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19世纪雾都的甜蜜窗口 一只小蜗牛

54.哈德森太太的回忆录

小说:

19世纪雾都的甜蜜窗口

作者:

一只小蜗牛

分类:

现代言情

莉莉画展的成功,像一阵温暖的风吹遍了格洛斯特街。如今走在街上,常能听到邻居们热情地招呼莉莉,讨论着她画作中的某个细节。但在这片赞誉声中,有一个人看得最为专注,也最为感慨——那就是哈德森太太。

十月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新换的蕾丝窗帘,在甜点店的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哈德森太太像往常一样在下午三点准时推门而入,门铃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今天的面包布丁闻起来特别香,亲爱的。"她对正在柜台后的西奥多说,眼睛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墙上新挂的一幅画——那是莉莉画的哈德森太太窗台的全景,每一盆天竺葵都栩栩如生。

西奥多微笑着夹起一块刚出炉的面包布丁:"莉莉说这是专门为您画的,她说您的窗台是整条街上最有生机的角落。"

哈德森太太接过还冒着热气的纸袋,却没有立即离开。她站在那幅画前,眼神变得悠远:"我母亲常说,天竺葵是最知恩的花。战争最艰难的那年,我们只剩下三盆,可它们还是开得那样热烈。"她的手指轻轻抚过画框,"莉莉把它们画活了,就像我记忆中的样子。"

这时,阿尔菲抱着他的新笔记本从书房出来——那是霍普金斯教授送给他的,皮质封面,内页是特制的方格纸,非常适合绘制图表。

"下午好,哈德森太太。"阿尔菲礼貌地打招呼,同时习惯性地打开笔记本,"正好想请教您,我正在研究社区供给系统的演变,您是否记得以前的格洛斯特街,冬天是如何配送煤炭的?"

哈德森太太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亲爱的孩子,你要问这个,那可有的说了。四十二年前的冬天可比现在冷得多,十一月的霜就能冻住水泵。"她在一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将纸袋放在膝上,"送煤的马车每周三清晨五点准时出现在街角,老马查理的鼻孔里喷着白汽,蹄铁踏在结霜的石板路上,那声音清脆极了,整条街的人都听得见..."

她娓娓道来,声音里带着岁月的质感。阿尔菲飞快地记录着,莉莉也不知何时拿出了速写本,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勾勒出她想象中的煤车和老马。

西奥多停下手中的活儿,靠在柜台边静静听着。哈德森太太描述得如此生动,仿佛那个冬日的清晨就重现在眼前。他注意到,当哈德森太太讲述这些往事时,她那双因年岁而略显浑浊的眼睛重新变得明亮,腰板也挺直了些。

"...那时候啊,"哈德森太太继续说着,"送煤的鲍勃总会多给我们家一铲子煤,因为他知道我父亲经常免费给穷人看病。作为回报,母亲总会给他准备一壶热茶和两块姜饼。"她轻轻叹了口气,"那样的日子,现在想来还觉得温暖。"

莉莉举起速写本:"哈德森太太,鲍勃是长这样吗?我按照您说的'总是戴着一顶破旧的鸭舌帽'画的。"

哈德森太太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画纸,突然笑出声:"天哪!亲爱的,你简直像是见过他一样!就是这个样子,连他右脸颊上的那道疤都画出来了!"

这个下午的对话比往常长了整整一个小时。当哈德森太太终于起身离开时,西奥多注意到她的步伐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当晚打烊后,西奥多在家庭会议上提出了他的想法。全家人围坐在厨房的大桌旁,桌上摆着莉莉的速写本和阿尔菲密密麻麻的笔记。

"你们不觉得吗?"西奥多激动地说,"哈德森太太的记忆就像一座宝藏。那些关于旧日格洛斯特街的故事,那些已经消失的店铺和人物,那些战争年代的坚韧与温情...如果不被记录下来,终将随着时间流逝。"

阿尔菲立刻点头:"今天她提到的煤炭配送系统就很有意思。我算了一下,按照当时的配送效率,如果能优化路线..."

