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蜻蜻

22. 归家

小说:

古代童养媳的发家日常

作者:

蜻蜻

分类:

古典言情

暮色漫过青岗林时,肖德兴才从药田回来,他拍拍身上的尘土,直接去大厨房吃饭。

如今他们每月给大嫂交粮食和铜板,每日管三餐饭食。馒头或者干饭,再配上一个蒸菜和汤,全家人都轻省多了。

听蜜娘讲,每旬还能有一个肉菜哩。他低头扒拉一筷子炖得软烂的白菜,感慨如今这日子可真是有盼头。

回到屋里的时候,赵芳面朝里蜷在床上。

“今日可是累了?怎这么早就歇下。”

肖德兴摸着冰凉的水壶,瞥见墙角针线篮里躺着半只没纳完的鞋底——是三丫的尺寸。

“丫头呢?还在蜜娘屋里忙活?这半夜了也不得歇,竟比咱两都忙,当真是有出息。”

他话刚出口,被褥里突然爆出闷闷的哭腔:”可不是有出息,忙着卖她亲娘换前程呢!”

油灯”噼啪”爆了个灯花。赵芳掀开被子坐起来,散乱的发丝粘在泪痕交错的脸颊上:”你闺女大义灭亲,举报我私藏药材,如今全家都晓得我赵芳手脚不干净!”

她越说越激动,扯过枕边汗巾狠狠擤鼻子,”山沟里长的丹参,是他们家后院的韭菜不成,怎么我自己挖几株还成了错了,竟要扣我一整月的工钱!"

“你糊涂!”肖德兴攥着的粗陶碗磕在桌上嗡嗡作响,"没有蜜娘教咱们认药,你知道丹参是啥?"

他后槽牙咬得发酸,想起晌午在药田看见的场景——三丫蹲在地垄间,认真的给要移栽的药材修剪根须。日头把闺女的脸晒得通红,可那双眼睛亮得吓人,他说不出来,就是觉得这日子真有奔头。

“闺女没事吧,她被蜜娘骂了?这么晚跑哪里去了你也不知道找找?”她闺女一向心思细腻,他嘴笨不会说话,媳妇又是个能惹事的,闺女心里有话也不会和他们说,这会伤了脸,可别想不开啊。

“我是后娘,我不顾她死活!还能去哪,人家现在是副组长了,得意着呢。”赵芳说完又躺在被窝里呜咽起来。

这次肖德兴可不惯着她,“要是闺女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日子你能过就过,不能过你回去找你爹妈。”撂完这句狠话,他掀开帘子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夜色漫上窗棂时,李蜜将最后一片丹参铺在烘板上。陶炉里噼啪炸开火星,三丫坐在角落的矮凳上,手里的《青岗林药物图鉴》半天没翻动一页。

"可是在怨我?"李蜜突然出声,惊得三丫差点摔了书册。

烛芯爆出个灯花,将三丫脸上未干的泪痕照得发亮。她慌忙用袖子抹脸:"我娘偷藏药材,本该受罚的......"

“你这傻丫头,罚她不是罚你,去给你娘送壶蜂蜜水去。总不能真叫你们母女离了心。”

看三丫还在那呆着,二丫将蜜水塞到她手里,轻推一把,“抓紧去吧,送完快点回来,今晚咱还得开会哩。”如今二丫说起话来一副小领导模样,哪还有当初的扭捏劲。

肖德兴蹲在井台边,看闺女提着陶罐拐进他们的院子,月光把三丫的影子拉得老长,恍惚间竟有了几分大人模样。

他以往也会遗憾怎么就不是个小子,可如今他只想让自家闺女能有个好前程。他不懂咋样才算好,但能在蜜娘跟前多学几分,肯定是错不了的。

李蜜的西屋透出暖黄光晕,她在桌前记账,这段时间的药材还算是买了个好价,这批丹参一出手里能用的钱就宽裕了。

二丫将烘干的药草码进竹篓,肖江肖河兄弟蹲在门坎旁磨药锄。

三丫进来时,脸色好了许多,众人都心照不宣的不再提这事。二婶是二婶,三丫是三丫,这点他们都分得清。

今天李蜜准备开一个小小的管理层会议。二婶起贪念这事情不足为奇,但族长尽然这么快就按耐不住,直接想要截胡,当真是出乎李蜜所料。

如今虽然断了他的念想,但确实如阿泽所说,他们在乡下久居,目前实在不宜和族里撕破脸。

“大哥,咱们肖家还有哪些得用的人家,各家情况如何你明日先去了解一下,尽快给我个消息。”

李蜜稍一沉思又接着道,“药田的事情现在得提上日程了,马上山里冷了,冬天能挖到的药材就那么几样,不够咱们这么多人吃喝的。明日起二丫跟着我育苗,净药的活就交给三丫来负责。药田现在肖河你盯着点,采药队这边以后大哥来带队。”

见肖河还在望着自己,她笑笑,“二哥你每日忙完药田就来跟着我炮制药材。”

没等众人开心太久,她又接着抛出要求,“你们除了日常做工,最重要的就是得好好识字,每隔五日我会出题测试,不及格的人就给我回去继续挖药。”

李蜜不管大家的哀嚎,队伍得快速壮大,领导班子的素养跟不上可不成。

一场会开到夜深,李蜜看到大伯和二伯在门口徘徊,是来接孩子的,她也不再多说,让大家回去好好休息。

***

山里越发冷清了,郑家炭坊的窑洞腾起缕缕青烟,肖德勇抹了把额头混着炭灰的汗,想着今日得找管事的问问,能不能买几筐炭送回家去。

他们兄弟俩如今在炭坊的日子还算好过。

因着之前李蜜提醒过他们竹子也能烧炭,肖德奎人机灵,来炭坊后说通管事砍了一批竹子试着烧了一窑,竟真的成了。

而且竹炭比他们烧的黑炭更好用,不仅烟小,也更便宜。这山里到处都是竹林,砍一根竹子耗费的人力可比砍一棵树容易多了。

因着竹炭,管事得了郑老爷的赏,也不为难他们,平日里干的也都是轻省一些的活计。

第二天,管事让人将三框竹炭搬到骡车上,都是挑出来成色普通的炭,但价格却十分合适。

兄弟两人再三道谢,郑管事捧着暖炉,笑着说道,“肖兄弟,这是做什么?咱们都是在这干苦力的,这么外道干嘛。”

他拿腔拿调,“你要别的我自然没本事弄来,这次品炭咱这有的是,何须客气呀。更何况这竹炭烧成可是大功一件,你不晓得,如今府城里头都用的是咱这炭呀。”

肖德奎忙道,“我们不过是提了一嘴,要不是您组织人烧窑,哪里能有如今这好炭呀。这功劳自然是您的。”

这话郑管事爱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