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失忆女主带着残疾系统(快穿) 卿未眠

84. 报恩的郡主(83)

小说:

失忆女主带着残疾系统(快穿)

作者:

卿未眠

分类:

现代言情

祁都府衙两日后宣判,魏妍指使奴仆买凶伤人一案人证、物证齐全,相关从犯也一并受审判刑,其中魏妍作为主犯,判的最重,杖三十、徒两年,从犯春夏为魏妍奴仆,受主人驱使,量刑轻一些,仅杖十,徒六个月,从犯张大、李木等五人,系收人钱财为恶,杖二十,徒一年。

判决结果不止以公文形式送到了昌平侯府,还在府衙门口张贴了布告,围观百姓最开始只是议论这主犯还是个女子,心肠真狠等等,后来得知她出身昌平侯府,顿时就炸了锅,对昌平侯府也指指点点起来,连带着祁都平时作风嚣张的勋贵子弟都被议论了一番。

脑子清楚的勋贵和官员纷纷严格约束自家子弟,一时间街上的富贵公子都少了大半。

得知这些的楚霏正陪在文瑾身边,和她一起逗弄宋瑧玉。

“这动静倒是大了,”文瑾听孙谦禀报外面的事,轻笑了声,“如此也好,就该给那些个胡作非为的公子哥紧紧神。”

袖手站在下方的孙谦眼皮抖了抖,以他对这位殿下的了解,这事恐怕还没完。

他做安阳长公主府的长史也有些年了,外人只觉得这位殿下和善、行事谨慎,岂不知这祁都内各家各户就没什么事是她不知道的,要不是殿下这些年主要心神系在长宁郡主身上,无暇多在意其他,为人又十分低调,呵,她能做的事可多着呢!

“上个月皇舅舅不是发落了一批官员,查出来贪污受贿、鱼肉乡里的不少,从朝堂到地方空出了不少职位,导致朝中各部司的官员有往地方调任的,翰林院里上届科考的进士也往各部补充了些。”楚霏捏着宋瑧玉的小肉手,语气随意道。

孙谦听在耳中,知道这说的是前一阵震惊朝堂的贪污大案,牵连甚广,被查办的最高官员是朝中的贾阁老,除了贪污受贿,还有指使拐卖人口牟利之罪,这事儿正是元宵节郡主险些被掳后查出来的。

他了解过案情内幕,知道这拐卖人口的事其实也不是贾阁老做的,而是他家的女眷私底下干的,许是获利颇丰,仗着贾阁老的势,不止族人参与,还威逼利诱其门生行便利、分银钱,导致这拐卖人口成了产业,从祁都到地方,几乎辐射了大祁三分之一的地域,他们在各地还有驻点,哪些人抓、哪些人运、走哪条线、到哪里卖,可谓是分工明确、条理分明。

查清楚后,陛下极为震怒,就算审问后得知贾阁老本人没有参与,也将他治了罪,凡是涉案的贾氏族人、女眷乃至贾阁老门生,通通抓捕归案、从重论处。

案子了结后,朝堂上下噤若寒蝉,也就近来才缓和了些。

“正好春闱结束不久,翰林院又添了新人,一出一进倒是不会缺人。”文瑾与女儿谈论这些很自然,因为去年便知,女儿在宫中住着时,元熙帝曾亲自教导过她。

她的皇弟她还不清楚?很小开始接触的就是奏折、政务,先帝就是拿这些教的他,所以他教孩子也只会拿这些教。

“也许朝堂中还该动一动?”楚霏看向自家公主娘亲。

文瑾一笑,抚了抚她的头,吩咐孙谦:“把那些闹腾厉害的公子哥们数一数,将他们的事迹罗列清楚,给都察院送去吧!”

“是,殿下!”孙谦躬身应了,心里不禁暗叹:瞧瞧,殿下这一动,都察院得忙死吧?而且还会得罪不少人,啧~!

她一出去,文瑾便笑着问:“元元这回可满意?”

楚霏坐起来抚了抚裙摆,冷声道:“有权有势者不知约束自身、严加教育子孙,心中无敬畏则行事随心、任意妄为,岂知于平民百姓是何等灾难?就像那昌平侯府的假千金,她敢买凶伤人、毁人清白,是哪里来的底气?”

文瑾眸光复杂地望着说出这番话的女儿,心道:看来这昌平侯府的腌臜事把元元给气到了啊!

“郡主说的在理!那假千金可真是狼心狗肺到了极点,按理说她受昌平侯府大恩,被千娇玉贵养大,人家真千金被找回来,她本该心怀愧疚才是,谁曾想她在宅子里欺负人家不算,还敢买凶伤人,就连这买凶的钱还是昌平侯府的呢!”钟嬷嬷感慨连连,活了大半辈子真没见过如此狠毒恶心的人。

“这是隐藏起来的恶,那明晃晃的恶也不少。”楚霏心里其实没有多少气,她自己哪里会有这般强烈的情绪,之前会帮魏婵,一则是她见不得小姑娘被匪徒欺辱,二则是原身传递给她同情、怜惜等情绪,后来会让魏婵借势、容她在长公主府做客,均是原身有“帮帮她”的意愿,她才会照做。

但今日让文瑾派人给御史台送纨绔们的事迹,则是她自己想要做的。

楚霏心里自有公正,她已让人了解过祁都内权贵子弟做过的一些事,因为争风吃醋、意气比试、随意玩闹等各种原因,牵连平民百姓致使其伤残、人亡、家破者不止个别,而是多起,可平民百姓与权贵官员讲道理,只会自取其辱,好些的得点赔偿的散碎银子,差点的打板子、送命。

这种和魏妍相比更恶劣、更可恨!

文瑾是长公主,本身就在权势顶端,她不会做仗势欺人的事,也约束着府里的下人、管事不做这样的事,可她对外面发生的类似事就算知道,也不会轻易插手,她有自己的考量和权衡。但同时,她又是个宠爱女儿的母亲,为此女儿想要管一管这不平事,为平民百姓求个公道,她便不再考虑利弊得失,毫不犹豫地支持她去做,甚至撇开一贯低调的原则,派人联络起御史台。

于是,得了安阳长公主送的那些记述,都察院的官员们先是分头去验证,确定这些内容都是真的后,他们在大朝会上就上折弹劾了。

家中有不肖子弟的,竟是没一个逃过的,御史们的奏折写得清楚明白,谁家、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造成什么后果,任谁听了都知道这绝非胡编乱造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