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远是聪明人,立刻领会了郑遂的意图。
这是要他假意周旋,深入虎穴,收集更确凿的证据了!
此法有些冒险,但这却是打破僵局的最佳策略。
能否通过建州,打通全国的脉络,就看今朝了!
崔文远当即肃然应道:“臣明白了!定当小心行事,把握分寸,不负陛下重托!”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叩门声。
门外传来影巫与人交谈的声音,随即门被轻轻打开。
影巫谨慎的关上门,低声禀报:“陛下,崔大人,建州府衙派人来递帖子,言称知府刘大人在府中设下薄宴,为崔御史接风洗尘,请御史大人务必赏光。”
郑遂与崔文远对视一眼。
果然如此。
既然来了,那就也不必推拒,且去看看他们要做什么吧。
郑遂轻笑一声,对崔文远点了点头。
“你看,这就来了。去吧,见机行事。记住朕的话,多看,多听,少说。影巫会安排人在暗中保护你。”
崔文远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恭敬应道:“臣,遵旨。”
他转身离开,走到前厅,对等候在外的府衙来人朗声道。
“回复杨知府,本官稍后便到。”
片刻后,崔文远整顿一番,更了衣,便乘坐官轿,来到了建州知府衙门后宅。
府门外张灯结彩,知府刘知山亲自率领一众属官在门口迎候,态度颇为热情。
“崔御史大驾光临,真是令敝府蓬荜生辉啊!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御史大人海涵!”
刘知府满脸堆笑,亲自上前搀扶崔文远下轿。
崔文远面上挂着一抹淡笑,既不显得过于亲近,也不至于太过疏离。
“刘知府客气了,本官奉命而来,叨扰了。”
进入花厅时,桌上早就已经备好了席面。
上头堆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琳琅满目。
崔文远不禁皱了皱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言果真不虚。
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没有直接显露出自己的厌恶来。
而作陪的除了府衙官员以外,还有几位衣着华贵,一看就气度不凡的乡绅。
其中一位,只看一眼,便引起了崔文远的注意。
此人年约五旬,面色红润,眼神精明,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自从崔文远进门起,他视线就一直落在崔文远的身上,似乎是在暗中打量。
但他极会隐藏,当崔文远望过去的时候,他却即刻变换出一副谦卑深色的。
想必,这位就是那杨家的家主了。
崔文远故作不知,顺势被刘知府等人邀请着入了座。
席间,刘知府与那几位乡绅极尽阿谀奉承之词,频频向崔文远敬酒。
只是话里话外间,崔文远还是敏感的听出了他们在不断的试探他对此案的态度。
只是他们说的颇为迂回,主要问题都围绕着崔文远在京中的背景,以及他对所谓“地方惯例”的看法。
崔文远依照郑遂的指示,言语谨慎,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完全拒绝。
偶尔流露出些许对旅途劳顿、办案不易的感慨,这一来二去之下,倒真是给了他们一种既不是铁板一块,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印象。
如此一来,他们倒也不敢怠慢,更不敢强加什么手段,对待崔文远的态度反而比之前还要更加热烈起来。
酒过三巡,杨家主使了个眼色。
刘知府便借口更衣,将崔文远请至一旁静室。
屏退左右后,刘知府才压低声音道:“崔御史,明人不说暗话。苏家那案子,实乃意外,证据确凿。只是那苏老汉固执愚顽,非要攀诬乡绅,搅得地方不宁。御史大人远道而来,何必为这等小事劳神?只要大人肯行个方便,我建州上下,必定不忘大人恩德…”
说着,他袖中似有动作,想要递过什么东西。
崔文远心中冷笑,面上却故作沉吟,并未立刻接过,只是淡淡道。
“刘知府,案情如何,本官自会查明。至于其他,本官初来乍到,还需多看多听。今日宴席甚好,多谢款待,本官有些醉了,就此告辞。”
他这话说的可谓极为巧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