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长安城外,南郊,皇家籍田。
时值初冬,寒风料峭,呵气成霜,却丝毫无法冷却现场万人空巷般的沸腾热情。
黑压压的人群从田埂一直蔓延到远处的官道,人声鼎沸,几乎要将凛冽的寒风都驱散几分。
维持秩序的金吾卫与左领军卫士卒甲胄鲜明,手按佩刀,组成人墙,才勉强隔出一条通往田间的通道。
御驾亲临,仪仗煊赫。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端坐于临时搭建的观礼高台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三位皇子亦随驾在侧,目光皆投向那片即将成为焦点的籍田。
在距离御驾不远的另一处视野极佳的观礼区域,几位身份尊贵的女子悄然伫立,成为了人群中一道靓丽却暗藏锋芒的风景。
高阳公主李漱一身火红的狐裘,如同冬日里最耀眼的火焰。
她性子急,耐不住寒冷,踩着鹿皮小靴,不时跺脚取暖。
一双明亮的杏眸却死死盯着远处正在做准备的林平安,眸光炽热而专注,毫不掩饰自己的关切与自豪。
长乐公主李丽质则披着一件雪白的银鼠斗篷,气质清冷如兰。
她站姿端庄,看似平静地注视着前方,但紧抿的娇嫩红唇和不时轻绞帕子的纤指,却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永嘉公主李月站在稍靠后的位置,一件宽大的云锦缎面披风将她的身形遮掩得严严实实,巧妙地护住了微隆的小腹。
她妩媚的俏脸上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目光流转间,落在林平安身上时,却比旁人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亲密与笃定。
这三位与林平安关系匪浅的公主,今日罕见地站在了一处。
她们之间或许仍有芥蒂,或许仍在暗自较量,但当她们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另外两位结伴而来的少女时,一种无形的、同仇敌忾的默契便迅速凝聚。
那两位少女,正是任城郡主李雪雁和魏征嫡女魏小婉。
李雪雁穿着一袭鹅黄色的暖裙,外罩同色系绣梅斗篷,清新淡雅如早春初蕊。
她安静地站在闺蜜魏小婉身边,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场上那个挺拔的身影,眼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感激、崇拜以及一丝朦胧的情愫。
若非他,自己此刻或许已在奔赴吐蕃的凄凉路上。
魏小婉则是一身水绿色的衣裙,外披月白鹤氅,气质温婉,浑身散发着一股书卷气息。
她看似平静地观察着现场,但偶尔投向林平安的目光,却带着几分好奇、几分探究,以及一丝被那首“我见众生皆草木”所撩动的、连她自己都未必全然明晰的涟漪。
父亲对他的看重,他自身的才华横溢,都让他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高阳最先察觉到了那两道“不一般”的视线。
她性格直率,当即微微侧身,看似随意地对李丽质和李月低声道:“瞧瞧那边,魏小姐和雪雁妹妹也来了呢,倒是难得见她们对农事如此上心!”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和划清界限的意味。
李丽质闻言,目光轻轻扫过,端庄一笑,声音柔和却意有所指:“魏妹妹娴静知礼,雪雁妹妹天真烂漫,自是关心国事农桑!”
“何况长安伯今日若成,于国于民皆是幸事,引人关注也是自然!”她将对方的关注巧妙归结于“国事农桑”,轻描淡写地抹去了可能存在的私心。
李月轻笑一声,声音带着特有的妩媚腔调,她拢了拢披风,更显身段:“是呢,林大人这般人才,总是格外引人注目的。只是不知,这注目之中,有几分是真心为这新犁,又有几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她话里有话,眼神瞟向李雪雁和魏小婉的方向,带着一丝过来人的了然和淡淡的审视。
她们三人的对话声音不高,却恰好能飘到不远处的魏小婉和李雪雁耳中。
李雪雁脸颊微红,有些不自在地低下头,下意识地往魏小婉身边靠了靠。
她心思单纯,但并不傻,自然听出了三位公主话语中的试探与隐隐的排斥。
魏小婉却显得从容许多。她轻轻握住李雪雁的手以示安抚,随即,拉着她上前来到李丽质一行三女面前,落落大方的朝三女盈盈一礼。
“三位公主殿下安好!今日盛会,长安瞩目,我与郡主亦是慕名而来,想一睹能令郭司农与阎少监都惊叹不已的新犁风采!”
“若此犁真能利农利国,自是万民之福。至于其他……”,她话语微顿,目光坦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