"不只是效率,"西奥多打断他,"是那些故事本身的价值。我想,我们可以帮助哈德森太太,把那些珍贵的记忆变成一本真正的回忆录。"

艾琳正在熨烫明天要用的桌布,闻言停下手中的活儿:"这个想法太美好了。哈德森太太就像我们的大家长,她的故事不仅是她个人的记忆,也是这条街的历史。"

亚瑟放下手中的报纸,沉思片刻:"如果要做,就要做得系统。阿尔菲,你需要制定一个采访计划,按时间顺序或者主题来整理。莉莉,你可以为每个故事配插图。这不仅仅是一时兴起的项目,而是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

阿尔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开始绘制时间轴:"我可以设计一个系统的时间轴,从哈德森太太的童年开始,重点记录格洛斯特街的重要变迁。"他的眼睛因为兴奋而发亮,"这比设计配送路线有意思多了!我可以把口述历史和现有的档案资料做交叉验证..."

莉莉则已经迫不及待地翻开新的一页画纸:"我要为每一个故事都画插图!哈德森太太说的老煤车、旧水泵,还有那些已经不见了的店铺..."

第二天下午,西奥多带着这个提议正式拜访了哈德森太太。当听到要把她的回忆变成一本书时,这位素来沉稳的老太太罕见地愣住了,手中的茶杯微微颤动。

"我这些老掉牙的故事..."她轻声说,声音有些哽咽,"真的有人愿意读吗?"

"当然愿意。"西奥多真诚地说,"您的记忆是格洛斯特街的灵魂。比如您昨天说的那个关于送煤车的故事,阿尔菲听后对社区供给系统有了全新的理解。而莉莉根据您的描述画的旧日街景,让从没见过的我们都仿佛身临其境。"

哈德森太太沉默良久,目光缓缓扫过客厅里那些老照片。最后,她轻轻点头:"如果这些故事真的对年轻人有帮助...如果它们能让更多人了解这条街的过去...我很愿意试试。"

于是,每周二和周四的下午,成了固定的"回忆录时间"。哈德森太太的客厅里总是飘着红茶的香气,阿尔菲准备好他的笔记本和钢笔,莉莉带着她的画具,西奥多偶尔也会加入,负责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

起初,哈德森太太还有些拘谨,但很快就在年轻人真诚的期待中打开了话匣子。她讲述起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那年,整条街张灯结彩的盛况;讲述第一个煤气路灯亮起时,孩子们惊奇地围着灯柱转圈;讲述那些早已搬走的老邻居们的趣事...

"记得战争时期,"某次采访中,哈德森太太的声音低沉下来,"我们在地下室里躲空袭,伯格先生——就是街角面包店的老店主——总是带着他当天没卖完的面包来分给大家。他说:'炮弹可以摧毁我们的房子,但不能摧毁我们分享面包的心。'"

莉莉的画笔停住了,她轻声问:"就像现在我们店有时会把没卖完的点心分给需要的邻居一样吗?"

哈德森太太微笑着点头:"很像,亲爱的。温暖的传递,从来都是这条街的传统。"

随着故事的展开,阿尔菲的笔记本渐渐填满了工整的字迹。他不仅记录故事,还会细心地标注时间、地点,在旁边空白处记下自己的疑问和思考。有时他会突然抬头问道:"哈德森太太,您说的那个杂货店老板,他每周进货的日子是固定的吗?"或者:"那时候的房租,是用什么方式支付的?"

莉莉的速写本更是变成了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她画下了哈德森太太记忆中那个总是戴着高顶礼帽的送奶工;画下了街角早已消失的老式水泵,妇女们在那里一边打水一边闲聊;画下了战争时期,邻居们在防空洞里互相安慰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意外的是阿尔菲的变化。原本只对数字和系统感兴趣的他,开始在这些鲜活的历史中发现了新的价值。某次采访结束后,他若有所思地对西奥多说:"我以前只关心如何优化现在的配送路线,但听了哈德森太太的讲述,我才明白,有些传统之所以延续,是因为它们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比如送煤的鲍勃多给的那铲子煤,这种非正式的互助网络,可能比任何优化算法都更稳固。"

西奥多惊讶地看着弟弟:"你开始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阿尔菲推了推眼镜:"霍普金斯教授说,理解一个社区的内在逻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