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失忆女主带着残疾系统(快穿) 卿未眠

72. 报恩的郡主(71)

小说:

失忆女主带着残疾系统(快穿)

作者:

卿未眠

分类:

现代言情

宋慆由得肃平伯府打听消息,甚至护国公府的有些事还是特地透露给他们的,这些年护国公府由姜氏管家,府里门户管得紧,若非主子们有意,府里的事是传不到外面的。

等他到祁都府上任,差事都交接顺了,肃平伯府的消息也打听得差不多了,宋慆才主动约了肃平伯出来。

于承文接到帖子先是一惊,想着是不是近来打听消息的动作过大,引起了护国公府的注意,可转念一想,想要娶他的女儿,难道还不容得他探听消息?放到哪儿都没这般道理,便又安心了。

他坦然受邀,本以为去见的只有宋慆,哪知这位宋大人竟带着儿子赴约。

“下官见过伯爷。”宋慆先一步拱手行礼。

论官职品级,他们二人一任文职一任武职,均是从四品,当是无分大小;可肃平伯到底有爵位在身,按大祁的爵位品级算,伯爵相当于正二品,依品级享受相应的禄米。

就算人人都知道肃平伯府没落了,如今祁都的官员勋贵们,位高权重的那些都看不起他,但正经按礼制来看,宋慆给于承文行礼就是应当应份的。

对宋慆来说,若没有求娶人家女儿之意,那他寻常见了于承文顶多行个平礼,是不会把姿态放低的,以肃平伯如今的情况,也不可能扯着礼制品级非要和他较这个真。

“宋大人客气了!”于承文没有生受这礼,他哪怕不成器,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赶忙拦了俯身的宋慆,又正经还了一礼。

宋慆顺势起身,唇边的笑意深了两分,心道:只凭这眼力劲儿看,这人还不算太蠢!

“这是在下的嫡次子宋济玉。”他介绍旁边带着的少年郎。

“济玉见过伯爷!”宋济玉规规矩矩行了晚辈礼,在两人落座的时候,立刻上前斟了茶。

于承文一眼一眼地打量这个少年郎,唔,修眉俊眼,面庞白皙,含笑时瞧着温和有礼,从行礼斟茶的举止看是个懂规矩、有眼色的,斟茶后默默退到自己父亲身后站定,瞧着如松如柏,确实是个长得不错的少年郎。

宋慆端着茶盏宽宽茶叶,由得他打量宋济玉,半晌,见他看得差不多了,方伸手道:“伯爷尝尝这茶,是在下从宛都带来的。”

“好好。”于承文连连应声,端了茶盏品茶。

“济哥儿,去看看菜,让他们上菜吧!”宋慆吩咐道。

宋济玉应声出了这包间。

包间里只剩下宋慆和于承文,他们在某些宴会场合其实是见过的,只是彼此不曾相交,自然谈不上熟悉,寒暄完就有些无话可说了。

宋慆本人也不是那种擅长与人攀谈的人,进士出身的他这些年当得都是干实事的官,哪怕非本意,身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些气势,不说话时显得很严肃,这种安静的环境下就更明显了。

于承文感觉像是见了上司,鼓了鼓勇气,才敢出声找话说。

“不知令郎在何处读书?”他努力保持声音平稳。

宋慆抚着茶盏,特意表现得温和一些:“我们宋家的孩子幼时在家学启蒙,待少时会跟随姜家的大儒学几年,之后便在府里学习,由我大哥、四弟日常指点教导。”

于承文想到护国公府这代的兄弟四人,其中三个都考中了进士,唯一没考中的那个还是陛下的伴读,是和陛下一起受朝中大儒教导的,这只是没去考,并非人家学识差。

有些羡慕。

于承文心里说不清什么滋味,瞧瞧人家这门第、这人才,怪道护国公府在勋贵圈中地位高呢!

“马上就是春闱了啊,算起来也没几日了。”

本朝体谅应考学子辛苦,将春闱的时间定在每年的三月,比前朝的二月又暖和些。

宋慆看了眼这位肃平伯,暗叹一声,照这位的问法,估摸着耗上一天也问不到多少想知道的事,为了提高效率,他主动道:“在下的嫡长子今年春闱下场,济哥儿到底年岁小,想着让他好生再学两年,不过,秀才功名已取得了。”

“令郎少年英才啊!”于承文干巴巴恭维。

宋慆失笑,接着说:“在下的嫡长子已然定亲,亲家是刑部西南道清吏司郎中孙正,他家的嫡长女秉性贤淑,处事有度,等今年春闱后约莫就该商议婚期了,济哥儿年龄还小,即便定亲了,也得晚两年成亲。”

于承文喝着茶默默听着,假如同意结亲,那这孙家女就是女儿未来的长嫂,是妯娌,这嫁入夫家妯娌相处也很重要。至于婚期,迟两年正好,一则能给女儿好生准备嫁妆,二则孩子也能再长大一点。

“宋家自在下母亲管家起,对家中子弟管束极严,自幼以学业为重,是以身边只留个小厮跑腿兼当书童,为了科考穿衣洗漱等贴身事务均需自己做,照顾的丫鬟多在幼时入学后就打发了,顶多留个嬷嬷管管物品。”

于承文听懂了,这意思是他家的儿郎身边都没有安排通房丫头,甚至连贴身婢女都没有,这一点可远远不似其他官宦人家。

宋慆想到齐氏叮嘱过的话,又补充道:“宋家虽没有什么‘四十无子方可纳妾’之类的规矩,但家里却不会给儿郎们纳妾,至于婚后如何,也由孩子们自行决定。”

这意思就是长辈和宋家不会主动送丫头或是妾室,至于婚后是否纳妾,就看小两口自己的了。

于承文也听说过护国公府家风好的事,且之前打听消息得知,护国公府世子一辈,确实只有世子宋慎纳了一妾,听闻也是当年去地方任职,由世子夫人做主给纳的,而非世子自己所为。

眼前这位宋慆大人就更不用说了,至今身边也仅宋夫人一个,听说连个丫头都没有。

比起有些书香门第明着定个“三十无子方可纳妾”、“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实则家里的男子们身边丫头不断、通房不少的,宋家这种实打实做到的才是正经的好门风。

这时,宋济玉带着上菜的小二敲门进来了:“伯爷,父亲,菜品都好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