是从宗教的角度,还是从他们的习惯而言,这个激进的群体觉得,被一个由女人领导的、刚刚“非法”成立的、在他们看来不过是熊猫集团傀儡的伪政权如此公开指责和威胁,是一种奇耻大辱。
尤其是照会中“责令立即停止”、“接受国际审判”等字眼,深深刺痛了他们敏感而脆弱的自尊。
爪哇官方迅速将这份照会扭曲解读,说是对其的挑衅,对伟大爪哇人民的侮辱,他们不但不制止,反而进一步煽动报复情绪。
在某些激进派看了,唯有以更猛烈、更彻底的暴力,才能洗刷这种“羞辱”,并向外界展示其“不屈”的意志。
而这种非理性的愤怒,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他们对局势的判断,他们更加倾向于认为,这只是熊猫集团的外交恫吓。
至于熊猫集团会不会反抗,在他们看来,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种事情,历史上发生了太多次,熊猫集团只是第一次开始呼吁而已。
同时,此时爪哇当局的内部状况,却远不如其宣传的那般铁板一块、众志成城。
成功的行动,仅仅意味着权力顶层的更迭,远非国家的整合与稳定。
但时间,恰恰是他们这群人最缺乏的。
这一群爪哇将军,军队内部不同派系、不同军种之间,因此时的权力分配而暗流涌动,忠诚度并非百分之百可靠。
而同一军种之内,他们需要时间清洗军队中的异己分子,消化获取到的胜利果实,并将影响力渗透到各自划分的区域。
仓促的行动和随后的大规模**活动,极大地消耗了本就不甚充裕的军事储备。
此时爪哇的部队报告显示,**、油料、备用零件均出现短缺,许多武器装备处于不可用的状态。
与此同时,苏门答腊北部奇亚特区的游击队,一直是一根硬刺,此刻正趁机加剧活动,校门口今天也没少插手支持,他们开始袭击当地的驻军,着手组建自己的组织。
苏拉威西岛上也并不太平,熊猫集团在这里投入了数十支队伍,已经处于烽火遍地的状态。
新上台的情报系统忙于内部整合,对于外部大规模军事集结的侦察和分析能力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将熊猫集团的动员,误判为“熊猫集团只是武装自卫”或“虚张声势”的情报失误。
这种内忧外患的混乱局面,使得这群爪哇将军产生了极大的误判,对千岛王国果断的发出“宣战”。
这是一场基于**冲动和错误评估的“豪赌”,而非经过周密准备的战略行动。
这群人幻想利用国际社会的沉默(尤其是美西方的默许),和自身“地头蛇”的优势,迅速压服这个熊猫集团主导的新生政体,却严重低估了对方所拥有的毁灭性力量和决死意志。
反观熊猫集团(千岛王国),则呈现出一种令人恐惧的极致冷静与高效。
整个国家(或巨型公司)如同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战争机器,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一丝不苟地运转着。
党建国的命令通过改组后的“董事长办公室-保安委员会”体系,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庞大的舰队集群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离开婆罗洲和马来半岛的港口,驶向预定的集结海域。
士兵们沉默地登船,脸上看不到狂热,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坚毅和等待释放的怒火。
通往南部边境的道路上,军用卡车、装甲车、牵引火炮组成的洪流日夜不息,但却严格执行无线电静默和灯火管制。
位于伊里安岛、婆罗洲内陆的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线昼夜轰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